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党史网 搭建资政大平台

2011-08-15 00:55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资政十堰党史

王 钢

(十堰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湖北十堰442000)

一、推陈出新,彰显资政特色

党史网是党史部门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资政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发挥党史资政功能的有力武器,必须突出资政特色,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就不可能有影响力。十堰党史网紧紧围绕“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办网宗旨,提出了“打造一流网站,更好地服务全国、全省和全市的科学发展大局,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宗旨和目标,从增强十堰党史网的资政功能,凸显历史性、新闻性和可持续性出发,先后进行了三次改版,提升了容量,扩充了内容,丰富了形式,突出了特色,扩大了影响。

一是围绕历史性抓改版。2007年7月,为全面征集、宣传十堰区域党史资料,建立市委活动资料库和图片库,改变过去网站容量小、内容少、形式单调的状况,全面改版创新了“十堰党史网”。在推出自身党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新增设“工作动态”、“党史文摘”和“专题文库”等44个栏目,资料征集范围由过去的3家增加到60多家,网站空间由100兆扩大为500兆,数据库由小型升级为中型,当年就增发文章1936篇、230万字,图片600多张。到年底,网站点击率猛增到10.2万人次,是改版前的2.83倍。通过百度、雅虎来访问的用户遍及国内外20多个省、市和地区,其中欧洲用户占到总数的14.6%。

二是围绕新闻性抓改版。2009年9月,为适应庆祝建国60周年、建市4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的需要,进一步突出党史网的新闻性,十堰党史网更新了栏目设置,新辟了“喜迎建国60周年”、“喜迎建市40周年”、“市长热线开通七周年”、“党史人物”、“李先念生平与思想”等18个专题,使专题增加到31个;首页中的工作动态信息由28条增加到51条,图片由3幅增加到8幅,新增中将、少将及省军级党史人物43个,吸引了广大网民,全年点击率达到113.6万人次,比上年新增78万人次。百度、腾讯、东湖论坛、见证陕西等10余家网站,转载十堰党史网文章5000余篇。十堰党史网被“名站在线”评为“信息优秀”网站。

三是围绕可持续性抓改版。2010年3至12月,在加强和改进党史工作的新形势下,十堰党史网对首页版面和有关栏目进行了大的调整和改进,推出了更加贴近现实和凸现党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81个栏目,重点增加了“全国党史工作会”、“党史研究”、“光辉历程”、“党史发展”、“党史大事记”、“党史上的今天”、“抗美援朝60周年”等系列专题,增加了视频专栏,首页工作动态增加到90条,点击率达206万余人次,月均访问量大幅上升。

为了突出党的历史主题,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基本理论和宝贵经验”主题,重点突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着力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和总结历史经验,全方位、宽系列、多视角,着力开展“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宣传教育活动,十堰党史网着专人在中央和省、市媒体,市直部门和县市区相关资料中筛选、挖掘重点资政文章,每天都更新内容,使十堰党史网常看常新,保持了鲜活的生机。

二、努力造势,充分发挥“喉舌”作用

党史网是党的宣传舆论工具,是党的“喉舌”,负有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营造舆论、工作氛围的使命。这个“势”造得越好,“喉舌”的作用发挥得就越强。近年来,十堰党史网把开展党史纪念活动作为推进党史学习宣传教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要方式,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党史纪念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纪念氛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隆重纪念这个节日,十堰党史网相继推出50多个专题,刊发文章5396篇,累计点击率达300余万人次,比去年底增加94余万人次,把十堰地区的纪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一是在视频栏目推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堰察看旱情、看望幼儿园师生、视察湖北,以及温家宝总理在十堰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专题报道,同时推出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六集大型文献纪录片《风范》等。二是在征编栏目推出喜迎建党90周年、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等专题。三是在链接栏目链接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网”、“中央文献网”、“长征纪念馆网”、“中华魂网”、“中国红色文化网”、“红色春秋网”、“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中国老区建设网”等60个国家、省级网站,既丰富了十堰党史网的内容,又很好地营造了党的生日氛围。同时,还联合《十堰日报》、《十堰晚报》、《十堰周刊》推出七大系列127个专题和90多位党史人物事迹,集中宣传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走过的90年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集中宣传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贺国强等中央领导和历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心、支持十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丰功伟绩;集中宣传了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十堰人民穿越风风雨雨、历尽曲折艰险,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90年的历史长卷上写下的浓墨重彩的篇章,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十堰的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一道,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努力建设汽车城、山水城、和谐城、生态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光辉历程。此外,还联合《十堰日报》、秦楚网、十堰政府网开展十堰党史知识竞赛,组织开展了党史征文活动,全国16个省市的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参加了竞赛和征文活动,影响很好。

