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清代中叶的“全国著名文化区”

2011-11-02 01:49史继忠
当代贵州 2011年15期
关键词:诗集沙滩贵州

■ 文/史继忠

沙滩:清代中叶的“全国著名文化区”

■ 文/史继忠

在清朝乾隆、嘉庆年后的百余年间,沙滩文化蒸蒸日上,竟成大儒之乡、诗文之乡、书法之乡。沙滩文化的兴起,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兴盛。

沙滩是遵义县的一个小山村,坐落在清澈的乐安江畔,现属新舟镇。这个僻静的村落,在清朝乾隆、嘉庆年后的百余年间,文化蒸蒸日上,竟成大儒之乡、诗文之乡、书法之乡,不但出现了郑珍、莫友芝、黎庶昌这些了不起的人物,还形成了一个冠冕全黔的文人群体。一个黔北的小山村,放射出如此的奇光异彩,真是天大的奇迹。

章士钊先生在《访郑篇》中写道:“西南两大儒,俱出牂牁巅”。这里所说的“西南两大儒”指的就是郑珍和莫友芝。郑珍,字子尹,他是晚清一代经学大师,坚持“治经宗汉,析理尊宋”的原则,埋头于考据、训诂之学,把他呕心沥血写成的经学著作定名为《巢经巢经说》。他所著的《说文逸字》和《说文新附考》对古文字学的研究极为精到,多有新见解。他与莫友芝编纂的《遵义府志》,被梁启超称为“天下府志第一”。莫友芝的根底也在“汉学”,但他侧重于金石、版本和目录学,所著《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宋元旧本书经眼录》等书,至今仍是古籍研究必读之书。

沙滩文化植根于正宗儒学,治学以“经学”为务,继承“乾嘉”学派的学风。儒学传入贵州较晚,而在它走向衰微之时,在沙滩却异军突起,出现了郑、莫两位大儒,引起国内关注。

沙滩又是一片诗的海洋,诗人、词家比肩接踵而来,他们出口成章,以诗对答。倘若把他们的诗集汇总起来,恐怕有好几十部。郑珍和莫友芝是晚清“宋诗运动”的代表人物,郑珍的诗收入《巢经巢诗钞》和《巢经巢诗钞后集》,莫友芝的诗集为《郘亭诗钞》和《郘亭遗诗》,卓然成家,诗名远播,赢得了“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的赞誉。

黎氏一门,诗人辈出,黎安理有《锄经堂诗集》,黎恂有《蛉石斋诗钞》,黎恺有《石头山人诗钞》,黎兆勋有《侍雪诗钞》、《石静斋诗略》和《葑烟亭词》,还有黎兆熙的《野茶岗人吟草》,黎兆棋的《息影山人诗钞》、黎汝怀的《黎虚甫诗稿》、黎汝谦的《夷牢溪庐诗钞》。

郑珍之女郑淑昭,是黔中少有的女诗人。黎兆勋和莫友芝把明代贵州诗人的诗汇编为《黔世诗纪略》,黎汝谦、莫庭芝和贵阳的陈田又将清代贵州的诗集为《黔诗纪略后编》。两书前后光辉交映,展现了贵州诗歌的光彩。

沙滩又是一个书法之乡,郑珍、郑知同、莫友芝、黎庶昌的书法都很精湛。莫友芝是晚清著名的书法家,熔铸碑刻,自成一途笔势灵动,气韵洒脱,蕴含着一种瑰奇之气,誉满东南。

沙滩还孕育了外交家黎庶昌,他是贵州走向世界的第一人。他随郭嵩焘出使欧洲,做过四国使馆参赞,游历了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典,将其所见所闻所感写成《西洋杂志》,被列为《走向世界丛书》之一。又做过两任驻日公使,以文学之交开展外交活动,其诗收入《黎星使宴集合编》。又收集流落海外的古籍,结为《古逸丛书》二百卷,对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所指即是沙滩文化。其中,郑珍与莫友芝合撰的《遵义府志》被梁启超誉为天下府志第一。图为“中华文化第一村”沙滩文化陈列馆内景致。(本刊记者 张玲玉/摄)

一个不打眼的山村,涌现出如此众多的学者和诗人,其出类拔萃,影响一个世代;其人才之盛,超过一州、一县、一府,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区”。沙滩文化的兴起,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兴盛。倘若没有良好的教育,沙滩只能是一片荒漠的“沙滩”,没有文化,更没有学者和诗人。这里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有藏书丰富的“锄经堂”,有“望山堂”、“青田草堂”、“姑园”、“拙尊园”等众多书斋,还有文人唱和的“藏诗坞”。郑、莫、黎三家都是书香门第,结为姻娅,互为师友,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百年不衰。沙滩文化是贵州的骄傲,它都给我们许多启示,也引起许多思考。

(编辑/田旻佳、张玲玉)

猜你喜欢
诗集沙滩贵州
诗集精选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诗集精选
贵州,有多美
沙滩
诗集精选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诗集精选
沙滩
沙滩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