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

2011-10-27 00:55黎程
创新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公民转型

文/黎程

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

文/黎程

经济转型是从传统经济向低碳、可持续的绿色经济转型。而社会转型,实质上是以物为核心的物质型社会向以智力为核心的知识型社会转型。社会转型相对经济转型是更为深刻的转型。

经济转型需要技术创新作为支撑;而社会转型需要管理创新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否则,都将成为空谈。

按照国际上的通行说法,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 000美元以上,就进入了社会矛盾凸显时期,这个时期将直接带动两方面的转型:一是经济转型;一是社会转型。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 000美元,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转型时期。要想转型成功,就须不落入通常所说的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这两个转型都必须以创新作为支撑。经济转型需要技术创新作为支撑;而社会转型需要管理创新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否则,这两个转型都将成为空谈。

经济转型是从传统经济向低碳、可持续的绿色经济转型。而社会转型,实质上是以物为核心的物质型社会向以智力为核心的知识型社会转型。社会转型相对经济转型是更为深刻的转型。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活动的内容,社会交往和组织的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社会建设及管理的方式,管理的理念,都必须随着社会的转型而进行管理上的创新。

首先是政府职能的创新。在以物为核心的社会中,政府管理往往是重管理,轻服务,而在以知识为本源的社会中,由公共管理逐步向公共服务转型,这是现今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适应社会转型而推进的政府管理职能创新的重要

体现。政府职能的管理要求,不是经过行政命令和管理手段施展出来,而是更多地融合在各种社会服务当中。现代政府即是责任政府,更是一个服务型政府,现代社会即是一个法制社会,更是一个公民社会。不是公民围绕政府转,而是政府围绕公民转。这是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中政府职能管理创新的一个基本准则。

其次是社会组织形态的创新。现今我们看到的社会组织形态,是典型的能级组织管理结构,社会活动主要由分层分级的管理界面负责。在以知识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中,这种集中式的社会组织形态将直接受到挑战。社会组织的本质和结构将产生重大蜕变,分散的自组织形式将成为社会组织的重要形态。在一些领域,例如文化、科技等甚至成为主要的组织形式。在一个自组织的社会中,每个人既是被管理者,也是一个真正的管理者。简单的行政控制和严格管制的管理方式将受到唾弃,社会公众要求得到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实际需求,更加人性化的半组织及自组织的形态和模式。在这种组织形态中,组织不仅是一种约束方式,更是一种实现自我人性价值的伸展平台。

其三是社会化网络创新。在向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转型中,我们看到,物理世界与虚拟社会的高度互动,并显示出巨大的动力和能量。因此,促进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加快网络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的法制。社会化网络的本质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时,社会化网络无论在知识、信息领域,还是作为社会化商业媒体和社会舆论,都是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虚拟社会和社会网络已经成为常态,无论是实名与否,这些人都会在网络上运行,运行中怎么引导,这是我们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

其四是社会管理手段的创新。现代科技是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现代社会建设及管理创新,也必须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向前推进。现代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涉及公民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关联到每个公民的生产生活,覆盖城乡千家万户,如果没有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的思维方法,创新的工具平台,很难实现伴随社会转型的社会管理。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对象分布,组织结构,职能功用,聚焦最现实、最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提出管理的新理念、新规范,这是社会转型中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具体而又重要的任务。

目前,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一日千里,经济转型的步伐逐步加快。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社会转型也必然走向快车道。因此,各类科学研究和社会管理工作者,必须跟上社会转型的步伐,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仅要有崭新的新理念,提供新型公民社会中的管理理论支持和政策设计,同时,还要具备手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用现代科技工具,提供解决面临社会问题的方法和平台。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公民转型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双城记》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