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资政服务能力的提升研究

2021-03-27 09:48王树菊
中文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资政人才

王树菊

(凌源市卫生健康局,辽宁 朝阳 122500)

一、明晰档案资政的类别

档案资政是由档案工作者、档案科研人士通过撰写能够为党政决策提供参考且有利用价值的报告,来参与党政决策,为决策者提供宝贵意见的一种行为方式。档案资政是一种时政与调研相结合的咨询参考形式,其形式可按档案资政的写作形式和档案资政业务研究两种分类[1]。

1.档案资政写作形式的种类

第一类综述类档案资政报告,针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站在理论与现实的时代制高点上,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将历史与实际结合,吸取历史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和时代前瞻性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资政建议。

第二类案例类档案资政报告,也叫个案类档案资政报告。是指档案部门及人员将历史上真实发生并引起重大社会反响的经典案例与现今党委政府的某项工作进行对照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在特定环境下,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三类是统计分析性质的档案资政报告,对相互关联的统计数据以及档案资料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测定、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运用统计的方法,揭露其间关联与发展,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档案资政工作。

第四类是专题汇总类档案资政报告,是对反映同类问题的档案资料关联度进行系统梳理,并分析问题,通过研究在历史和现实问题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党政专题,提出正确的结论和建议。

2.档案资政业务研究的种类

第一类是存史类档案资政。运用已经记录、保存、编研过的档案资料或档案成果,激发利用者思考,影响利用者行为的一种资政方式。档案资政人员要注重保证存史类档案资政研究成果的质量,发挥出档案资政的积极作用。这种形式的档案资政难度相对较小。

第二类是宣教类档案资政。通过将事件、人物、知识、经验向有关部门及人员介绍宣讲或开展纪念活动的形式,来反映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这种形式的档案资政重在发挥资政育人、固本铸魂的功能,因此,其表现出的决策参考功能较弱。

第三类是比较类档案资政。通过比较分析档案资料中记载的党委政府在不同时期正面或反面的工作经验,以及不同党政在执政工作中的实践行为,总结出一般规律性的档案资政结论,进一步为党委政府领导及各级干部提供参考借鉴的方法。

第四类是政策咨询类档案资政。对正在进行或已经进行过的某项重大决策、项目、事件等,在理清事实的基础上,明确立场,瞄准时机,设计实施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使用。

二、了解档案资政存在的问题

1.档案资政的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

目前的档案资源分散在不同载体、不同形式、不同地域之内。档案资源的优势还没得到充分挖掘,档案资政的资源整合程度还需加强。传统档案资源整合工作依靠的是手工作业,整合效率低、周期长,同时,整合质量相对较差,手续也十分烦琐。由于档案资政资源缺乏统一规划整合,档案资政资源相对分散,降低了档案资政对现有档案资政加工编撰的工作效率。档案资源整合是档案资政工作的必要前提。档案资政的资料收集和选题选材,都需要对已有的分散信息提前做好整合工作。由于现代化技术在档案资政方面运用的还不够深入,档案信息资源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的规划整合。

2.档案资政人才储备短缺

档案资政的专业储备人才短缺影响档案资政作用发挥。档案资政人员大多的身份不仅仅局限于档案行业资政工作者,其他各个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也会有更高的档案资政素养,还要有其他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的参与,档案行业部门要留住这些档案资政方面人才和专家学者发挥作用。此外档案资政人才引进方式有待改变,档案资政人才评价体系有待完善,档案资政人才激励制度有待创新。档案行业部门也需要采用一些调整人员结构制约的方法、增加一些奖励机制,使档案资政人才有动力、有热情地从事档案资政工作。档案行业部门应该为档案资政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空间,并鼓励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形成一个轻松良好的工作氛围。

3.档案资政影响力需要提升

目前档案资政影响力不够、社会认同程度不高。因此,档案行业部门应该推动档案资政与政府信息公开结合,不断完善档案资政软硬件设施,提高档案资政惠民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党委和政府部门也应该经常关注档案资政发展动向,经常下达一些课题项目或指南,引导档案资政不断参与决策、不断壮大自身。此外,缺乏相关政策向导,使得档案资政缺乏官方权威性,政协的资政建议是最具权威性的,如果档案资政也能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发扬与支持,档案资政的影响力将会得到质的飞跃,人们也会更加信服档案资政成果,更加愿意利用档案资政报告。也会发挥出档案的作用和功能。

