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峰会”情景模拟活动调查报告

2011-08-15 00:55侯洪雁胡英华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情商资料高职

侯洪雁 胡英华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本论文为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高职学生情商培养—以东亚区域合作为案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 调查背景

情商教育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之后,逐渐被各行各业所重视,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大学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最直接的桥梁,大学教育正逐步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力。2007年,大连海事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情商培养研究中心,成为我国大学情商教育的一面旗帜。在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高职院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情商教育势在必行。

2 调查意义

本次情商情景教育效果的调查对象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全面,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由于他们在学历层次上不占优势,所以在人才竞争中有时处于劣势。对高职学生进行情商教育,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增强他们在人才竞争中的优势。为详细了解对高职学生进行情商情景教育的效果,课题组进行了一次“东亚峰会”情景模拟活动。活动结束后,课题组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情商情景教育效果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掌握高职学生在情商情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高职教育和学生情商培养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3 调查内容

2009年6月初,《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情商情景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课题组为探求情商情景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尝试建立情商教育模式,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东亚峰会”情景模拟活动。结合本次活动,课题组在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四个专业中进行了一次关于情商教育效果的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样本260份,实际收回255份,回收率为98.1%。调查问卷共有16个题目,其中客观题有15个,主观题有1个。调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填写人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本次活动的情商体验。对调查问卷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3.1 填写人的基本信息

从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专业分布来看,比例比较均匀:传统专业——应用电子和电气自动化专业共计11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5.5%,新兴专业——汽车电子和楼宇专业共计13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5.5%,传统专业和新兴专业比例基本持平,这样有利于比较准确的反映问题。

从参与调查的男女生比例来看,男生的比例远远大于女生,这点跟专业特色有关,这四个专业均属于理工科专业,男生占多数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最终调查结果在性别方面不会出现较大误差。

从参与调查的学生生源来看,来自农村的学生占八成,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学生多来自农村,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的视野相对狭窄,在情商体验和情商素质提升过程中,需要对他们补充更多相关的理论知识。

3.2 本次活动中的情商体验

3.2.1 认识自己的情绪

认识自己的情绪就是能准确地识别、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能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能知晓情绪产生的原因。

1)关于是否值得为参加“东亚峰会”准备三个月时间

统计数据显示,关于是否值得为参加“东亚峰会”准备三个月的时间,得到71.0%的学生的认可。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形式的活动应该用充足的时间去做充分的准备,但仍有18.4%的学生认为花费三个月的时间准备“东亚峰会”不值得,这个比例还是不小的。此外,还有10.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群体。

2)关于是否了解“东亚峰会”

统计数据说明,了解“东亚峰会”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24%,不了解的却高达76%!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于与我国息息相关的“东亚峰会”了解并不多。

在了解“东亚峰会”的学生中,其中有75.4%的人选择通过网络和电视来进行相关了解,相对于电视,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了解的学生人数远远多于通过电视途径的人数,而通过书报、杂志和课堂教学途径了解的人数占21.3%,远远少于通过网络和电视途径的人数,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学生人数更少,仅占3.3%。通过对这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和电视是学生获得时事新闻的最主要的途径。

3.2.2 管理自己的情绪

管理自己的情绪就是适应性地调节、引导、控制、改善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够使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能积极应对危机,并能增进实现目标的情绪力量。

1)查找资料的渠道

本次活动需要学生查找的资料比较多,涉及面比较广。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中有92.9%的人选择了网络这种方便快捷的查找渠道,通过书籍查找资料的学生占7.1%人,向专业人士咨询和参加会议的人数非常少,分别占0.8%、1.6%。

2)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

对此次活动,表示满意的学生占92.4%,其中有57.3%的学生表示很满意,有35.1%的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表示为一般。应该注意的是仍然有7.6%的学生对此次活动表示不满意,感觉活动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

3.2.3 自我激励方面

自我激励就是利用情绪信息,整顿情绪,增强注意力,调动自己的精力和活力,适应性地确立目标,创造性地实现目标。

1)关于本活动对团队意识的培养

团队意识是指整体配合意识,是个人从认识角度对自我的提升。有58.4%的学生认为通过此次活动,自己的团队意识有所提高;33.7%的学生认为有所提高,但是提高不够明显;仍有7.5%的学生认为此次活动对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提高,这部分学生虽然只是少数,但由此所反映出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2)准备材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针对在搜集材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48.6%的学生选择了对事件的关注度,28.6%的学生选择了团结协作能力,27.1%的学生选择了兴趣,排名最后的两项是查找渠道和同学们的意志力,分别占15.7%和10.6%。由此可见,学生在搜集资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较多,但认识还是相对集中。

3)前期准备工作的收获

在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中,需要小组成员根据不同的角色分配来收集相关资料,需要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与协调。对于前期工作对学生的影响,85.5%的学生认为活动对自己有帮助,其中35.7%的学生认为对他们的帮助很大,49.8%的学生认为有帮助,但是帮助不大。感觉活动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的占7.5%,感觉对活动无所谓的学生占6.7%。

4 认知他人的情绪

认知他人的情绪就是能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情感感受和行为原因,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理解和认可情感差别,能和与自己的观念不一致的人和平相处,理解别人的感受,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

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学生需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40.4%的学生考虑在一个小团体中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32.2%的人选择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小组中一两个人的身上,寻求老师帮助的学生人数比较少,仅占7.5%,不去理会问题的学生人数竟占22.7%,这个比例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5 人际关系的管理

