2011年通过审定de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一)

2011-08-15 00:51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10期
关键词:株型亩产稻瘟病

编前语: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七届三次会议,最近公布了第三十七次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有7项农作物共计58个新品种通过审定,更名品种1个(富友2号更名为东单20,审定编号川审玉2005025不变,原审定名称“富友2号”作废)。从本期起,本刊将连续刊登这批通过审定的新品种,供各地因地制宜选用。欲购种的读者,请直接与育种单位或当地种子公司联系。

水稻新品种

一、宜香优2115

1.选育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 用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不育系宜香1A,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恢复系雅恢2115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 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3.5天,比对照冈优725短0.1天。株高120.5cm,叶色淡绿,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叶鞘绿色、叶耳浅绿色。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12.3万,穗长28.2cm,每穗平均着粒161.2粒,结实率83.6%,千粒重32.8g,谷粒黄色,颖尖秆黄色。品质测定:出糙率79.1%,整精米率56.7%,粒长7.6mm,长宽比2.9,垩白粒率16%,垩白度2.2%,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16.6%、蛋白质含量8.2%,米质达国颁二级优米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 年叶瘟 3、2、6、5 级,颈瘟 7、3、1、5 级;2010 年叶瘟 3、4、3、4级,颈瘟 7、5、7、7 级。

4.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12组区试,平均亩产534.93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93%;2010年中籼迟熟2组续试,平均亩产503.58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1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9.26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53%,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9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25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85%。

5.栽培要点 ①适时播种:3月上旬至4月初播种,秧龄40~45天。②合理密植:宽窄行种植,亩栽1.2万穴左右。③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本田要求前期浅水灌溉,中期够苗晒田,后期湿润管理至成熟。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二、川优6203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品种来源 用自育不育系川106A与自育恢复系成恢3203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 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9.5天,比对照冈优725长0.6天。株高114.1cm,株型适中,剑叶直立,叶鞘、叶耳绿色。分蘖力中等,亩有效穗14.8万,穗长26.5cm,每穗平均着粒166.1粒,结实率82.7%。穗纺锤形,穗层整齐,后期转色好,易脱粒。谷粒细长、秆黄色,柱头白色,颖尖浅黄色,部分籽粒有芒,千粒重28.2g。品质测定:出糙率79.1%,整精米率54.4%,粒长7.9mm,长宽比3.6,垩白粒率20%,垩白度2.5%,胶稠度61mm,直链淀粉含量18.1%、蛋白质含量10.8%,米质达国颁二级优米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08年叶瘟 3、3、4、3 级,颈瘟 5、7、1、5 级;2009 年叶瘟 4、4、3、3 级,颈瘟 7、5、1、5级。

4.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5组区试,平均亩产561.32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2.31%;2009年中籼迟熟7组续试,平均亩产552.33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51%。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56.83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2.90%,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74%。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2.56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13%。

5.栽培要点 ①适时播种,秧龄40天左右。②合理密植:亩栽1.5万穴左右,基本苗12万左右。③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块,氮、磷、钾配合施用。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三、宜香优1108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2.品种来源 用自育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宜恢110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 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2.9天,比对照冈优725长1.0天。株高122.5cm,叶色淡绿,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叶鞘、叶缘绿色、叶8耳浅绿色。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14.3万,穗长27.0cm,每穗平均着粒182.8粒,结实率82.8%,后期转色好,易脱粒。谷粒黄色,稃尖秆黄色,柱头白色,少数籽粒有短顶芒,千粒重28.9g。品质测定:出糙率79.0%,整精米率55.4%,粒长7.3mm,长宽比2.9,垩白粒率16%,垩白度3.4%,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16.1%、蛋白质含量8.0%,米质达国颁三级优米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年叶瘟 4、7、6、8 级,颈瘟 7、7、3、7 级;2010 年叶瘟 4、8、7、7 级,颈瘟 5、7、7、7级。

