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品种浙8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1-09-12 02:09赵振卿虞慧芳盛小光王建升张晓辉顾宏辉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花椰菜利民花球

赵振卿,虞慧芳,盛小光,王建升,张晓辉,顾宏辉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蔬菜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近年来,江浙地区消费者对松散型花椰菜(以下简称松花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松花菜的栽培面积也逐年扩大,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针对市场的这种转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快速选育了可松紧兼收、鲜销与加工兼用的花椰菜新品种浙801。

1 选育过程

花椰菜浙801的母本3045-1是庆农65天经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系,不亲和系数0.1左右,定植至成熟65 d,整齐度好,花球松散,球面较圆整,花蕾细腻,品质优,株型紧凑,株高45 cm,开展度55 cm;父本955是由盛农90天经多代自交和定向选择而得的自交系,定植至成熟85 d,综合抗性好,花球洁白紧实,近圆球形,株型中等,半直立,株高55 cm,开展度65 cm,整齐一致,性状稳定。2004年配制杂交组合,2005-2006年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海宁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7-2008年进行生产性示范,于2009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浙801。

2 特征特性

2.1 植株特性

花椰菜浙801苗期叶色淡绿,蜡粉中等,叶片卵圆形,下胚轴较短,淡紫色,植株矮壮,苗势旺。莲座期叶色绿,叶缘波齿,叶面略皱折,蜡粉厚,叶翼较发达,叶片倒卵形,最大叶长55 cm、宽25 cm,植株半直立,生长势强,株高约50 cm,开展度75 cm。

2.2 丰产性

2005-2006年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海宁基地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2005年浙801单球重1 085 g,产量 34.6 t·hm-2,比对照利民 80天增产32.7%;2006年浙 801单球重 1 110 g,产量32.9 t·hm-2,比对照利民80天增产28.6%。

2007-2008年分别在杭州、台州和湖州进行了浙801的生产性示范,2年3点浙801平均产量28 t·hm-2,比对照利民80天增产27%(表1)。

表1 花椰菜浙801与利民80天的产量比较

2.3 花球商品性及品质

2005-2008年花椰菜品比试验和生产性示范表明,浙801定植后75~80 d可收获紧花球,此时花球近圆球形,较紧实,花蕾细腻,覆叶情况下花球洁白,无毛花,球茎15 cm左右,单球重约1 kg;定植后85 d左右花球充分膨大,均匀松开,可作松花菜收获,花球表面不变紫,蕾枝淡绿色,花球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口味更佳。

花椰菜浙801花球口感细腻,口味鲜美,品质优良。2008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杭州)检测表明,浙801花球中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利民80天,而粗纤维含量略低于对照 (表2)。

表2 花椰菜浙801与利民80天花球品质比较

2.4 抗病性

花椰菜浙801具有良好的抗病性。据2005-2008年品比试验和生产性示范的病情调查,黑腐病、黑斑病和霜霉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12、3.25和24.63,表现为高抗黑腐病、黑斑病,中抗霜霉病。

3 栽培技术

花椰菜浙801为中熟紧松兼用型杂交种,定植后80 d左右收获,结球期适温在15~20℃。浙江省或华东地区一般夏种秋收,由北向南播种期逐渐推迟。根据该品种特征特性,种好该品种重点应抓好:培育壮苗,提倡穴盘育苗;合理密植、科学施用肥水;安全用药,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及时处理残叶。

3.1 播种育苗

浙北地区7月中下旬播种,浙南地区8月上旬播种,山区应适当提早。

提倡穴盘育苗。将泥炭、珍珠岩、蛭石等无土基质以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少量土壤杀菌剂和微量复合肥,浇水混匀后装入50或72孔穴盘。播种深度约0.5 cm,每穴播1~2粒种子,播后覆盖一层基质,浇透水。苗床上搭好1~1.5 m高的小拱棚,播种完毕后用50%透光的遮阳网覆盖。待3~4 d大部分种子萌芽后及时揭去遮阳网,出苗至第1片真叶出现阶段控制水分,防止形成高脚苗。整个苗期水分管理特别重要,注意穴盘基质水分不能长期过湿或过干。高温晴热天10:00-15:00用遮阳网遮荫,雷雨天用尼龙薄膜挡雨。齐苗后及时间苗。

3.2 定植

定植田块定植前5~7 d施基肥,一般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1.5 t·hm-2,含氮、磷、钾各15%的三元复合肥400 kg·hm-2,硼砂15 kg·hm-2,深翻30~35 cm,打碎土块整平,杂草多的田块提前喷洒除草剂。畦宽0.9 m,高20~25 cm,四周开宽30 cm、深20 cm的排灌沟,应做到深沟高畦,沟渠相通,严防雨天积水。

定植宜在15:00后或阴天进行。定植前苗床浇透水,选壮苗带基质起苗。壮苗标准为:苗龄30 d左右,株高约15 cm,具有5~6片真叶,叶片大而肥厚,稍有蜡粉,节间短、叶柄短、根系发达、须根多,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每畦定植2行,株距 55 cm,定植密度 30 000株·hm-2左右。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定植时苗龄不可过长,以免花球早现,失去商品价值。栽植不可过深,比原来土印深半指为宜。

3.3 田间管理

水分管理。整个生长期应做到雨后及时排水,严防田间积水。但在封行前后和花球生长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

肥料管理。追肥一般分3次进行,第1次追肥在活棵后,即定植后10 d左右,施尿素150 kg·hm-2;第2次追肥在植株封行前进行,施尿素150 kg·hm-2;第3次在封行期至现球初期,施三元复合肥37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和尿素150 kg·hm-2。

中耕、除草。定植后至植株封行前,要根据天气、墒情、田间杂草等情况,及时除草、中耕1~2次。

折叶护球。现球后选花球附近的2~3张叶片向内折断主脉,盖严花球。

3.4 采收

如收紧花球,在现球约20 d后,球径约15 cm时即可采收;如收松花球,待花球充分长大,茎部花枝略有疏松,边缘花枝开始向下反卷,但尚未散开时采收。采收时要保留3~4片小叶,严防损伤。

花球采收后及时对田间残留根茎及叶片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根茎及叶片是羊、兔子的优良青饲料。

3.5 病虫害防治

苗期需重点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跳甲、地老虎和蚜虫。定植后需重点防治霜霉病、菜青虫、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

针对以上病虫害,除注意轮作、科学的田间管理外,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药剂防治。猝倒病发病初期可选用72.2%霜霉威500倍或50%安克2 000倍液喷雾;立枯病发病初期用恶霉灵4 000倍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霜霉病可选用10%科佳2 500~3 000倍或72%杜帮克露500~600倍液喷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可选用1%阿维菌素1 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喷施10%吡虫啉3 000倍液;跳甲可选用18.1%富锐3 000倍液喷雾;地老虎可喷洒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或40%新农宝1 000倍液并结合人工捕捉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花椰菜利民花球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熟吃花椰菜对血糖好
花椰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果树大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
垃圾分类:虽然“繁琐”但利已利民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头顶上的花椰菜
七彩花球
盐城利民的黄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