5.1 活动成败的关键

对于此次活动成败的关键,有83.1%的学生选择了参与者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学生普遍把这次活动当作对自我的一种锻炼,比较重视个人的参与和热情,他们将活动成败的关键归于内因。有13.3%的学生选择了组织者的能力,他们将活动成败的关键归因于领导者;有7.5%的学生认为是否有激励措施会成为此次活动成败的关键,综合起来,有20.8%的学生把活动成败归于外因。此外,还有2.4%的学生认为此次活动的成败决定于其他因素。

5.2 本次活动最需要锻炼的方面

通过准备和参与此次活动,有72.5%的学生认为最需要锻炼的是团结协作的能力,占总人数的72.5%,有30.6%的学生认为此次活动最需要锻炼的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有9.8%的学生认为此次活动最需要锻炼的是创新能力,尽管所占比例较少,却是值得关注的。

5.3 个人查找资料的贡献

对个人查找资料贡献的认定,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此次活动安排分组查找资料,每位学生要求查找资料的比例大约占资料总量的20%左右。其中有3.9%的学生认为自己查找了本组全部的活动资料,20.4%的学生认为自己查找了80%的资料,有29.8%的学生认为自己查找了50%的资料,也就是说,学生中认为个人查找了本小组一半以上资料的同学占总人数的54.1%。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查找的资料在20%左右的学生人数比例仅占27.8%。值得注意的是,有17.6%的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没有查找任何资料,也就是说,他们对此次活动没有多大兴趣,因此,在今后的情商情景系列活动中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还要加大力度。

5.4 合理化建议

这是此次活动的调查问卷中唯一的主观问题,反馈结果差强人意,在255份调查问卷中,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绝大多数是空白,仅有一小部分学生填写了内容,但也仅仅是以一句话概括,例如:“希望以后这种活动越多越好”、“收获很多”、“没什么收获”、“让部分人占尽风头”等等。由此可见,学生对此次活动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更深层次的心灵感受还没有激发出来。

6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此次活动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是导致高职大学生情商情景活动缺乏自主性、情商素养亟需提高的深层次原因。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学生对现实中新鲜知识的接受度相对较小,对周围环境消极适应,从众心理较为严重,他们不太习惯主动去了解新鲜事物,习惯了被教育,无形中教师的视野成为了他们瞭望外界的窗口,教师自然而然成为他们了解知识的寄托,这或许是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致,也是高职学生情商素养较低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高职学生对管理自我情绪充满信心,但途径单一且集中,缺乏创新性。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次活动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信心指数居于九成以上。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下一步开展情商情景系列活动、加强情商培养提供了基础。但学生查找资料的途径单一且集中,因此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大体相同,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活动中的思维方向单一且集中,不具分散性,创新性非常有限。

第三,高职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高,但团队意识有待加强。

在高职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测试中,学生在团队意识的指引下提高自我协调能力,学生一致认可对此次活动的关注度是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难题。统计数据显示,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强有弱,从学生对自我协调能力的锻炼上就可见一斑,认为得到很大锻炼的学生只占少数,大多数学生只是对协调理论上的简单演练,谈不上真正的培养和锻炼。

第四,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有待提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非常符合农村学生占多数的特点,高职学生团体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面,喜欢接受,习惯于被安排,缺乏自我。只有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来思考问题,才能得出最恰当的结论。

第五,高职学生的言行偏离,学生的认识比较一致,但认识与行动并不统一。

学生对活动成败的关键和最需要锻炼的能力这两点认识相当清楚,但在实际行动中,在查找资料时,却是由少数人完成了几乎所有人的工作。由此可见,学生的言行偏离较大。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学生情商素养要从教师情商素质的提升起步。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两者缺一不可。备教材,可以使理论知识更加条理清晰,鲜活生动;备学生,从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开拓专业领域的前沿阵地。教给学生书本知识,那仅仅只是教学的一个很小的环节。所以,从教师的角度看,学生情商素养的提高,一方面取决于教师课堂理论知识的拓展,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言传身教,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

第二,鼓励高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学生自治。

高职学生已经告别了“时时看着,处处管着”的中小学时代,实现自我管理是高职学生在大学时代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学校可以把一些工作交给学生干部去管理,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学生自治。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去涉猎相关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优秀品质,寻求个体的全面发展。

第三,学会换位思考,融洽人际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在非独生子女占多数的高职院校里,学生的自我意识仍相当强烈。必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角色换位,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教师则扮演课堂上自我感觉良好、表现最特殊的学生,让学生亲身体会他们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学生之间遇到问题时应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就会减少冲突和误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如果每个学生都能从大局出发,换位思考,团队意识的养成才能水到渠成,做到这一点,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才会和谐融洽。

第四,将理论贯彻到实际行动中。

调查结果显示,涉及到情商理论的相关知识,学生大都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怎么做是最有效的,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到。可是一旦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学生却做出另外的选择,甚至有的跟理论完全相反。由此可见,理论知识没有真正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理论和实践是脱节的,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将理论贯彻到实际行动中需要一个过程,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将一个好的行动转变为一个好的习惯,由一个个好的习惯培养出一种好的人格,好的人格会改变人的整个命运。

[1]邱辉.培养学生情商 树立健全人格[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35~35.

[2]肖飞,缪大宁,何晓岩.高职院校学生情商教育模块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10,(20):93~95.

[3]许晟.情商教育与高职生内在学习动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15):181~183.

[4]陈坤洪.浅析高职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电力教育,2010,(02):166~168.

[5]简尚高.论大学生的情商培养 [J].教育与职业,2009,(36):167~168.

[6]张英杰,杨波.高校毕业生情商培育体系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8):85~86.

猜你喜欢
情商资料高职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个原因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二则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