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天翼3G网络在西南地区率先实现全省乡镇100%覆盖

2011-11-02 01:49
当代贵州 2011年15期
关键词:天翼毕节中国电信

■ 文/特约记者 李 静

贵州天翼3G网络在西南地区率先实现全省乡镇100%覆盖

■ 文/特约记者 李 静

天翼3G覆盖全省所有乡镇,使得中国电信贵州公司的发展、经营、服务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中国电信贵州公司总经理廖康在天翼3G乡镇全覆盖媒体沟通会上致辞。

近日,记者从中国电信贵州公司获悉,天翼3G网络率先覆盖全省100%的乡镇,标志着贵州电信3G网络覆盖实现了质的飞跃,天翼3G已成为贵州省内覆盖广、质量好、应用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

从2008年收购CDMA网络开始全业务运营以来,中国电信贵州公司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综合信息服务。为兑现这一承诺,公司首先加大了建设资金投入,尤其是2011年以来,贵州公司将天翼3G网络覆盖全省所有乡镇作为重点建设目标,用40天时间开通了750余个乡镇EVDO基站,从而建成了规模最大、遍布城乡的EVDO-3G网络,基站总数、网络交换容量均翻了近两番,满足了数百万天翼手机客户接入无处不在、应用无所不能的网络需要。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大幅提高,网络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用户感知不断改善。

在网络建设的同时,中国电信各类应用也在不断快速发展,打造了一系列深受用户欢迎的内容和应用平台,满足了各类用户差异化需求。在天翼3G的强大网络支撑下,为满足各类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中国电信提供了无线宽带、天翼视讯、天翼阅读、爱音乐、爱游戏、爱动漫、翼支付、189邮箱、加密通信等新产品、新应用;面向各行业、政府和企业客户,量身定制整体应用解决方案,政务监管、交通物流、数字医院、翼机通、销售管家等行业应用深受客户好评,全面推动了相关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终端产业链日益成熟,天翼3G智能手机款式不断丰富,销量迅速上升。

同时,中国电信凭借庞大而成熟的服务体系,从时限、功能、关怀等多方面入手,持续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体验。实体营业厅遍布城乡,电子渠道功能、布局、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网上营业厅业务使用量快速增长,掌上营业厅成为手机族的新宠。对广大消费者来说,除了绿色环保、高速网络这些耳熟能详的优点之外,天翼3G更以其各项精彩应用走在了时尚潮流的前线,展现了精彩纷呈的3G世界。天翼品牌已深入人心,品牌认知度居于市场前列。几乎在一个月前,中国电信宣布天翼移动用户数突破一亿。而此次天翼3G覆盖贵州全省所有乡镇,使得贵州公司的发展、经营、服务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期待着贵州公司再接再厉,为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心动体验,实现无所不能的自由梦想。

链接 〉〉

天翼,英文名称“e surfing”,是中国电信为满足广大客户的融合信息服务需求而推出的移动业务品牌。“天翼”的推出,有效填充了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的内涵,进一步深化“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企业品牌定位,充分发挥中国电信的融合业务优势,更好满足广大客户特别是中高端企业、家庭及个人客户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

“天翼”强调“互联网时代的移动通信”的核心定位,面对语音、数据等综合业务需求高的中高端企业、家庭及个人客户群,提供无所不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便捷语音沟通服务。“天翼”的数据业务优势会进一步强化中国电信在互联网领域的差异化优势,并不断通过丰富的游戏、娱乐、影音、社区群体等互联网应用,让客户体验“科技创新、自信、时尚活力”的品牌个性,成为“领先一步、掌握未来”的信息时代先锋。

抓特色优势产业为加速发展添力

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这是全国不少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一个成功路径。煤炭、电力、烟草是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在新的工业强区战略形势下,如何发挥好这些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

毕节试验区从自身实际出发,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要求,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不断改造提升创新,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走专业化、特色化和集群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推动试验区产业结构优化,加速发展增添更大力量。