4.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3组区试,平均亩产541.84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07%;2010年中籼迟熟10组续试,平均亩产531.25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9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36.55 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48%,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9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4.41kg,比对照冈优 725增产6.30%。

5.栽培要点 ①适时播种:3月上旬至4月初播种,秧龄40~45天。②合理密植:亩栽1.2万穴左右。③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本田要求前期浅水灌溉,中期够苗晒田,后期湿润管理至成熟。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四、花香优1618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2.品种来源 用自育不育系花香A与自育恢复系川恢161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 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3.5天,与对照冈优725相当。株高124.3cm,株型适中,剑叶直立,叶片、叶鞘绿色,柱头白色。分蘖力中等,亩有效穗12.9万,穗长26.5cm,每穗平均着粒172.2粒,结实率76.9%,千粒重29.7g,谷粒秆黄色,长粒型,颖尖浅黄色。品质测定:出糙率79.1%,整精米率55.7%,长宽比2.9,垩白粒率24%,垩白度5.0%,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15.6%、蛋白质含量8.6%。米质达国颁三级优米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 年叶瘟 5、8、5、6 级,颈瘟 7、5、5、5级;2010 年叶瘟 5、9、8、6 级,颈瘟 5、7、7、7级。

4.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6组区试,平均亩产503.07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75%;2010年中籼迟熟6组续试,平均亩产496.07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2.69%。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99.75 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77%,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84%。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525.53kg,比对照冈优 725增产1.77%。

5.栽培要点 ①适时播种: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秧龄40天左右。②合理密植:栽双粒谷,亩栽1.2万穴左右。③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施用。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五、川谷优918

1.选育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高地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川谷A与成都高新区宝华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宝恢91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 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4.9天,比对照冈优725长2.4天。株高123.0cm,叶色深绿,株型适中,剑叶直立,叶耳紫色。亩有效穗13.1万,穗长26.8cm,每穗平均着粒172.3粒,结实率84.0%,千粒重31.8g,柱头、颖尖紫色,谷粒秆黄色。品质测定:出糙率80.7%,整精米率51.4%,粒长7.4mm,长宽比2.8,垩白粒率54%,垩白度11.9%,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23.8%、蛋白质含量7.5%。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 年叶瘟 3、2、4、2 级,颈瘟 7、5、1、5 级;2010 年叶瘟 3、3、3、5 级,颈瘟5、5、7、7 级。

4.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2组区试,平均亩产559.97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8.81%;2010年中籼迟熟10组续试,平均亩产530.95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8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45.46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34%。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9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8.57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30%。

5.栽培要点 ①适时早播,培育壮秧,秧龄35~40天。②合理密植:亩栽1.3~1.5万穴,双株栽插。③肥水管理:底追并重,平衡施肥,本田要求平水移栽活棵、掌水护秧保苗、薄露发根促蘖、够苗轻晒控蘖、浅水孕穗扬花、干湿交替壮籽、排水落干促熟。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六、龙优8号

1.选育单位 成都龙子生物技术研究所。

2.品种来源 用自育不育系龙1A与自育恢复系R668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 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5.1天,比对照冈优725长2.3天。株高122.4cm,剑叶直立,株型适中。亩有效穗13.3万,穗长24.7cm,每穗平均着粒171.8粒,结实率80.5%,千粒重30.4g,颖尖、谷粒秆黄色。品质测定:出糙率80.0%,整精米率59.4%,长宽比2.6,垩白粒率54%,垩白度11.7%,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含量14.4%、蛋白质含量8.5%。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年叶瘟 6、7、7、4 级,颈瘟 7、5、5、5 级;2010 年叶瘟 5、7、6、7 级,颈瘟 5、5、7、7级。

4.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1组区试,平均亩产556.69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88%;2010年中籼迟熟3组续试,平均亩产514.58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4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35.64 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14%。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9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533.16kg,比对照冈优 725增产6.05%。

5.栽培要点 ①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秧龄35~45天。②合理密植:亩栽1.3~1.5万穴。③肥水管理:采用“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本田前期浅水分蘖,中期够苗晒田,后期薄水或湿润灌溉至成熟。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七、川谷优399

