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邵高速公路K100处滑坡治理技术

2011-08-15 00:51丁选星程晓伟
山西建筑 2011年19期
关键词:碳质滑坡体坡体

丁选星 程晓伟 王 桢

衡邵高速K100+150~K100+280区段本为一老滑坡,2007年开工后,衡邵高速公路以深挖路堑形式从滑坡前缘通过,导致坡脚失去支撑,加之雨季大量雨水的作用,诱发了滑坡。近三年来,由于受地质条件和多雨气候的影响,加之挖方的持续推进,施工未能贯彻“治早、治小”的滑坡防治理念,甚至前缘出现了边滑移边清运的施工误区,变形逐步向后缘、两端发展,在K100+020~K100+430深挖路堑范围内,出现多处路堑边坡失稳,滑坡、流塌现象,逐步形成一滑坡群。恶劣的地质及气候条件,加之不当的施工工序使滑坡灾害出现了新滑动、新变形、新发展,严重影响着工程施工进度及全线通车目标的实现。2010年6月,我单位受业主委托对该里程段地质病害进行治理,经过长达半年的重点综合治理,最终保证了2010年12月30日通车目标的实现。本文以该滑坡治理为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滑坡的形成原因及综合治理工程措施。

1 滑坡概况

湖南衡阳至邵阳高速公路K100处滑坡地处邵东县魏家桥镇侯家村,项目区段地形起伏较大,切割较深,丘陵地貌,主要为山丘及田间洼地,冲沟,低洼地段多为农田,沟渠、水塘较多。该滑坡为一工程滑坡,由于衡邵高速公路路基的开挖,滑坡前缘形成临空面,改变了原有地质环境的平衡状态,且未能及时治理,加之雨季连续多日暴雨作用诱发了该滑坡的发生和发展,成为一发生在褐红色红粘土及强风化碳质页岩中的大型复杂滑坡群。衡邵高速公路K100+020~K100+430段内有大小滑坡4处,最大处滑坡为发生在K100+150~K100+280里程段左侧的滑坡,该滑坡总体呈“圈椅状”地貌,边界特征明显,滑坡体面积约1.5×104m2,滑体厚度平均约为15 m,滑坡体积约22.5×104m3,属大型中层牵引式基岩滑坡。滑坡体主要物质为第四系残积层,物质成分主要为褐红色亚粘土和强风化碳质页岩,硬塑状,含少量的植物根系和角砾,下伏主要为强风化碳质页岩,灰黑色,裂隙发育,岩芯手感滑腻。根据勘察,本滑坡体具有多层多级的滑动特性,红粘土层与碳质页岩接触面及强风化碳质页岩内均有滑动面产生。

2 滑坡产生的原因及性质

1)该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土质特殊,松软,排水不畅,抗剪性差,是滑坡、坍滑、溜塌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该滑坡滑体物质表层为亚粘土,当坡体平衡受到破坏时,滑体物质变的非常松散,使得地表水迅速下渗,从而加重了滑坡体自重,减弱滑带的抗剪强度。滑床为强风化碳质页岩,灰黑色,原岩破碎,裂隙发育,岩芯手感滑腻,抗剪强度差,属软质岩,有利于滑坡的形成。2)衡邵高速以深挖路堑的形式从滑坡体前缘通过,是滑坡产生发展的决定因素。由于滑坡前缘土方的开挖,直接改变了原有地质环境的平衡状态,坡体失去有效支撑,从而诱发了该处滑坡的发生、发展。3)当地多雨的气候条件是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连续降雨,雨水渗入土体,不但使滑体土体重度增大,而且使滑带土饱和软化,降低其抗剪强度,引起斜坡土体沿软弱面滑移变形破坏。4)由于滑体上原分布有两处鱼塘,使得部分蓄水沿原基岩裂隙面逐渐下渗,降低滑带的抗剪强度,从而有利于滑坡的发展。

3 综合治理措施

基于以上对该处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原因分析,本工程后期治理采取了支挡锚固和截排水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施工严格按堑坡从上而下分级开挖、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再开挖下一级的施工顺序。开挖好的坡面要立即支挡防护封闭,防止风化和侧向卸载造成坡体坍塌。各里程段的具体治理措施如下。

3.1 K100+150~K100+280里程段左侧滑坡治理

K100+150~K100+280里程段左侧即为前面所述的大滑坡,也是本工程的重点治理对象,通过对本滑坡发生发展的原因分析,后期采用了锚索抗滑桩、桩间板墙、浆砌片石挡墙、集水井及仰斜排水孔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

