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比较研究

2011-09-29 08:11陈丽珍陈海波
中国科技论坛 2011年3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生产性象限

张 瑾,陈丽珍,陈海波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比较研究

张 瑾,陈丽珍,陈海波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对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江、浙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较为类似,上海与两者的差异较大。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低附加值、高带动型”特征,其与自身的产业关联最强,影响力及感应度系数与发达国家较为接近;江、浙的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低带动型”特征,其与第二产业的产业关联最强。苏、浙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综合技术服务业影响力系数较大,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是苏、浙生产性服务业中感应度系数最高的产业,其次是金融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上海影响力系数较高的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业的感应度系数较高。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产出法

本文利用江苏、浙江及上海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对江苏、浙江和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与三次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关系进行比较,明确现阶段江苏、浙江及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长三角地区求同存异,合作竞争,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方法、指标与数据

1.1 投入产出法及相关指标

投入产出法由俄裔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20世纪30年代创立,被广泛用于分析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数量上的经济技术联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实物流量核算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1]。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主要关联系数有:

(1)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某一个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各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具体地说,直接消耗系数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第j部门对第i部门的依赖性越强。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xij是指第j产业对第i产业的消耗量;Xj指第j产业的总投入。

由直接消耗系数构成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反映了各种产品在生产中的直接技术经济联系和直接消耗结构。

(2)中间投入率。

中间投入率(fj)表示某个产业部门在其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3)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

影响力系数(Fi)反映了国民经济某个地区某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整个国民经济各地区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当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表示该部门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该产业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其中,分子为完全需要系数矩阵各列之和,分母为完全需要系数矩阵各列之和的平均数。

感应度系数(Ej)是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提供的全部投入量。当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越大。

其中,分子为完全需要系数矩阵各行之和,分母为完全需要系数矩阵各列之和的平均数。

1.2 数据来源及结构调整

我国及各省的投入产出表每隔5年编制一次。本文的数据来源于 《2007年江苏投入产出表》、《2007年浙江投入产出表》及《2007年上海投入产出表》。需特别指出的是,江苏、浙江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包括42个部门,上海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包括134个部门。依据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我们将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行业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8个产业种类纳入统计范围。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调整以江苏为例。在2007年江苏42部门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第一产业1个部门,即农业,代码为01;第二产业25个部门,代码从02到26;第三产业16个部门,代码从27到42。由于江苏投入产出表在编制过程中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进行分类的,为了有针对性地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一、第二、其他第三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在不改变投入产出表基本关系的前提下,对投入产出表进行适当调整。第一产业仍然是1个部门,农业;第二产业仍然是25个部门,代码从02到26;将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代码27),邮政业(代码2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代码29),金融业(代码 3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代码34),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代码35),综合技术服务业(代码3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代码37)合并成生产性服务业;除生产性服务业之外的其他产业合并成第三产业。这样最终形成高度整合的四类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见表1)。从计算原则看,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个产业来分析,并不影响投入产出表的恒等属性。通过对投入产出表的调整,可以更加突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及三次产业的关联与产业波及关系数量特点。用同样的方法,整理出浙江及上海四类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见表2、表3)。

2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比较

2.1 生产性服务业对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比较

根据直接消耗系数的公式及表1、表2、表3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江苏、浙江及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对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结果如表4所示。2007年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及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除外)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为 0.007619、0.259809、0.13507及0.076832。若江苏省生产1万元的生产性服务业产品,则需直接消耗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及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除外)的产值分别76.19元、2598.09元、1350.70元及768.32元。同理,浙江为65.42元、2694.41元、1557.45元、542.83元,上海则为14.66元、2015.21元、3656.83元及649.55元。

江苏及浙江的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需求和依赖程度最强,即生产性服务业更多地消耗了第二产业的产品或原材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对为其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上游产业的经济拉动能力较大;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其自身的需求和依赖程度最强,原因在于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越高,它自身需要的专业化产业服务就越多,因而对本产业提供的服务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和依赖度就越大,同时也验证了国内外部分学者“生产性服务业是其自身的主要使用者”,“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依赖程度更低,满足服务业所需的投入基本来自于服务业部门自身”[2-3]的观点。江苏、浙江及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第一产业)的需求和依赖程度都是最弱的,而江苏、浙江每生产一单位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消耗比上海高得多。其原因是国民经济系统内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对其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和依赖程度较高[4],江苏、浙江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93%、5.09%,上海为0.76%(根据江苏、浙江及上海2008年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2.2 中间投入率比较

根据表1、表2及表3,我们可以计算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为63.36%,江苏、浙江分别为47.93%、48.60%(见表5)。根据中间投入率大于0.5的行业为“低附加值、高带动型”行业,中间投入率小于0.5的产业为“高附加值、低带动型”行业[5],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低附加值、高带动型”特征,江苏和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则表现出“高附加值、低带动型”特征。

2.3 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比较

利用表1、表2及表3的数据,根据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到2007年江苏、浙江及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949291、0.955722及0.977134(见表6)。江苏、浙江及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大小相当,小于但接近于1,这意味着它们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稍低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且弱于第二产业对社会生产的辐射能力,但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除外)对社会生产的辐射能力。