1.选育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成都科瑞农业研究中心。

2.品种来源 成都科瑞农业研究中心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川谷A,与四川科瑞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恢复系瑞恢399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 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3.4天,比对照冈优725长1.9天。株高116.7cm,叶色深绿,株型适中,剑叶直立,叶耳紫色。亩有效穗14.6万,穗长25.9cm,每穗平均着粒173.1粒,结实率82.1%,千粒重27.4g。品质测定:出糙率81.1%,整精米率59.2%,粒长7.1mm,长宽比2.8,垩白粒率33%,垩白度5.3%,胶稠度50mm,直链淀粉含量24.3%、蛋白质含量8.0%。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 年叶瘟 7、5、3、5级,颈瘟 7、1、3、7 级;2010 年叶瘟 4、3、6、4 级,颈瘟 7、5、7、7 级。

4.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7组区试,平均亩产585.13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9.65%;2010年中籼迟熟6组续试,平均亩产500.44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6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42.79 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78%,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89%。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527.30kg,比对照冈优 725增产2.12%。

5.栽培要点 ①适时播种:3月底至4月初播种,秧龄35天左右。②合理密植:亩栽1.5万穴左右,亩基本苗12万左右,亩有效穗15~17万。③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块,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本田要求前期浅水灌溉,中期够苗晒田,后期湿润管理至成熟。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八、宜香优800

1.选育单位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祥禾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2.品种来源 用宜宾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不育系宜香1A与眉山市东坡区祥禾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祥恢800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 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3.0天,比对照冈优725长2.1天。株高125.5cm,叶色、叶鞘绿色,剑叶直立,株型适中。亩有效穗14.0万,穗长28.4cm,每穗平均着粒181.3粒,结实率75.2%。谷粒秆黄色,柱头白色,颖尖秆黄色,千粒重31.8g。品质测定:出糙率79.8%,整精米率59.6%,粒长7.2mm,长宽比2.7,垩白粒率36%,垩白度7.4%,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15.8%、蛋白质含量8.5%。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 年叶瘟 4、7、7、5 级,颈瘟 5、7、1、5 级;2010 年叶瘟 3、5、3、4级,颈瘟 5、3、7、7 级。

4.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7组区试,平均亩产573.02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39%;2010年中籼迟熟3组续试,平均亩产511.73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81%。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42.38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60%,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10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46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86%。

5.栽培要点 ①适时播种:3月中下旬播种,秧龄40~45天。②合理密植:双株栽植,亩栽1.2~1.3万穴。③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肥合理搭配,需肥量中等;本田前期浅水分蘖,中期够苗晒田,后期薄水或湿润灌溉至成熟。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九、蓉优918

1.选育单位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用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蓉18A,与成都天府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蓉恢91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 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1.6天,比对照冈优725短1.6天。株高124.7cm,叶色深绿,叶耳、叶鞘紫色,剑叶直立,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亩有效穗12.0万,穗长26.0cm,每穗平均着粒153.0粒,结实率77.5%,穗纺锤形。谷粒秆黄色,柱头、颖尖紫色,千粒重30.1g。品质测定:出糙率80.5%,整精米率58.2%,粒长6.8mm,长宽比2.6,垩白粒率30%,垩白度7.6%,胶稠度86mm,直链淀粉含量13.8%、蛋白质含量8.0%。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年叶瘟 4、3、2、4 级,颈瘟 7、7、5、7 级;2010 年叶瘟 4、4、6、4 级,颈瘟 7、7、7、7 级。

4.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1组区试,平均亩产555.49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65%;2010年中籼迟熟7组续试,平均亩产502.94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35%。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29.22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00%,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94%。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8.22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07%。

5.栽培要点 ①适时播种: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种,秧龄35~45天。②合理密植:宽窄行栽植,亩栽1.3~1.5万穴,双株栽插,亩有效穗16~20万。③肥水管理:重底早追,看苗补施穗粒肥,需肥量中等;本田前期浅水分蘖,中期够苗晒田,后期薄水或湿润灌溉至成熟。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十、川香优506