在建国60周年、建市4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中,十堰党史网推出了多视角专题,组织了一大批文章,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既为纪念活动造了“势”,又扩大了社会影响。在国家层面,推出了胡锦涛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60年强国之路、共和国部长访谈录,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成长报告。在全省层面,推出了辉煌的巡礼 激荡的豪情、60个标志性事件、湖北改革开放30年系列。在全市层面,推出了展示十堰60年巨变 献礼新中国60华诞、十堰市探索发展新路纪事、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我们这40年、流光溢彩不夜天璀璨焰火耀车城、十堰建市40年大事记,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三和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实施“一统三分”战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南水北调中线移民、迎接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在十堰召开、开展“百日攻坚战”、“五大战役”、“九项督办”、“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等专题。这三个层面,全方位、宽系列、多视角,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党史资政活动,着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着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缅怀党的光辉历程,铭记党的恩情,坚定对党的信念。

三、以史鉴今,把网站打造为“智库”

十堰党史网在运行中收集、积累了丰富的党史资料。如果让这些史料束之高阁,势必造成宝贵资源的浪费,也使整个党史研究成为无的之矢。因此,要努力找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做好党史资料的开发利用,要让死资料“活”起来,使之成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参考,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资政作用。

2010年十堰党史办按照中央党史研究室、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统一部署和市委的要求,对全市的革命遗址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摸底,并逐个写出文字说明,整理出遗址以及宣传名录和革命遗址普查报告等相关资料。市委书记陈天会阅后批示:“摸清我市革命遗址底数,加强革命文物和党史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传播好党史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普查成果,积极采纳市委党史办的意见、建议,切实做好我市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工作。”在此基础上,十堰党史网推出了郧县南化塘和郧阳烈士陵园,丹江口和安家河、老营烈士陵园及纪大纲烈士墓,武当山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和赐剑台红军烈士墓、武当道廉文化教育基地,东沟均郧房县委、县政府旧址和张湾区柏林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西沟乡“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基地,房县红军烈士陵园和雷天明纪念馆、青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竹山县许明清烈士纪念馆和施洋烈士纪念馆和故居,竹溪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及何恐烈士雕像、关垭战斗遗址、锣鼓洞战斗遗址,郧西县烈士陵园和关防乡烈士陵园等9条红色旅游线路,积极组织参与全市红色旅游活动。2011年“七一”期间,全市120余万人次参加红色旅游活动,在活跃各地旅游经济的同时,进行了一次广泛的革命传统教育。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十堰党史办成立专班,历时三个月,九易其稿,写出5万余字的《十堰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与基本经验》一文,在十堰党史网上发表,引起市委书记陈天会的高度重视,指示市委宣传部将此文作为“十堰改革开放30年大型图片展览”的解说词脚本。在全市展出的25块综合展板中,有19块采用了十堰党史办提供的研究成果,受到参观者的好评。

2010年十堰党史办将撰写和组织撰写并发表在十堰党史网的《十堰在解放思想中实现新发展》、《构建区域中心城市 推动十堰发展新跨越》、《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李先念与十堰》等40余篇质量较高的资政论文、60余幅专题图片推荐给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央财经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等出版社和《中国城市经济》、《汽车工业研究》期刊和《经济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华新闻报》和《人民日报》定制网、中国城市经济网等发表,全方位宣传了十堰名山、秀水、汽车城的风采,宣传了十堰市“十一五”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了十堰“十二五”宏伟蓝图。其中《构建“南北双赢”的生态综合改革发展平台》一文,被中国政策研究会转发在参阅件上,引起国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重视,亲赴十堰调研,并为十堰的经济社会发展争取了多项利好政策。市委书记陈天会为此专门致信中国政策研究会和《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称此文是“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关注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吃透国家政策,研究区域发展趋势,深入挖掘提炼素材,纵横对比发展政策,鞭辟入里分析和解剖麻雀,高度归纳确立主题和重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智慧结晶,也是致力于‘南北’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致力于国家重大决策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称“该课题的刊发,为促进南北双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必将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由此可见,“死”资料经过开发利用,就能“活”起来,成为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发挥出积极的资政作用。

猜你喜欢
资政十堰党史
宋 文彦博 行书与安抚资政启帖
第一次学党史
湖北十堰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档案资政服务能力的提升研究
党史上的今天
扶贫·扶志·扶智
童迷黑白秀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