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成因透视与对策研究

2011-11-07 03:24李彩洁马丽迪力木拉提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亚健康高校教师体育锻炼

李彩洁 马丽 迪力木拉提

(喀什师范学院体育系 新疆喀什 844007)

新疆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成因透视与对策研究

李彩洁 马丽 迪力木拉提

(喀什师范学院体育系 新疆喀什 844007)

目的 探讨新疆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成因以及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检索、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新疆地区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问卷调查表明:新疆高校大部分教师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况,虽然有来自工作、学习、家庭等方面的因素,但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某些弊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失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在高校教师(尤其是民族教师)身上所反映出来的体育意识淡薄、体育知识贫乏乃至体质严重下降等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结论 为了改善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应大力开展群众体育,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强化个人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倡导他们留出时间放松身心。

新疆 高校教师 亚健康状况 学校体育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随着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使80%左右的高校教师们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影响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既有科研任务重、教学工作量大、晋升职称压力、学历提升压力等工作因素,也有生活无规律、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结构不合理等生活方式因素,还有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婚姻、家庭等社会因素。如固定姿势伏案操作,日久颈椎骨质会增生,韧带关节会增厚,神经周围会退化,加速颈椎退行性改变的发生,出现颈、肩、臂、手、足麻木和疼痛。长时间上网会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机体的抵抗力减弱,从而使免疫功能下降,疾病趁机侵入,诱发心血管疾患、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思维迟纯等。“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可通过采取积极措施恢复到第一状态,即健康;也可能发展成为第二状态,即生病。长期不能摆脱“亚健康状态”就会成为许多疾病的诱因。因此,认清“亚健康状态”的现状和转化,在高校教师中普及科学的保健方法与手段,实施未病先治,促进“亚健康”人群重返健康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体育运动正是“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手段,对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塔里木农垦大学、伊犁师范学院、喀什师范学院高校教师,发放问卷1000份,(每个学校随意抽取200名教师,汉族100名,民族100名)回收有效问卷965份,有效率达96.5%。

表1 新疆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亚健康研究现状方面有关资料,重点阅读国内有影响的体育类、医学类期刊、各体育学院学报以及有关亚健康理论、保健学、健康学书籍。

1.2.2 专家访谈法

笔者走访了部分喀什师范学院部分系处级领导、骨干教师,重点放在一线教师的访谈上,收集了一些问卷中无法了解的资料信息,对教师健康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1.2.3 问卷调查法

本文所采用的问卷是在查阅大量亚健康的相关文献资料后,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制定了相关因素的选择。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处理与统计分析,统计结果经审核无误后方用于本研究工作的分析和论证。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新疆高校教师不同程度的亚健康者达80.9%,而认为自己身体健康者达64.5%。而且,民族教师的亚健康状况明显高于汉族教师。说明大部分教师对健康或亚健康的认识不足,另外,通过走访发现,超过半数的教师不知道亚健康这一现代健康概念,忽略了亚健康对生活、学习、工作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一旦有了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尤其是民族教师多于汉族教师。而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它是包括人体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完全良好状态。而亚健康则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表2 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人次/每周)

表3 不参加体育锻炼原因及人数

由表2、表3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体育锻炼是诸因素中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在所有统计的高校教师中,35.5%的人从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偶尔活动一下的占13.8%,每周活动1-2次者占32.6%,其中对体育锻炼无兴趣者占到了28.8%左右,且,民族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明显低于汉族教师,经过访问得知很多教师根本就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因为体育锻炼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太麻烦;或者他们从根本上忽略了体育锻炼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宁愿花钱买药吃,也不愿花时间去锻炼,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另外,约有13.4%的高校教师愿意进行体育锻炼,他们也知道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益处,但苦于无方便的活动场所,但又不愿意到一些消费区去锻炼;或者缺乏锻炼的氛围和没有锻炼伙伴,无场地器材、没有人组织等等;还有部分教师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进行锻炼,或每次应该锻炼多长时间,哪种运动项目比较适合自己,如何衡量锻炼的效果等等,因此,也就放弃了体育锻炼的机会。而26.9%左右的高校教师,由于忙于工作、学习或家务或心理压力太大等,而不参加锻炼。通过访问得知,这部分教师的亚健康状况是最为明显的,时有失眠、身心疲惫、烦躁易怒或体力不足等现象存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教学的改革,给部分教师相应带来心理压力,有的教师社会心理因素较差,缺乏朋友交谈,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长期不开心;有的教师因住房条件不好,对生活状况不满意等原因所形成的心理压力;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如配偶对教师的期望值较高,致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半数以上的教师在忙完一天的教学科研任务后,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劳动或照料孩子学习,或过度工作(经常开夜车)等,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师的健康水平。就是因为在高校教师身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压力,所以抽不出时间或者也不愿抽出时间去锻炼。相对于对于民族教师来说,主要是汉语授课所带来的压力较大以及饮食习惯不合理,尤其是晚餐比较油腻,饭后又不愿意活动等等,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于缓冲压力的最好手段就是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根本不了解或知之甚少。

