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党参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

2011-09-19 09:05陈秀蓉王引权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根腐病分生孢子党参

王 艳,陈秀蓉 ,王引权 ,林 丽

(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省高校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为桔梗科多年生缠绕或直立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肺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久泻脱肛等症[1]。根据其外形和产地不同,分为西党、潞党[2]、东党和条党。甘肃省渭源县是我国的党参之乡,年种植党参约0.67万hm2,主要生产白条党参,其药用价值很高。但随着党参人工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生长环境的改变和病原菌不断积累,党参病害已成为制约甘肃省党参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笔者对甘肃省党参种植大县渭源、陇西等地的党参病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及病原鉴定,旨在为科学防治党参病害,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时期和地点

2004年9月至2009年10月,对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锹峪乡大田、岷县药材示范园及大田、陇西县药材示范园、陇南市礼县白关乡大田的35个田块,在苗期、成株期、采收期进行了病害调查。

1.2 调查方法[3]

采取“Z”字型5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记载发病率、严重度。采集典型病株,压制标本,以备保存和室内病原鉴定。

1.3 病原鉴定

对采集的病害标本描述症状,观察病原形态,测定50个孢子的大小。根据症状特点、病原形态及大小,参照有关资料进行鉴定[4-9]。对症状不典型、无病症的标本进行PDA常规组织分离培养。如是镰孢菌,在Booth标准条件下培养。根据培养菌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党参白粉病

2.1.1 症状 叶片、叶柄、果实均受害。初期叶片两面产生白色小粉点,后扩展至全叶,叶面覆盖稀疏的白粉层,后期在白粉中产生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闭囊壳。病株长势弱,叶色发黄卷曲(图1-A)。

2.1.2 病原 病原菌为真菌界子囊菌亚门党参单囊壳(Sphaerotheca codonopisi(Golov.)Z.Y.Zhao)。闭囊壳球形、近球形,褐色至暗褐色,直径74.1~87.0μm(平均 82.5μm),高 74.1~87.1 μm(平均81.8 μm)。附属丝较少,4~6根,丝状,弯曲,粗细不匀,有隔,无色至淡褐色,长宽(72.9~122.3)μm×(2.9~4.7)μm(平均 77.5 μm×3.8 μm),附属丝长度大于闭囊壳直径。囊内有单个子囊,近球形或卵形,无柄,大小(61.2~72.9)μm×(54.1~56.5)μm(平均 67.8 μm×55.5 μm)。囊内有子囊孢子 4,6,8 个,无色,长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17.6~24.7)μm×(14.1~16.5)μm(平均 21.2 μm×15.5 μm)。分生孢子桶形或腰鼓形,单胞,无色,大小(21.2~30.6)μm×(12.4~14.1)μm(平均 27.9 μm×13.4 μm)(图 1-B)。

2.1.3 病害循环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地表越冬。第2年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渭源7月中旬发病,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9月中下旬开始出现闭囊壳。在干旱及潮湿条件下均可发病,但在阴湿条件下发病严重。植株密集、叶片交织、通风不良处,发病严重。渭源、临洮等地白粉病发病率100%,严重度2~3级,是党参的主要病害之一。

2.2 党参斑枯病

2.2.1 症状 叶面产小型(3~6 mm)多角形、圆形、近圆形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深褐色,中部淡褐色至灰白色,有不明显的轮纹,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后期在病斑中部产生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图2-A)。

2.2.2 病原 病原菌为真菌界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党参壳针孢(Septoria codonopsidis Ziling)。分生孢子器叶面生,黑褐色,扁球形或近球形,直径 53.8~76.6 μm(平均 64.1 μm),高 40.3~62.7μm(平均55.3 μm)。分生孢子无色,针形,线状,直或弯曲,基部较圆、顶部细,具1~4隔膜,大小(15.3~38.8)μm×(0.9~1.2)μm(平均26.1 μm×1.1 μm)(图 2-B)。

2.2.3 病害循环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地表及土壤中越冬。第2年条件适宜时,以分生孢子器吸水释放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孢子借风雨传播,再侵染频繁,10~27℃时,只要有水膜就可侵染。多雨、露时,发病严重;种植密度大时,发病亦重;起架的发病轻。该病在陇西、兰州普遍发生,发病率20%~25%,严重度1~2级,8月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