1.选育单位 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品种来源 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川香29A,与成都市种子总公司选育的恢复系蓉恢506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 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3.4天,比对照冈优725长3.1天。株高121.2cm,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14.6万,穗长25.5cm,每穗平均着粒174.1粒,结实率82.9%,穗纺锤形。谷粒秆黄色,部分籽粒短芒,颖尖紫色,千粒重28.3g。品质测定:出糙率79.3%,整精米率63.0%,粒长6.5mm,长宽比2.6,垩白粒率18%,垩白度4.4%,胶稠度52mm,直链淀粉含量22.1%、蛋白质含量8.1%。稻瘟病抗性鉴定:2008 年叶瘟 4、4、3、2 级,颈瘟 5、5、5、5 级;2009 年叶瘟 4、4、5、5 级,颈瘟7、5、7、5 级。

4.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4组区试,平均亩产580.11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87%;2009年中籼迟熟2组续试,平均亩产533.67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7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56.89 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30%,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89%。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555.07kg,比对照冈优 725增产3.03%。

5.栽培要点 ①适时早播。②合理密植:亩栽1.5万穴左右,基本苗12万左右。③肥水管理:需肥量中等,重底早追。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十一、花香7号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丰禾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花香A,与恢复系川恢907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 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0.7天,比对照冈优725长0.1天。株高117.5cm,株型适中,剑叶直立,叶片、叶鞘绿色,柱头白色。分蘖力中等,亩有效穗14.4万,穗长27.0cm,每穗平均着粒174.8粒,结实率79.7%,千粒重30.7g,谷粒秆黄色,颖尖浅黄色。品质测定:出糙率80.4%,整精米率56.2%,粒长7.2mm,长宽比2.8,垩白粒率44%,垩白度10.1%,胶稠度75mm,直链淀粉含量15.7%、蛋白质含量8.2%。稻瘟病抗性鉴定:2008年叶瘟5、5、4、3 级,颈瘟 7、7、5、5 级;2009 年叶瘟 4、7、7、4 级,颈瘟 5、5、7、5 级。

4.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9组区试,平均亩产589.84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83%;2009年中籼迟熟4组续试,平均亩产547.80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06%。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8.82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97%,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100%。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1.32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88%。

5.栽培要点 ①适时播种: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秧龄40天左右。②合理密植:栽双粒谷,亩栽1.2万穴左右。③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施用。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十二、冈优169

1.选育单位 四川谷满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2.品种来源 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冈46A,与四川长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恢复系长恢169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 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3.6天,比对照冈优725长1.6天。株高122.5cm,叶耳、叶鞘紫色,剑叶直立,株型适中。分蘖力强,亩有效穗13.4万,穗长26.5cm,每穗平均着粒189.6粒,结实率80.0%。谷粒秆黄色,柱头、颖尖紫色,千粒重29.3g。品质测定:出糙率80.4%,整精米率64.7%,粒长6.2mm,长宽比2.2,垩白粒率46%,垩白度8.0%,胶稠度40mm,直链淀粉含量25.2%、蛋白质含量11.9%。稻瘟病抗性鉴定:2008 年叶瘟 4、4、2、2 级,颈瘟 5、3、3、5 级,2010 年叶瘟 4、7、7、4 级,颈瘟 7、5、7、7 级。

4.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3组区试,平均亩产564.45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13%;2010年中籼迟熟8组续试,平均亩产514.56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5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39.51 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26%,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89%;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8.48kg,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28%。

5.栽培要点 ①适时播种:3月中下旬播种,秧龄40~45天。②合理密植:亩栽1.1~1.3万穴。③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本田前期浅水分蘖,中期够苗晒田,后期薄水或湿润灌溉至成熟。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猜你喜欢
株型亩产稻瘟病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不同施氮方法对两种株型糯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