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雇佣性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11-08-15 00:51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技能大学生能力

邹 鑫

(淮阴工学院 设备处,江苏淮安223003)

0 引言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社会的多元化,使得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的,高等教育只有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发展实际,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才能真正满足社会需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迅速增长: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2010年630多万。与这一增长比例相反,大学生就业率则是连年下滑。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受到我国政府、高校、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的普遍关注,究其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的可雇佣性不足。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在可雇佣性视野下根据市场对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规格的实际需求,对现行的人才培养结构、专业设置结构进行调整,即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和组合。这既是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是新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更是新世纪高教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社会的变革,教育的发展,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发生变化,以适应教育的社会化发展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头等大事,高校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干力量,是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可雇佣性视野下,研究新时期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文献回顾入手,分析可雇佣性视野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和如何构建基于可雇佣性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1 文献回顾

1.1 可雇佣性的涵义

可雇佣性是关于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英国学者Hillage&Pollard(1998)认为可雇佣性是的指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可雇佣性与外部环境因素和本人拥有的技能有关。对于个人来说,可雇佣性取决于其知识、技能、态度等资本的存量及其运用和部署这些资本的方法、对潜在雇主展示资本的能力以及个人运作的空间。Jos&Andries(2004)把可雇佣性定义为个人通过预见任务和工作环境变化并主动应对变化,在劳动力市场保持吸引力的能力和意愿。加拿大会议委员会(2000)从企业、雇主视角指出可雇佣性是雇主找寻的通用技能、态度和行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认为,可雇佣性技能与专业技能不同,可雇佣性技能更多地指适应工作岗位和雇主需求的基础技能和通用技能。这些通用技能或基础技能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潜在能力和实现持续就业的能力,可雇佣性已经成为个体职业生涯成功的一个关键指标。

可雇佣性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通过众多学者四十多年的研究,一致认为可雇佣性可以从四个维度来理解。第一个维度是技能和胜任能力,该研究已经很成熟。可雇佣性概念的提出并没有在这方面有新的贡献,但是可雇佣性研究提出将能力划分为两个很有意义的部分,一方面是职业或者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是非专业的和通用的技能(而且更强调后者)。第二个维度是个人因素,这一因素使可雇佣性概念区别于传统的胜任能力等概念。可雇佣性概念是一个以劳动者个人为中心的概念,而不是以岗位为中心的概念。第三个维度是就业背景,这是可雇佣性概念之所以获得广泛重视的重要方面。没有这个维度,可雇佣性就不可能成为连接高等教育和企业的纽带。第四个维度是广泛的环境,该研究使可雇佣性概念成为连接宏观和微观人力资源开发的桥梁,这也是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

1.2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以培育优秀人才为目标、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来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一些具体措施、方法的总和。这里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一种过程范畴,它具体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策划、设计、建构以及管理等各个环节上,并且具有相对程度上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执行性。学术上理解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等四个内容。而基于可雇佣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为各个主体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使“可雇佣性”这一技能被广泛地运用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过程中的。人才培养机制是人才培养体系内部各因素(学校、教师、专业、课程、设施、设备、环境等)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功能或机理。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一定的人才培养机制发挥作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方式,从根本上确定了被培养对象的基本特征。

1.3 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涵义

无边界职业生涯(Boundaryless Career)是知识经济时代职业生涯的发展趋势,指超越某单一雇佣范围设定的一系列工作机会,即员工不再是在一个或者两个组织中完成终生职业生涯,而是在多个组织、多个部门、多个职业、多个岗位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生作为潜在的人力资源,无边界职业生涯将成为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模式,进行无边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日益无边界,无边界的职业生涯要求大学生必须考虑其是否具备通用技能和可雇佣性。大学生分析需要的能力和通用技能是一个关键的起点,也是所有的职业生涯政策活动的起点。

2 可雇佣性视野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

2.1 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实现

地方高校是指政府拨款,干部任免、人事制度等方面主要由地方政府管理的高校。这类高校不仅具有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而且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这就必然要求地方高校的办学,要为地方社会经发展输送大批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从高校自身发展而言,要通过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促进自身形成人才培养和办学机制方面的特色,从而在激烈的教育人才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在可雇佣性视野下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归根到底是就是为了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应用性人才,体现为以通识为基础的创新应用型人才。重视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潜能的发挥,增加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