无庸置疑,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某些弊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失误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对终身体育观的树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知识分子队伍体育意识淡薄,主要是因为在学校期间末能有效地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学校体育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终身体育观的建立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健身能力。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系统工程的指导下,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应更加倾向于:增进健康、强身健体、掌握健身知识的技能,发展个性。确立了“增强学生体质”在学校体育中的主要地位之后,迅速建立以健身为中心的学科课程体系才能为终身体育奠基。而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会跟着教师后面进行模仿练习。同时,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致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上,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要求学生要动起来,以“快乐体育”、“娱乐体育”、“健身体育”为主,在活动中激励学生乐学,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发展体能,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总之,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指导思想的变革和课程的目标、内容、计划以及考核等方面的全面变革,都要服从于终身体育。高校相当大的一部分教师没能坚持体育锻炼,或体育意识淡薄,或缺乏应有的体育知识,或不懂得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锻炼,主要是缺乏终身体育健康观的原因。

3 措施与建议

3.1 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载体——开设《体育欣赏》选修课

终身体育是80年代学校体育中出现的一种新思潮,在日本叫做“生涯体育”。?“生涯体育”是指人们在自身生活中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运动,从而使之在不同的水平上去享受运动中的乐趣,并在不断从事提高自己的努力中持之以恒以至终身的运动。”这一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指终身参与体育活动,它包涵了人们对体育的终身兴趣、终身热爱、终身参与,以及终身享受体育的快乐等。而这种意识的培养和树立是与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体育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的,是与体育教育元素之一的体育欣赏密不可分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体育欣赏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抒发情感、激励奋进的形式之一,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载体,它使人们对体育产生兴趣,对体育产生热爱,对参加体育活动产生向往。青少年之所以喜欢打篮球,是因为他们欣赏“NBA”,崇拜“乔丹”,老年人喜欢“扭秧歌”,是因为他们对“秧歌舞”的兴趣和爱好。只要体育运动在发展,体育比赛或体育表演的形式就会更加丰富,尽管人的兴趣爱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但是只要你不断地投入体育欣赏,你就会在无限的运动方式中重新建立兴趣、爱好,重新选择运动方式,甚至在人无力参与运动的时候,体育欣赏也会给你带来快乐。

3.2 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当代学生肩负繁重的学习任务,生理上处于由青年向成年的过度期是个性和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也是一生中身心发展的敏感期。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积极的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尤其是民族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生体育的意识。大学生树立了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对自己的学业和今后的工作,生活,社交都会产生积极和重要的影响,对未来健康状况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要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在体育教育中首先就应该教会学生掌握体育科学的基本知识,发展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拼搏竞争的进取精神。然后才是发展大学生体育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3 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培养教师“健康第一、终身健康”的意识

很多学校领导只重视学校体育的竞赛工作,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忽视了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广大青年教职员工的体育健身活动。往往认为教师的群体工作只是针对中老年这个群体,忽视了40岁左右的青壮年教师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

学校群体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群体活动的开展是学校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举措,它对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体育习惯的形成、体育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过去许多学校包括教师都认为学校群体工作只是针对在校学生而言,忽视了广大教职员工这一重要的方面;同时,认为教职员工的体育活动只是校工会的事情;并且由于教职员工的体育行为、能力、习惯的差异性较大,时间难以统一,家庭环境、工作压力的不同等因素,教师的群体工作开展的不尽人意,这对广大教师的身体健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积极开展学校群体工作,尤其是广大中青年教师的群体工作将对教师的身体健康、体育习惯、体育健身能力及终身体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3.4 工作之余要留出时间放松身心,提高其社会交往的能力

高校教师每天都要留出一定的“喘气”和休息时间,尽量让精神有松弛的机会,学会在快节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遇有烦恼尽快“宣泄”或转移,多与朋友交流沟通,要走出封闭的工作环境和自我小圈子,学会有效改善和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使身心放松,体质增强,如遇有心理危机而难以自行解脱,不妨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使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行为等发生良性转化。当然,作为学校工会部门来说,如果有条件的话,是否应该给教师提供开放的体育活动场所、体育活动的器械或体育辅导员等等,以便于广大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既可以提高其与人交往的能力,又可以走出亚健康,实现健康自我,从而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1]杨永华,陶坤.从“亚健康”问题探讨我国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J].出类拔萃,2007(16):21.

[2]刘建钊.从亚健康谈体育保健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3):133.

[3]李荣娟.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与对策[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4):78-79.

[4]魏建.体育运动与“亚健康状态”的防治[J].体育研究,2007(2):211.

[5]山东大学体育学院编写组.体育与健康教程[M].山东: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6]刘瑞峰.从我国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反思学校体育工作的失误及其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1):144.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haping factors of sub-health conditions of univerity teachers in XinJiang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for provid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Methods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documentary and expert interview, this paper makes deeply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subhealth condi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 XinJiang area and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Results It shows that the sub - health status of most of univerity teachers in XinJiang are serious, Although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cluding occupational stress, mental factor and lifestyle etc, disadvantages of education are still exist at present. The disadvantage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had brough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university teachers(especially the minority teachers), including the lack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exercise training, exercise knowledge,even the decrease of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which can’t be neglected. Conclusions To improve the health status of all the university teachers,we should tak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o the sports for all,arouse the teachers’ interest in the physical training, strengthening the lifelong consciousness of physical exercises,at the same time,the intermittent health assessment should be taken, and the teacher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set aside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time for relaxing mind and body.

XinJiang; University Teachers;Sub-health condition;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G806

A

2095-2813(2011)12(a)-0007-03

猜你喜欢
亚健康高校教师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党员“亚健康”,咋办?——咸阳探索“党性体检”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