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尖椒品种比较试验

2011-09-12 02:09庞英华朱徐燕柴伟国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尖椒余杭区抗病性

庞英华,朱徐燕,柴伟国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农技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1100;2.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蔬菜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4)

小尖椒是杭城市民最喜爱的蔬菜品种之一,据统计,余杭区每年小尖椒栽培面积逾530 hm2,品种以弄口早椒为主,由于弄口早椒对病毒病、疫病的抗病性较差,产量和品质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促进余杭区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不断优化辣椒的品种结构,特引进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新育成的小尖椒品种千丽2号,并与弄口早椒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在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塘北村杭州绿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蔬菜基地塑料大棚中进行。

试验田土壤类型为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芹菜。

参试比较试验的小尖椒品种为千丽2号 (来自杭州市农科院蔬菜所),和弄口早椒 (来自杭州三叶蔬菜种苗公司)。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24 m2。连沟带畦宽1.2 m左右,每畦植2行,行株距40 cm,密度3万株·hm-2。

试验于2009年11月16日播种于穴盘,12月14日用10 cm塑料营养钵假植。2010年3月11日移栽定植,4月19日开始收获,以采摘青熟果计产量,至7月6日结束,采收期共79 d。栽培管理如常规,在病虫防治方面,只进行了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防治。

调查参试品种的前期产量、总产量、植物学性状和抗病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性状

参试品种千丽2号和弄口早椒的株高和开展度相同,均为71 cm和72 cm ×72 cm;叶均为绿色;结果性强,果实采收期长。果实均为羊角形,尾钝尖,条形较直,表皮光滑。千丽2号嫩果比弄口早椒颜色较深,青熟果果形较大;千丽2号商品嫩果皮色青绿,果长15.3 cm,横径2.1 cm,果肉厚0.21 cm,单果重18.3 g;弄口早椒商品嫩果皮色淡绿,果长13.5 cm,横径1.6 cm,果肉厚0.21 cm,单果重14.8 g(表1)。千丽2号嫩果无辣味,青熟果辣味轻,弄口早椒嫩果无辣味,青熟果辣味中等。

千丽2号第1花序着生于8~10节,平均9节左右;弄口早椒第1花序着生于9~11节,平均10节左右。千丽2号第1花序着生低于弄口早椒,千丽2号和弄口早椒同属中早熟品种。

表1 小尖椒千丽2号和弄口早椒植物学性状比较

2.2 产量

由表2可知,前期产量千丽2号为15.489 t·hm-2,比弄口早椒的13.293 t·hm-2增产 16.5%;总产量千丽2号为46.732 t·hm-2,比弄口早椒的39.652 t·hm-2增产17.9%,千丽2号的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比弄口早椒增产均达到显著水平。

2.3 抗病性

千丽2号田间表现良好,疫病、病毒病发病程度都比较轻。4月中旬对千丽2号和弄口早椒的病害进行田间调查,千丽2号病毒病和疫病的发病率分别为8.6%和16.5%,弄口早椒病毒病和疫病的发病率分别为38.2%和42.1%。千丽2号的抗病性明显好于弄口早椒。

表2 小尖椒千丽2号和弄口早椒产量比较

3 小结

千丽2号对病毒病和疫病的抗性明显好于弄口早椒;千丽2号果实条形好,较弄口早椒长,商品性好,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比弄口早椒增加显著;可以替代弄口早椒加速推广。在生产过程中需及时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

[1]施仕胜,洪海林.辣椒常见病毒病的田间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 [J].植物医生,2010(6):19-20.

[2]洪文英,潘晓利,石江,等.辣椒采风1号选育经过及试种表现 [J].浙江农业科学,2003(6):302-303.

[3]严小良,赵尊练.辣椒新品种比较试验 [J].陕西农业科学,2002(4):11-12.

[4]安德荣.植物病毒分类和鉴定的原理及方法 [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袁风亭.大棚辣椒关键栽培技术 [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127.

猜你喜欢
尖椒余杭区抗病性
余杭区为城市新中心建设展现排头兵担当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读迷作品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这些方法 可让尖椒多卖钱
茉莉酸甲酯结合低温预贮对尖椒采后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2019年上半年北京市场尖椒价格走势分析
巧用三方法尖椒结好果
新龟兔赛跑
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