大学生在学校很多时间都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可雇佣性技能方面有所欠缺,而可雇佣性技能要求则由可雇佣性技能实训来实现,地方高校可以按照可雇佣性技能培养的相关要求,编制教学计划,组合相应教学内容,改革完善教学方法。面向社会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的原则,保证学生学以致用,培养深受企业和社会欢迎的上岗就好用的人才。

在构建可雇佣性视野下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学校要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的形成,加强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技能,因为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工作适应性是其立足工作岗位的基本前提。

3 可雇佣性视野下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

3.1.1 可雇佣性能力本位的原则

地方高等院校应坚持以提高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增强学生的可雇佣性为根本,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应用性人才的目标,积极实施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具有可雇佣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学生在构建可雇佣视野下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应坚持以增强自身可雇佣性能力,努力提高可雇佣性技能为目标。

3.1.2 全面素质和可雇佣性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地方高校的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考虑其可雇佣性能力,这里的能力是建立在全

面素质基础之上的可雇佣性能力。因此我们要把全面发展素质和培养可雇佣性能力统筹起来。

3.1.3 发展性的原则

所谓发展性是指所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不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阻碍作用。这要求高校在坚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切实修正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环节以及方式、方法。

3.1.4 应用性原则

地方高校既要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也要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变化。人才培养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毕业生可雇佣性能力和素质应突出岗位和职业所需通用能力,强调通用能力在主要职业岗位的实际应用程度和重要性,以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进入角色,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3.2 构建基于可雇佣性视野下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3.2.1 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应对策略

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协同有关部门,为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政策保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要紧密配合,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开展有引导性、针对性的可雇佣性技能指导培训,为在校学生提供可雇佣性培训,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可雇佣性技能。

政府有必要出资建立专业机构或委托政府办的中介机构来开发和鉴定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以促进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提升。这些机构应主要由一些能力开发专家组成,能够对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和评估,公布各大学的就业率,对大学生可雇佣性开发设立方案,并加以合理指导。专家们敏锐的触觉、独特的市场意识、专业的研判能力,会带来新视角下的预测及对策。用这些机构设计的科学、合理的标准来评价大学生的可雇佣性,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明晰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和内容,实现自身能力与市场需求的一致,而且还可以适时指导高校可雇佣性教育模式的构建与优化,促进高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主管部门在构建可雇佣性视野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做如下工作:①制定提升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制度。由于大学生的可雇佣性对大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就业与职业发展显得愈发重要,因此教育部门可以制定高校学生可雇佣性的引导评价制度,强调高校必须要树立可雇佣性的理念,明确规定大学生可雇佣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大学生可雇佣性评估来检查该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公布高校大学生可雇佣性评估结果。对于评估结果差的高校限期进行整改。教育主管部门还可以采取将学校办学经费、办学规模和可雇佣性评估结果挂钩等措施来强化制度的实施。②加大扶持力度,创造和维护符合市场竞争要求、规范而公平的就业环境和氛围,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思考如何更好地为大学生提高可雇佣性提供有效服务和政策支持,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来确保增强学生的可雇佣性。

3.2.2 学校的应对策略

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的教学内容和实训环节。传统的“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内容划分过细、过窄、过深,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结果造成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相互重叠、相互隔离和相互矛盾的弊端。传统的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大多停留在感知记忆水平上,重知识的结论,重视给学生提供答案,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学过后虽然掌握了知识,却不懂得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此,学校必须改革课程和课程体系,增加能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的教学和实训环节。

改革教学观念,实行“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相结合。由于目前大学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受到了限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发“实践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增加应用能力的同时更加深刻地领会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为加强“实践课堂”教育,学校可以建立模拟企业和能力训练室等机构,还可以与校办企业、校外单位联系,让学生课余得到实践。高校应建立学生见习、实践实习基地,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机会,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及组织协调能力。聘请相关专业人员作为导师,加深其与企业、社会的交往。通过暑期实践、供需见面会、向企业推荐优秀大学生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改善人才培养结构,促进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强学科建设与发展,调整课程设置,改善人才培养结构。一方面,按照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鼓励学科渗透,培养更多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从学科未来发展和社会需要出发,从科研体制、学术队伍、研究条件等方面着手,进行规划与建设,形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