2.3 党参根腐病

2.3.1 症状 初期,靠近地表的根上部及须根、侧根产生红褐色病斑,后逐渐蔓延到主根甚至全根。根部自下向上呈黑褐色、水渍状腐烂,最后植株由下向上变黄枯死。如发病较晚,秋后可留下半截病参。第2年春季,病参芦头虽可发芽出苗,但不久继续腐烂,植株地上部叶片也相应变黄并逐渐枯死。有时,地上部叶片出现急性萎蔫枯死,整个参根很快呈水渍状软腐,内部维管束变褐,不久全株枯死。腐烂根上有少许白色绒状物。

2.3.2 病原 病原菌为真菌界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尖镰孢菌 (Fusarium oxysporum Schl.),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粉色至紫色。7 d后菌落直径为90 mm,隆起呈羊毛状,菌背产生粉色或紫色色素。菌丝无色,有隔。产孢梗为单瓶梗,大小(8.2~16.5)μm×1.8 μm(平均 11.8 μm×1.8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中间粗,两端尖细,具3~5个横隔膜,多为3隔,大小(23.5~32.9)μm×(2.4~3.5)μm(平均 27.5 μm×2.7 μm),足胞明显。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长椭圆形,单胞,无色,假头状,大小(3.5~14.1)μm×(1.8~2.9)μm(平均 6.8 μm×2.5 μm)。厚垣孢子很多,多单生、对生、间生或顶生,球形,大小5.5~10 μm。

2.3.3 病害循环及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壤和带菌的参根上越冬。上年感染病原的参根在5月中下旬出现症状,6—7月为发病盛期。急性根腐发病较晚,一般6月中下旬出现病株,8月为发病高峰,田间可持续为害至9月。在高温多雨、低洼积水、藤蔓繁茂、湿度大以及地下害虫多的连作地块发病重。多发生于2 a生植株。在陇西、渭源普遍发生,发病率15%~25%,严重度1~2级。

2.4 党参灰霉病

2.4.1 症状 在残花及花托的尖端产生淡褐色至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其上产生灰褐色及褐色绒状霉层。

2.4.2 病原 病原菌为真菌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菌丝褐色,有隔,粗壮,粗14.1~17.6 μm。分生孢子梗直,有分枝,深褐色。分生孢子椭圆形、长椭圆形,无色至淡褐色,单胞,大小(8.2~17.6)μm×(5.9~9.4)μm(平均 11.7 μm×7.4 μm)。

2.4.3 病害循环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菌核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或在温棚黄瓜、番茄等蔬菜上繁殖。第2年春,条件适宜时,在菌丝及菌核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再侵染频繁。低温、多雨、植株密集处,发病较重。温棚及大棚附近地块发病重。其仅在岷县轻度发生。

3 讨论

从调查可知,甘肃省党参的病害种类较多,但是根腐病发生最为普遍且危害较重,因此,在种植中应注意防治党参根腐病。

3.1 党参根腐病的病原

党参根腐病病原复杂,初步确定有尖镰孢菌,但是多种镰刀菌均可侵染,同时,大量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为害造成的伤口,使病原菌更易侵入。在甘肃省定西市和陇南市,当归、大黄、黄芪的根腐病发生较重,其病原有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和多种镰刀菌。种植党参时,应避免与黄芪、当归、大黄等轮作倒茬。

3.2 党参根腐病的防治

(1)农业防治:收获后或初冬彻底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或沤肥,减少初侵染来源。防治党参根腐病注意与禾本科植物实行3 a以上轮作。(2)土壤消毒:整地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45 kg,拌细土300~450 kg,顺沟施入,进行土壤消毒,或用20%乙酸铜3 000 g拌细土300 kg,撒于地面,耙入土中。(3)种苗处理: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5~10 min,沥干后栽植。(4)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恶霉·甲霜(广枯灵)水剂700倍液、30%苯噻氰(倍生)乳油1 200倍液、3%多抗霉素(多氧清)水剂600倍液灌根。其他病害可根据不同年份发病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药剂进行防治。

[1]国家药典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卢燕林,张强,李彩萍,等.地道潞党参营养特性与产地土壤特征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5):42-45.

[3]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13.

[4]戴方澜.中国真菌总汇[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5]白金铠.中国真菌志(壳二孢属,壳针孢属)[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郑儒永,余永年,陈桂清,等.中国真菌志(白粉菌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韩金生.中国药用植物病害 [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8]陆家云.药用植物病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9]傅俊范.药用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根腐病分生孢子党参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油松枯梢病菌孢子萌发率测定方法探索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饲用南瓜根腐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Lobetyolin,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Radix Codonopsis (Dangshen)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复方党参口服液免疫增强作用的配伍相关性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HPLC法同时测定党参固本丸中7种成分
番茄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