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水河灌区农业灌溉面积萎缩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1-08-15 00:45常青范斌
陕西水利 2011年4期
关键词:末级灌溉面积节水

常青范斌

(1.凤翔县横水河灌溉管理处 陕西 凤翔 721400;2.凤翔县水利管理工作站 陕西 凤翔 721400)

1 横水河灌区基本情况

1.1 灌区基本情况

凤翔县横水河灌区位于凤翔县城东部,东西长18.5km,宽11.5km,是陕西省开发利用较早的国有中型灌区之一。灌溉水源工程由白荻沟、群力、姚家沟、桃树沟等四座水库联合组成,总库容2355万m3,有效库容1070万m3。灌溉渠系工程由干、斗、分、引四级渠道组成,干渠有总干、南干、东干、西干和群力输水干渠五条,总长40km。灌区现有设施灌溉面积9.4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06万亩,统计情况表明,近年来实际年实灌面积徘徊在4.1万亩左右,工程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1.2 灌区效益

灌区运行四十多年来,有效地改善了灌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了当地传统的旱作农业习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较快调整,粮经比例由原来的9∶1提高到7∶3,复种指数达到1.5,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区域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1.3 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及效益

近年来,灌区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利骨干项目和南干渠节水改造项目等工程,完成总干渠衬砌9.6km,干渠衬砌9.4km,斗渠衬砌38km。通过工程项目实施,灌区农业灌溉设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卡脖子”工程和险工险段,基本保证了农业灌溉设施输水安全,很好地为灌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灌区农业灌溉面积萎缩原因分析

(1)历史原因造成灌区工程运行工况差。横水河灌区工程建设显示了它特殊的时代性和地域特征,水库枢纽工程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以来逐步进行了除险加固,基本能保证水库安全运行。但干支渠大部分仍属“三边”工程,受当时社会条件影响,建设质量低,渠道淤积严重,输水损失大,渠道水利用率低,田间配套工程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2)田间工程配套差,田间水利用率低。灌区虽经20实际90年代渭北农业综合开发、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仍未从根本上改善灌溉条件。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干支渠未能全部进行续建配套。目前灌区干支渠衬砌完好率为65%,斗渠衬砌完好率为54.3%。渠道衬砌率低,部分为土渠输水,已经进行了节水改造的田间工程也因长期运行老化破损严重,防渗能力大为下降,水量损失大,跑冒滴漏严重,水利用率偏低。

(3)灌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是导致灌区农业灌溉面积萎缩的根本原因。白荻沟水库是该灌区的主要引水水源,其他三座水库为补充水源。1967年至1979年长系列水文资料计算,水库年均来水量为1414.9万m3;1980年至1999年水库年均来水量为1349.5万m3;2000年至2009年水库年均来水量774.4万m3。表明水库来水量逐年减少,加之工业和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的快速增长,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水资源难以保证灌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导致出现灌区群众盼水,企业期水,库内无水的尴尬局面。

(4)末级渠道管理瘫痪,人为导致灌区灌溉面积萎缩。末级渠道是灌区供水与灌溉用水的联结点,农村税费改革之前,末级渠道维护由政府组织农民实施,末级渠道勉强运行。农村税费改革后,政府对末级渠道维修养护投入减少,加之缺乏相应的协调组织,上游农民没有维修养护渠道的积极性,而下游农民自身又不可能单独去完成,这就导致本来已破损严重的末级渠道更为拥堵,农民用水积极性无形降低。

(5)水库淤积严重,导致库容减少。横水河流域内植被较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年平均侵蚀模数371 m3/km2,多年平均输沙量13万t;丰水年十月份也有大暴雨,地表产流具有历时短、强度大、汇流多挟泥沙入库的特点,导致水库淤积逐年增加,致使兴利库容减少。

3 遏制灌区农业灌溉面积逐年萎缩的对策和建议

(1)改进完善供水模式。在管理处推行单方水核算提成管理模式,用机制调动管理站管水积极性,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做好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用水积极性,扩大灌溉面积。

(2)加强内部用水管理,合理调配水量,提高灌溉效益。在编制年度用水计划时遵循“水权集中,分级管理,流量包段,水量包干,效益优先,均衡受益”的原则,做好水量调配,强化各级渠道流量施测和核查,提高配水精度。严格执行灌溉定额,坚决杜绝大水漫灌等水资源浪费现象发生,尽力提高灌溉用水效率,逐步扩大灌溉面积。

(3)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力度,提高各级渠道输水能力。灌区节水改造,对实现灌溉节水,保证渠道运行安全,提高渠道水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减轻农民负担,提高灌区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灌区要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系统科学的节水改造规划,积极争取改造资金投入,在建工程要保质保量,加快建设进度,使之尽快发挥效益。同时加大对已成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力度,制定管理办法,落实人员责任和管护经费,使工程管护制度化、长效化,提升工程完好率,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4)加大末级渠道管理力度。要从根本上改善灌区末级渠道管理状况,建立健全农灌末级服务组织,建立以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主要形式的专业化队伍,填补末级渠道管理主体缺位问题,同时加大末级渠系改造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田间配套改造工程。

(5)减缓淤积保证水库蓄水能力。对库区周围及上游群众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爱护环境,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不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减缓水库淤积;实施科学有效的水库管理措施,制定合理的水库优化调度方案,运用动态规划管理,及时观测水库水情变化,适时泄洪排沙,减少水库淤积,保证蓄水能力最大化。

4 结语

灌区农灌面积萎缩,已严重影响了灌区效益的正常发挥,加强灌溉用水管理,通过灌区节水改造,提高渠道水利用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大末级渠道改造力度,建立健全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主体的基层用水组织,从根本上改善灌区末级渠系管理状况,巩固拓宽农灌市场,使灌区有效面积逐步恢复,力争达到设施灌溉面积,促进灌区经济稳步可持续发展。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末级灌溉面积节水
坚持节水
末级压出室水力结构对多级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运载火箭末级离轨控制策略优化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超临界机组锅炉末级过热器管爆管分析
DF100A发射机末级电子管的计算与分析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