开设关于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相关指导课程,为今后的可雇佣奠定基础。学生职业指导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指导与咨询服务工作,需贯穿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把职业指导课放在与公共课和专业课教育同等的地位。职业指导课主要向学生讲清楚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以便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中逐步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高校要密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学生真正的实践能力,通常需在临战状态下才能充分地体现和锻炼出来,同时也只有在实战中才能检验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实践能力与社会需要的差距,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并密切校企合作。一方面,高校可依托本地区重点行业或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产学结合的教学实践来完成。另一方面,高校可将企业的用人计划纳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动员更多的用人单位介入学校的课程设计与修订过程,以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学资源,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可雇佣性。

3.2.3 高校大学生的应对策略

高校学生要了解自己拥有的能力,并清楚哪些能力是与工作相关的,如何将其转化到实践中去。努力培养创新精神,作为大学生要紧跟自身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积极参加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在不断拓宽知识结构、增加组织沟通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可雇佣性能力的锻炼。大学生应增强学习动力,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强化可雇佣性技能和能力的锻炼,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利用在校期间有条件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机会,为进入劳动力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参与校内和社会的各类社团组织活动,形成并强化自己在工作、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及组织协调管理方面的能力。参加各种培训班,获得能证明其英语、计算机、写作等方面能力的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增加被雇佣的机会。

3.2.4 社会、用人单位的应对策略

社会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对高校学生开展可雇佣性技能相关的培训,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推行实践性教学,检验和发展学生能力,积极参与到提高高校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工作中。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和实际需要的人才类型,明确提出所需毕业生应具备的可雇佣性技能。根据这些条件,企业制订出用人方案,并把这些方案与学校进行沟通,主动参与到学校的课程制订当中去,为合理进行课程设置提出自己的建议。

要想使毕业生掌握可雇佣性技能中的一些关键技能,没有长期的实践是不行的。在国外,尤其是重视可雇佣性开发的英国和美国,普遍把企业作为学生的长期实践基地。在我国,学生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实习的时间短,效果并不明显。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等社会各单位相互合作,为学生构架一座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持续不断地与企业等社会各单位保持联系和沟通,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结论

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是衡量大学生能否在不同的产业和不同的雇主之间流动的通用和关键技能。构建基于可雇佣性视野下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大学生、高校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基于可雇佣性视野下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可雇佣性能力本位、全面素质和可雇佣性能力相结合、发展性、应用性原则。可雇佣性视野下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个人、社会、用人单位、政府部门的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

[1]新浪网.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探析[EB/OL].[2010 -08 - 29]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8efc20100lr4m.html.

[2]迅腾国际.201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630多万[EB/OL].[2010 -06 -12]http://bbs.tongluren.com/thread-128688 -1 -1.html.

[3]Hillage,J.and Pollard,E.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R].London: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Research report,RR85,1998.

[4]Jos,S.and Andries,G.Training,task flexibility and the employability of low - skilled work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2004,25(1):73 - 89.

[5]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Employability skills 2000[EB/OL].[2011 - 03 - 10]http://www.conferenceboard.ca/topics/education/default.aspx.

[6]谢晋宇.论“可雇佣性”及其意义[M]//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教学研究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南开大学,2006:1-3.

[7]林养素,彭新一,余新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机构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5(11):7-8.

[8]窦春玲.大学生无边界职业生涯规划[J].江苏高教,2008(6):104-105.

[9]J.G.L.Thijssen,B.Van der Heijden and Tonette S.Rocco,Toward the employability-link model:current employment transition to future employment perspectives[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2008(7):165-183.

[10]郑亚娟.试从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来探讨地方高校的发展[J].黑龙江高等研究,2004(5):4-6.

[11]杨云峰.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8(15):48-56.

猜你喜欢
技能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劳动技能up up!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秣马厉兵强技能
大学生之歌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