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的天敌资源

2011-09-19 09:05赵利鼎李先伟李纪刚任文俊张利军马瑞燕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头数松毛虫赤眼蜂

孟 豪,赵利鼎,李先伟,李纪刚,任文俊,张利军,马瑞燕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属鳞翅目卷蛾科,简称梨小,又名东方果蛀蛾,分布广泛,寄主植物包括苹果、梨、桃等多种果树,严重影响果品品质和果农的经济收入[1-3]。由于其生活习性隐蔽,利用化学农药防治该虫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以天敌保护利用为主的生物防治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明确梨小天敌资源是合理利用有益生物持续控制梨小的重要基础。鉴于此,本研究对国内外文献资料中梨小天敌进行考查,并对山西省太谷县主要果品产区进行天敌昆虫调查,旨在为生物防治梨小食心虫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文献材料及考查方法

获国内外会议报告[4-5]、书籍专著[6-7]、期刊[3,8-15]等原始文献,考查文献中梨小食心虫的天敌资源。

1.2 田间调查材料及方法

1.2.1 调查地点概况 调查在太谷县西山底村、井神村的桃、梨、苹果等果树混栽区进行。2009年该区梨小发生严重,部分受害果园的虫果率高达70%,调查期间不使用化学农药。

1.2.2 调查方法 果园中随机取点采集一定数量梨小食心虫的卵、幼虫、虫果、蛹(包括蜂茧)、蛹壳,连同植物组织摘下,带回实验室在温度为(25±1)℃、相对湿度60%~80%、光周期15∶9(L∶D)、光照强度4 800 lx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逐日观察,并将已羽化的天敌、梨小分别记载。每点用黄盘诱集并网捕,记录天敌的种类、数量。

1.2.3 天敌昆虫的幼虫寄生率分析 寄生率=(采集幼虫中羽化出寄生性天敌总头数+采集到已被寄生的蛹(包括空蛹)总头数)/(采集幼虫总头数+采集到未被寄生的蛹(包括空茧)总头数+采集到已被寄生的蛹(包括空蛹)总头数)×100%。其中,空蛹为已被寄生的蛹羽化后残留的蛹壳;空茧为未被寄生的蛹羽化后残留下的茧壳。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材料的考查结果

2.1.1 中国分布的梨小天敌昆虫 通过对梨小天敌文献资源的考查,共查明梨小天敌255种,其中,寄生性252种,捕食性3种,分属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双翅目(Diptera)、缨翅目(Thysan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目(Acarina),共 5个目20个科。

其中在中国分布的梨小天敌昆虫有48种,全部为寄生性(表1)。

表1 中国分布的梨小食心虫天敌昆虫

续表1

2.1.2 山西分布的梨小天敌昆虫 在山西分布 的梨小天敌昆虫有10种,全部为寄生性(表2)。

表2 山西分布的梨小食心虫天敌昆虫

2.1.3 根据寄生方式整理 卵寄生、卵-幼虫跨期寄生的有东方愈腹茧蜂(Phanerotoma orientalis Szepligeti)、食心虫白茧蜂(Phanerotoma planifrons(Nees))、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广 赤 眼 蜂 (Trichogramma evanescens Westwood)、微小赤眼蜂(Trichogramma minutum Riley)、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Chen)7种。由于其寄生虫态将梨小控制在发生为害以前,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2.1.4 根据国内外研究应用状况整理 整理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梨小食心虫天敌昆虫的国内外研究、释放、田间应用效果

2.2 田间调查结果

利用田间采集的梨小不同虫态在实验室进行饲养,发现在太谷地区有3种寄生蜂:齿腿姬蜂属未定种Pristomerus sp.,瘤姬蜂属未定种Pimplini sp.,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此外还存在1种寄蝇。

由表4可知,梨小食心虫在田间的平均寄生率为14.30%。此外,在饲养过程中发现,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80%、光周期15∶9(L∶D)、光照强度4 800 lx情况下,当地齿腿姬蜂属(Pristomerus sp.)和瘤姬蜂属(Pimplini sp.)与梨小同时羽化。

表4 田间调查情况

3 小结

本研究共查明世界分布的梨小食心虫天敌有255种,其中,寄生性252种,捕食性3种。吴钜文[5]整理了世界上已记录的食心虫天敌种类,得到梨小食心虫天敌248种,其中,寄生性245种(中国48种),捕食性3种。我们新查明中国分布的食心虫白茧蜂(Phanerotoma planifrons(Nees))和墨玉巨胸小蜂(Perilampus tristis Mayr)2种。

在山西分布的梨小食心虫天敌中,墨玉巨胸小蜂、黑青小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在太谷新查明的一种寄蝇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在关键时期进行梨小防治时,太谷县主要果品产区可以采用释放松毛虫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可望弥补自然天敌的种群数量。

[1]高芬,武英鹏,马利平.山西省不同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及防治[J].山西农业科学,1999,27(2):56-58.

[2]赵金良,张彦周,李捷,等.有机果园食心虫的综合防治[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5):39-43,67.

[3]齐美玲,朱海黎.以赤眼蜂为主综合防治梨小食心虫[J].新疆农垦科技,1985(6):14-15.

[4]赵飞.北方果树食心虫监测和防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中期工作总结报告 [R].太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09.

[5]吴钜文.果树食心虫的天敌昆虫[R].太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10.

[6]何俊华,陈学思,马新.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五十一册,膜翅目,姬蜂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7]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天敌昆虫图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8]冯建国,张勇.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果树害虫的研究[J].昆虫知识,1988(6):344-347.

[9]陈梅香,骆有庆,赵春江,等.梨小食心虫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9(8):144-147.

[10]孔建,王海燕,赵白鸽,等.苹果园主要害虫生态调控体系的研究[J].生态学报,2001(5):789-794.

[11]刘红敏,汪新娥,胡肄珍.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2005(1):74-75.

[12]何俊华.中国水稻害虫的姬蜂科寄生蜂(膜翅目)名录[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4(1):77-110.

[13]钱英,何俊华,李学骝.日本霍克小蜂——中国新记录(膜翅目:小蜂科)[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0(2):184.

[14]庞雄飞,陈泰鲁.中国的赤眼蜂属Trichogramma记述[J].昆虫学报,1974(4):441-454.

[15]曹克诚.梨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J].山西农业科学,1986(4):41.

猜你喜欢
头数松毛虫赤眼蜂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四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及适应性
是谁吃了松毛虫
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松毛虫家族覆灭记
Scratch趣味数学之鸡兔同笼
猪场绩效指标“有效母猪饲养头数”的探讨
蚂蚁大战松毛虫
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应用3种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