作为矿产资源大区,在加快煤炭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试验区按照“减少数量、提高产能、扩大规模、提升素质”的原则,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引进大型煤炭企业实施兼并重组,走集团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多元化发展之路,大力提升煤炭生产能力。2010年煤炭产量预计将超4500万吨。煤炭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电力的增长。当前,全区电力装机容量达810万千瓦。在利用好传统能源的同时,试验区着力发展新型能源,加快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

着力依托资源、政策和区位优势,重点培育煤磷化工、装备制造、新型能源三大新兴工业。引进中石化、中海油、瓮福集团等企业开发毕节织金循环经济新区煤磷化工产业,远期投资将超2000亿元。引进湖北宜化集团、新希望集团等发展煤化工产业,总投资近13亿元。

在加快烟草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建设黔西县全国优质烟叶示范基地。熊猫、中华等品牌香烟已在毕节建立烟叶生产基地。积极推进白酒产业恢复性生产,实施了“金沙回沙酒”万吨技改扩能工程,“金沙及图”商标2010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加工业,加快“康星植物油”、“黔蒜香”、“大方天椒”等特色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积极谋划制药业,《毕节试验区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已通过专家评审,药品食品工业园也在加紧建设中。

毕节,地处贵州西北部,辖1个县级市、6个县、1个自治县。总面积26853平方公里。毕节是个多民族杂居地区,居住着汉、彝、苗、仡佬等30多个民族,总人口738.46万人。毕节矿产资源丰富,后发优势明显。2010年毕节地区生产总值为60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其中工业生产总值为226.82亿元,增长16.5%。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业强区,需要大项目来支撑,大项目则需要大招商。为了试验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必须大力进行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个系统的、长期性工程,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

如何在招商引资中赢得主动?

毕节试验区抓环境、抓基础、抓政策等,使毕节实验区这棵梧桐树枝繁叶茂,源源不断地吸引凤凰来筑巢。

坚持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改善发展环境。实验区注重统筹抓好全区工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推进、营造发展环境、破解制约瓶颈等方面的工作,尤其在重大工业项目的谋划、招商、立项、建设、生产等各个环节,明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实行“保姆式”服务,并建立了地、县两级领导联系重点工业企业制度,切实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有力地推进了工业项目的落地建设。

坚持规划引导,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实验区规划了9个聚集区共18个工业园区(基地),规划面积近260平方公里。现全区入驻园区企业共有70余个,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坚持夯实发展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性缺水问题明显缓解;以毕节市为龙头的城市规划建设进程加快推进,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坚持分析比较优势,建立产业承接机制。立足矿产和生物资源、土地容量、环境容量、劳动力资源及成本等四大比较优势,加大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工作力度。

坚持大胆先行先试,创新政策扶持机制。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毕节试验区政策优势,大胆探索,成立地、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对企业申请的事项实行集中受理、规范审批;出台了毕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在土地、融资、税收、征地拆迁等方面给予极力扶持;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推进城镇、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超前谋划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十一五”以来共引进区外投资项目526个,引进区外投资500余亿元。当前,实验区正全力推进面向央企招商相关筹备工作,积极争取大企业进驻、大项目建设,推动毕节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望未来,毕节正未雨绸缪。

毕节试验区正在按照“分析比较优势,确定主导产业;加大改革开放,狠抓招商引资;坚持市场导向,勇于先行先试;加快产业集聚,形成竞争优势”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工业产业布局,加快园区规划建设,拓展新的领域,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新兴工业、绿色工业,做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下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努力把毕节建设成为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到2015年,实现工业投资达1500亿元,工业经济总量翻两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28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520亿元,实现税收200亿元的目标。

经过历练发展的毕节工业,正挺起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随着脊梁的挺起,毕节正奏响工业强区的豪迈乐章。

(编辑/王欣)

(采访调研组成员:赵宇飞、张波、袁燕、毛毳 执笔:张波)

猜你喜欢
天翼毕节中国电信
贵州毕节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
广州通过电商带货毕节农产品 累计销售136万元
天翼1号2021:打造5G国民手机
中国电信再聘6名首席专家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披荆斩棘,逐音乐梦想
广东电信发布智能光宽带新标准
毕节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
北京电信:天翼1890号段放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