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2011-10-31 05:33秦换鱼杨成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量规信息技术评价

秦换鱼,杨成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过程性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秦换鱼,杨成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实践性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从结果评定学生的能力,而更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操作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过程性评价以其目标与结果并重的价值取向,满足了信息技术课程对评价的特定要求。文章在讨论了什么是过程性评价及意义后,阐述了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

过程性评价;小学信息技术;评价量表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基础工具学科,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其创新素养。小学阶段的考试与评价主要着眼于学生动态发展的非选拔性、非淘汰性的综合素质测评。所以学科测评要以学生的最优发展、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就不能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单一手段,而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技能、方法、态度等方面的进步。过程性评价以其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可以对学习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综合测评,与信息技术的培养目标相吻合。

一、什么是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评价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仅反映在学习的效果上,也反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采用的学习策略、方法及获得的学习结果是三位一体的。新课标提出的新的评价理念就是要同时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倾向于“过程”与“结果”的价值取向,是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基础。可以认为,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随时了解被评者在活动中形成或获得了哪些品质、知识、技能,还存在什么问题,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以便改进工作,促使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过程性评价就是在学生学习的一段过程中,通过观察、收集反映学生发展过程的作业、作品,记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操作活动,通过计算机和教师,以及学生自己的分析评判,形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过程档案。根据这样的过程档案,给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评价分数或者等级,然后针对现状,明确改进要点,制订改进计划。简单地说,过程性评价就是通过观察、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典型行为,分析其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并给予实时的鼓励或纠正。

二、怎样实施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全面考察,既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结果,又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而且对行为表现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在实施过程性评价时就要多方面判断学生的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展示表达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热情和纪律、信息规范和准则等,要注意防止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结果替代学习表现的做法,真正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评价”和“评价学习过程”的原则。具体操作如图1所示。

1.确定评价方案

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过程性评价,首先要进行评价方案设计。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我们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现在大多数学校采用学生档案袋记录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内容,通过过程的记录,全面、真实地再现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发展趋势。同时在评价方案中要确定评价的方式、评价的主体。过程性评价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与评价主体。教师、学生都可参与到学习评价中,既可通过测试的方式,也可运用作品、调查报告甚至一些操作等方式作为评价内容。

2.制定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是对学生进行过程判断的依据,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指向确定的教学目标,可用量化的数字测定具体行为,或者用描述性的语言确定评价等级,如优秀、良好等。评价量表的设计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具有可操作性。表1、2分别列出了信息技术课程中用Microsoft Word制作小册子的评价量规和小组合作评价量规。

3.进行评价操作

在进行评价操作之前,应该将评价量表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清楚自己当前所学的知识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自己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评价,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过程性评价是在过程中的评价,又是对过程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能给教师或者学生带来较大的负担,要简单可行。

表1 小册子制作评价量规

表2 小组合作评价量规

三、实施过程性评价效果如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中去。利用过程性评价可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达到对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情感、态度、技能、方法的测评。

1.关注学习过程,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

过程性评价一改传统的以结果定能力的做法。因为信息技术课更多的是操作技能、情感态度的习得。因此,只有关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学习相关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才能真实、客观地评定一个学生的能力。这种非结果性的评价方式能够全面了解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历程,全面反映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业水平。

2.加强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面对过程性评价量规,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动作技能的习得上,而非为了考试分数死记硬背公式概念。通过评价量规的督促以及过程性评价的反馈作用,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实现与同学的交流、合作并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既培养和检测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又培养了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3.过程的及时反馈推动了学生的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的评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及时解决问题,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能及时了解学生所做的努力、获得的进步,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种注重实践性教学的学科,对学生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创新精神,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学科没有升学分数方面的压力,没有传统的评价方法阻碍,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02-107.

[2]魏小山.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的实践性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Z1:9-10.

[3]闫寒冰.信息化教学评价——量规实用工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7,146.

[4]刘晓华,龚湛茜.过程性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6):25.

G40-058.1

A

1673-8454(2011)04-0036-03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量规信息技术评价
师生共同制定评分量规——基于文献与实践
量规:极简多元评价让目标看得见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石油专用管螺纹量规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浅谈评价量规在音乐翻转课堂中的作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