三、努力提高档案资政的能力

1.转变档案资政观念提高档案资政素养

首先,更新档案资政观念。档案行业部门仅将档案资政看成简单的业务环节之一进行是不够的,应该打破传统的工作状态,转变资政观念,面对档案工作新形势,强化档案资政前瞻意识、创新意识,不断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习新方法、新技术,主动发挥档案资政的各项功能。其次,提高资政服务观念。为了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和普通百姓,档案行业部门必须了解时政需求和决策需求。档案资政工作者要学会换位思考,领会领导意图,做好档案资政服务工作。而且,档案资政工作者作为能够为决策和科研贡献的服务者,应当从狭小的需求观念转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观念。档案资政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提供依据的层面,更要与时代需求相结合,提供保质保量的档案资政服务。最后,提高档案资政素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档案资政工作要善于审时度势,勇于主动出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档案资政工作者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不仅要具有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还需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具备深厚的档案学功底。熟悉研究馆藏资源,以史为鉴、客观实在。做到贴近中心工作、贴近服务民生、贴近社会热点的“三贴近”,从而写出更高质量的档案资政成果[2]。

2.采取有效的组织机制保障档案资政

组织机制保障。成立资政领导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与分工,认真履行组织协调与监督的职能,使那些政治良好、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档案资政工作人员,能够发挥出强大潜能,确保档案资政有效开展。完善岗位管理机制。档案行业部门首先要将岗位设置重新进行科学规范管理,保证人员与岗位的匹配程度,最大限度地按照实际要求优化岗位设置。要求档案行业部门全面考虑人事改革制度,根据现实需求对人员进行调配。不仅要多给优秀人才一些晋升的机会,还要对超标设置的岗位人员进行消化处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为考虑档案资政工作涉及范围广、专业性强的特点,档案行业部门应强化档案资政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任务,对档案工作者的资政态度、资政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与分析,保障档案资政的高质量开展。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档案资政

建立档案资政专家库。采用灵活的运作模式将高校或科研部门的档案资政专家及松散的部门整合起来组建档案资政专家库,凭借高层次专家学者的力量,带动档案资政人员素质的迅速提高。完善档案资政人才战略。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尝试:一是拓展档案资政人才培养的途径。同时,培养专职人才和兼职人才。通过各种交流探讨的形式发现人才、积累人才。搭建崭新平台,培养档案资政人才。二是优化档案资政人才储备策略。建立档案资政人才引进机制,确保人才充足且优质。三是完善档案资政人才评价体系。做到将人才分门别类,确定人才评价标准,统一评价指标和方法原则。四是创新档案资政人才激励机制。采用物质与精神激励法、正面与反面激励法、普通与重点激励法相结合的形式。

4.利用信息传播技术扩大档案资政影响力

保障档案资政的实用效率,就要建立健全档案资政传播机制。为此,首先,要加大档案资政的传播力度。一方面,档案行业部门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资政传播活动,建立起多变多样的传播机制。可以多开展一些档案资政宣传活动,积极举办地区性的档案资政知识竞赛,多进行档案资政的成果展览。另一方面,档案行业部门可以到地区内的高校、党校等地进行资政宣讲,可以开设一些档案资政类培训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资政、参与档案资政。其次,利用网络技术推动档案资政传播变革。随着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适应时代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档案资政活动要依靠网络来进行,网站、论坛、APP等途径,可以使档案资政原有的单一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好地为决策者提供利用途径。档案信息网站中的政务模块能够为档案资政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极大便利。有利于档案资政展现出结合本地特色、突出本地优势的独到见解。

优秀的档案资政成果,在语言表达上一定是精炼简洁的。首先是内容要精。写作时要紧紧围绕写作意图,明确表达基本观点和从属论点。运用的材料要具有说服力和逻辑性。其次是结构精,将与主题关联不大的、可有可无的论点删去。将常见的、陈俗的以及借鉴的东西删除,只留下新鲜的和能够代表个人想法的观点。最后是表达形式精。撰写档案资政报告时,要逐句逐词推敲,去掉赘余的部分。档案资政的目的是供领导参阅,是为了让更多利用者尽快读懂并加以利用。因此,档案资政报告必须做到语言简短、言辞浅显、通俗易懂。要在一定字数内,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意图,用简洁的语言解决领导在决策方面的需求。

猜你喜欢
资政人才
《山东档案》
宋 文彦博 行书与安抚资政启帖
人才云
注重收集重大活动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资政育人作用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刘兆玄又当“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