利用表1、表2及表3的数据,根据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到2007年江苏、浙江及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分别为 0.666880、0.674112及 1.063921(见表7)。

江苏及浙江的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系数远小于1,说明江、浙的生产使生产性服务业受到的感应影响低于国民经济的平均感应程度。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为1.063921,即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受其他产业的波及程度大于国民经济的平均感应程度。

综合表6及表7我们可以看到,对同一省市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除外)、第一产业。

江苏、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都小于1,但相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其感应度系数较低,说明江苏、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大于国民经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其政策含义是应该采取主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小于1,而感应度系数大于1。程大中(2008)研究发现13个OECD经济体反映前向联系的影响力系数较小,平均为0.805,反映后项联系的感应度系数较大,平均为1.12[3]。这说明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与OECD经济体较为接近。

2.4 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比较

细分生产性服务业,利用江苏、浙江及上海200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它们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见表8)。

根据表8的数据,以社会平均值1.0为界,可以将“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分割为四个象限[6],分布情况如图1 所示。

第一象限:影响力系数大于平均值1而感应度系数小于平均值1的部门,属于强辐射力弱制约力的部门;

第二象限: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平均值1的部门,这些部门具有强辐射和强制约的双重性质;

第三象限:影响力系数小于社会平均值1而感应度系数大于社会平均值1的部门,属于弱辐射力强制约性的部门;

第四象限: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小于社会平均值1的部门,这些部门属于弱辐射力弱制约性的部门。

从数量上看,江苏有2个产业部门落在第一象限,2个产业部门落在第三象限,4个产业部门落在第四象限,但没有产业部门落在第二象限;浙江有1个产业部门落在第一象限,2个产业部门落在第三象限,5个产业部门落在第四象限,同样没有产业部门落在第二象限;上海分别有2个产业部门落在四个象限。

从分布来看,大部分生产性服务业落在第四象限,即弱辐射力弱制约性的象限。江苏及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布极其相似,而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布与江浙差异很大。其中,上海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几乎都是高影响力、高感应度系数的行业,这3个行业与江苏、浙江的差异最大。而通常被认为是上海国民经济重要基础性产业或关键性产业的金融业与江苏、浙江的金融业同属一个象限,并无明显优势,这与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很不相符。

对上海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在平均值1上下,与江浙相似,而部分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远高于江浙。其中,感应度系数较高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345398),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134198),交通运输及仓储业(1.976594),金融业(1.832962)。

对江苏、浙江而言,以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江苏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098370)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022348),浙江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025635)的影响力系数较高,江苏及浙江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业的感应度系数是生产性服务业中感应度系数较高的产业。

3 主要结论

本文比较了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最初投入结构,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以及江、浙、沪各自的优势产业。研究发现,江苏、浙江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较为类似,上海与两者的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如下:

(1)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呈现“低附加值、高带动型”特征,江苏和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则表现出“高附加值、低带动型”特征。

(2)江苏、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非常接近于1,远高于感应度系数,即江、浙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大于国民经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因此,政府需要采取相关措施主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其他产业来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系数大于平均值1,高于其影响力系数,说明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相对较大。从总体上来看,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更接近OECD经济体有关数据,某种程度上说明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接近发达国家。

(3)江苏、浙江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综合技术服务业影响力系数较大,江、浙可加大对其发展力度,因为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较大;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是江苏、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中感应度系数较高的产业,其次是金融业,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具有“基础”、“瓶颈”作用,应该得到优先发展。上海要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因为其影响力系数较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较大;大力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业,因为其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江苏、浙江没有绝对优势的产业,但江、浙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仍然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1]郑菊生,卞祖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原理——宏观经济统计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6.

[2]Juleff L.E..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just a service to manufacturing?[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1996,16(3):389-400.

[3]程大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8,(1):76-88.

[4]李江帆,潘发令.第三产业消耗系数和依赖度的国际比较[J].宏观经济研究,2001,(5):56-63.

[5]胡晓鹏,李庆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33-46.

[6]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我国目前产业关联度分析——2002年投入产出表系列分析报告之一[J].统计研究,2006,(11):3-7.

(责任编辑 谭果林)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of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Zhang Jin,Chen Lizhen,Chen Haibo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China)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article.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ie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Zhejiang province are similar,whereas that Shanghai shows notable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ose two provinces.The characterization of of Shanghai’s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 is low value added and high driving effect.The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 of Shanghai shows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to itself.The influence and inductanc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 of Shanghai are close to those of developed countries.In contrast,the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ie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Zhejiang province are characterized as high value added and low driving effect.The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ies of the two provinces are the most intensively correlated to the secondary industry.The influences of lease and business services industries are notable,and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industries show the largest inductance for Jiangsu province and Zhejiang province.However,transportation,storage,lease and business services industries show the largest influence,and the inductances in information transportation,computer services,software,lease,business services,transportation,storage,as well as financial industries are relatively large for Shanghai.

Yangtze River Delta;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input-output approach

F062.9

A

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发展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研究”(09EYA002)及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课题资助。

2010-08-30

张瑾(1980-),女,江苏镇江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生产性象限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方法的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29所高校为例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