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剧”变

2011-10-14 10:11本刊编辑部
民生周刊 2011年47期
关键词:民间文化大省剧种

乡土“剧”变

戏台荒了,观众少了;剧团散了,演员走了……

这是近年来传统戏曲大省山西的真实写照。据一项调查显示,从1984年至今,山西省平均每四五年就有一个小剧种消亡,三分之二的剧种和曲种已经在艺术舞台上消失。

传统戏剧凋零,电影院门可罗雀,文化站名存实亡,农村文化空间的退化和凋敝让人唏嘘不已。此外,精品文化演出难入偏远农村,难以惠及基层群众,成为当前文化下乡活动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

然而,农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农民,老百姓对精品文化演出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

在政府主导之外,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形成优胜劣汰,利用民营表演团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在“文化下乡”、“送戏下乡”之外,如何变“送文化”为“种文化”,通过政府的规范引导来培育民间文化和本土文化?在转企改制的背景下,如何对一些有特殊价值的濒危戏曲“法外开恩”,在市场之外加以格外呵护,从而留住传统?

在广阔的乡土中国,“剧”变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大省剧种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传统农业大省如何走现代化道路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
农业大省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制约与路径选择
贾平凹民间文化意识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