3.1.1 锚索抗滑桩

在K100+150~K100+280里程段左侧大滑坡体前缘布置一排锚索抗滑桩,共13根,桩间距6.0m,桩身截面2.0m ×3.0m,桩长16 m,嵌入路面以下6 m,为降低桩的嵌入长度,在每根桩半腰处(即桩头以下5 m)布置2孔预应力锚索。桩间采用浆砌片石挡墙,上部为板墙与桩连接。

3.1.2 疏排水措施

由于该滑坡体为膨胀性红粘土,土质松软、排水不畅,加之当地多雨的气候条件,滑坡体前部、中部土体大部分饱水,因此在滑坡体上布置横向和纵向柔性填石渗沟,疏干滑坡体表层饱水土体;同时为疏排深部地下水,桩间布置仰斜排水孔,滑坡体上布置3眼集水井,井深8 m,井内布置放射状仰斜排水孔将地下水汇入集水井,同时一孔将井内汇水引出坡体;另外,在滑坡体周边布置一环状截水沟,及时将坡体上的汇水排出。

3.1.3 绿化工程

对滑坡坡面的张拉裂缝用灰土夯填,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对滑坡坡面进行坡面整理,使坡面平顺,无反坡汇水等现象;为防止坡面在雨水冲刷,在修整好的坡面上采用灌木、植草防护。

3.2 其他部位治理工程

K100+020~K100+430里程段内其他部位左右侧路堑边坡由于前期施工工序不当,加之多雨的气候条件,导致该段堑坡病害多发,多处产生流塌变形。

边坡开挖方面,本工程首先严格按照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再开挖下一级的施工顺序;且横向开挖时,严格控制开挖长度(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其土拱效应在5 m左右,个别地方仅为2 m~3 m)。

在支挡锚固方面,首先采用预应力锚索地梁控制住边坡的整体变形;其次由于本处滑坡的物质组成为上层黄褐~褐~红褐色亚粘土和下层强风化炭质页岩,局部夹煤层,大气降水多且强度大,坡体特别容易松散滑动,故采用浆砌片石护坡防护住所有一级坡及部分二级坡,防止雨水侵入、风化。

在疏排水方面,各级平台处采用C20混凝土封闭,并设置截排水沟及急流槽;一级坡设置仰斜排水孔,保持坡体稳定。

4 治理过程及效果评价

本滑坡于2008年1月出现滑坡变形迹象,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屡次治理均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本次治理工程开工时,整条路线其他地段均接近完工,而此处连作为施工便道的要求都很难达到。经过5个月的治理,于2010年12月底竣工,保证了衡邵高速的顺利通车,得到了业主及监理的高度评价。衡邵高速正式运营期间经历了数次大强度降雨,该滑坡顺利接受了考验,说明该滑坡的治理措施是有效、成功的。

5 结语

1)滑坡危害严重,治理费用昂贵,因此在铁路、公路选线,厂矿与城镇选址时应充分勘察地质,配合选线(即所谓“地质选线”),尽量避开大型滑坡和多个滑坡连续分布的地段,以及开挖后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尤其是如本滑坡这种下层强风化炭质页岩,局部夹煤层,上层黄褐~褐~红褐色亚粘土且坡体表面存在多处鱼塘,降雨强度特别大的地区。

2)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适合处理特殊地质灾害。滑坡治理是一项特殊的地质灾害工程,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多变性、隐蔽性和不可确定性,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将地下的情况了解得十分透彻。鉴于此,地质人员、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三者密切配合,从始至终参与治理全过程。如在本次的治理过程中,地质人员及设计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确定边坡横向、纵向的开挖方式方法;由于施工扰动接连发现隐形滑坡存在;由于施工坡体地形改变导致地表径流位置改变,及时变更柔性截排水沟的位置;根据现场锚索钻孔信息,适当减少或增加锚索长度与数量等等,在现场本着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及时增加的变更,为本次工程的成功治理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杜单戈.白腊坎至茅台高速公路滑坡的综合治理分析[J].山西建筑,2010,36(21):300-301.

猜你喜欢
碳质滑坡体坡体
碳质废弃物氧化过程及其特征温度研究
降雨对库区边坡入渗规律的影响研究
采动-裂隙水耦合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失稳破坏机理
碳质泥岩钻水平井防塌工艺措施
乌弄龙水电站库区拉金神谷坡体变形成因机制分析
不同开采位置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秦巴山区牟牛沟滑坡体治理施工技术
羧酸类药用活性化合物在生物碳质上的吸附特性
浅谈鹦鸽嘴水库右岸滑坡体除险加固设计
强震下紫坪铺坝前大型古滑坡体变形破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