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项目擂台选干部

2011-10-27 08:00张和平
当代党员 2011年10期
关键词:公开选拔硬骨头市委

2011年4月,浙江省温州市委首创以工程项目张榜招选干部。

张榜的三项工程都是“硬骨头”,市委发布告示:谁能啃下这些“硬骨头”,就赋予副县级职务。

最后,两名揭榜者脱颖而出。

不同于公开选拔制的是,这种方法不是以岗位职务选干部,而是以工程项目选干部。温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昌荣表示,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挑出“急、难、险、重”的建设工程张榜招贤,使其成为干部施展才干的舞台。

具体操作

对于揭榜者来说,报名后不用迎考复习。组织部门先带其“下河涉水”,深入工程现场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工程项目的概貌和难度。调研后,报名者写出“揭榜方案”,全面叙述总体思路、破难对策、实施措施等。

对于组织部门来说,不搞封闭性的笔试、面试,而是组织专家分析评定揭榜者的“揭榜方案”。评定后,按1∶5的比例遴选人员入围。此后,入围者进行研讨式的现场答辩,由有关领导和专家、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共同组成的评委会,确定两名候选人。

对于市委常委会来说,不搞“一锤定音”。常委会票决后,聘任中选者试用上岗,赋予副县级职位。工程完工后,组织业绩考评,考评合格者正式任职,不胜任或不适合者则解聘回去干原职或按原职级安排。

实战论英雄

三个项目个个都是“超硬骨头”,就商贸城综合市场改造工程来说,就涉及拆迁客运站、工商局等23个单位和30户民宅;建设资金约40亿元,需要多渠道筹措;2013年10月之前两期工程必须全部完成,还要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和重大社会治安问题,确保班子和队伍的勤政廉政……温州市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罗招政说:“因为任务艰巨,我们事先分析,揭榜人可能不会太多。”但意外的是招贤榜一贴,就有70人报名。

揭榜者黄定恩说:“比之公开选拔制,它对我们这些四五十岁、年龄与应考能力优势弱,但具备实战能力的干部来说,是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说,我们的目的是形成干部任用的两个导向:一是谁破难攻坚的能力强,谁出色完成任务,谁就得到重用;二是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干部提供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机会,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

考验刚刚开始

70名揭榜干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一个个深入基层调研,请教专家,结合自己的思考,写出各具特色的“揭榜方案”。

5月24日,经过道道程序,有两人在激烈竞争中胜出:黄定恩和卢智旭,分别上任温州市交通局副局长、市郊绕城高速西南线前期工程总指挥和现代服务业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商贸城改建工程总指挥。

卢智旭说:“我心里明白,揭榜来的任务超重。我虽荣幸中榜,但严峻的挑战刚开始,等待我的将是两年多的苦战和超常考验!”

卢智旭刚上任十天,他带领的团队已取得四大突破:与银行谈成近五亿元融资,调整简化规划方案,与占地120亩的广化村、国有建设集团等两大业主谈成拆迁与合股意向,与远期工程占地400亩的众多业主谈成拆迁意向……

浙江省委党校副教育长、教授吴锦良认为:“这一创新是让履职实践来检验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候选人的考验是十分有针对性的。”

(摘自《半月谈》 文/张和平)

猜你喜欢
公开选拔硬骨头市委
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中共秦皇岛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侨海报国共筑梦——致公党常州市委会“引凤”侧记
啃下医改硬骨头
精准啃下扶贫“硬骨头”
《硬骨头》骨头再硬也要啃完
改革全覆盖敢啃硬骨头
高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
走出公开选拔干部制度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