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选项课设置“过程激励评价”的实验研究
——“联班升组”在游泳教学“过程激励”中的运用

2011-11-07 03:24肖徽样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分组游泳实验组

肖徽样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 广东广州 510006)

高校体育选项课设置“过程激励评价”的实验研究
——“联班升组”在游泳教学“过程激励”中的运用

肖徽样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 广东广州 510006)

高校体育选课由于学生群体自身体机能、运动技能等各方面差异原因,教学中普遍采取了“技能分组”教学方法,但分级的范畴局限于行政班内部,且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过程激励评价标准。本文主要针对广东省高校学生在同一课时段的体育选修课行政班群教学中,通过联合两个以上的行政班在技能层次升组、建立激励机制及教学资源整合方面进行“联班升组”教学思路的实践探索。

联班 升组 过程激励

高校游泳选修课是依据同一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自主选择而形成的体育技能学习集体,由于受到遗传素质、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程度的影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绝对的[1],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技能水平,需区别对待进行不同教学内容、运动强度的教学。分层教学就是承认这些差异的存在,正视这些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克服教学中的“一刀切”,实行因材施教、实施异步教学,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人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使教学成为教师指导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高效统一的过程[2]。

高校的连续扩招,推动了高等教育由昔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原来自然分班、“齐步走”的教学模式经常遇到许多诸如“两头吃不饱”、“进度难掌握”的新难题,为改变这种状况,体育选项课“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始实施[3]。现高校普遍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把同一年级同一时间段的游泳选项课学生分为若干行政班,每个行政班由一名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因此,未经体育技能分组的学生,在组成的行政班中依然存在不同的技能水平组型。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分组”教学方法把任课班级的学生进行技能分组,从体育运动训练角度来看,符合体育技能的阶段性学习规律,但从教学实践及效率来看,由于游泳运动比其它体育项目更有明显的阶段性衔接,必须在掌握上一步的动作的基础继续下一步的学习。因此,在游泳选项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担任不同技能组的教学任务,大大浪费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学习的学习时间。

本课题在高校体育选修课传统“分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采用“联班升组”的教学方法,并制定课前考核标准和提出增设“升组加分”激励评分标准。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教学实验、观察测量等方法,研究高效体育教学“过程激励评价”的改革,为进一步深化高效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表1 对照组与联合组实验前各组比例

表2 实验班评分标准

1 研究对象

广东工业大学大二阶段游泳选项课学生,共4个行政班141名学生,依据课题实验要求分为:实验组,由2个行政班组成共70名学生组成,采取“联班升组”教学模式并加入“升组加分”课程考核标准;对照组,2个行政班共73名学生组成,不做任何调整,依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实验时间跨度为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选修课学习标准:1学期18周(每周2节课)共36节课。

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游泳教学按技术要求进行分组,并对分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运用于实践教学;运用实验法、测量与观察法、逻辑归纳法对实验中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实验结果,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进行体育态度调查,归纳分析“联班升组”在教学中的心理作用。

2.1 评定分组

广东工业大学游泳教研室5名游泳专业教师以学习蛙泳技术为课程目标,按照蛙泳技术要求,将4个行政班共143名学生按照蛙泳技能分为4阶段:Ⅰ组(熟悉水性阶段)、Ⅱ组(腿部动作阶段)、Ⅲ组(手臂动作阶段)、Ⅳ组(完整配合阶段)(表1)。

2.2 制定实验组考核评分及升组加分标准

结合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制度及游泳教学现状,公示如下评分标准(表 2)。

注释:1。本表为学期末考核标准,满分为90分。2。每项所得分数乘以该项的百分率比例。

在考核上,根据学生运动成绩的提高幅度,学习态度等方面综合评定,避免单纯依据运动成绩评分所造成的学生努力程度同实际成绩不符的矛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增设升组激励标准(0~10分制)(表3)。

制定学生体育态度调查表,测试实验组教学效果。(表4)

2.3 实验班“联动变动分组”教学内容重点

(1)对照班1和对照班2按照传统教学进行,每个对照班依照由一名教师独立完成教学。(2)实验班1和实验班2由两名教师联合任教,一位负责Ⅰ组和Ⅱ组,另一名负责Ⅲ组和Ⅳ组。(3)教学过程中,实验班中进行技能动作变动升组。

3 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升组对比明细及对比表(见表5、表6);学生体育态度问卷调查(表7)。

3.2 分析

实验组在“联班升组”及“升组加分”的教学过程激励机制下,明显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表3 学生“升组加分”对照表

表4 学生体育态度调查表

表5 对照组与联合组实验后各组比例

表6 对照组与实验组升组对比图

表7 学生体育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3.2.1 技能提升率提高

实验组的“联班升组”教学方法在游泳技能教学中的Ⅰ组(熟悉水性组)、Ⅱ组(腿部动作组)、Ⅲ组(手臂动作组)阶段效果与对照组区别不大,但在Ⅳ组(完整配合组)的教学中成效突出。

3.2.2 体育学习积极率提高

实验组的学生在体育态度方面明显比对照组更有积极态度,“只有重视运用体育学习的过程评价,把学习评价看作贯穿教学过程的一系列的反馈环节,通过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的运用,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5]

4 结论与建议

(1)体育选项课教学过程中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起到学生适合的“最近发展区”明示标准作用,能使学生体验体育学习的乐趣与成功,促进学习的自觉性及积极性。

(2)教学过程中的激励评价机制,能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标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设置过程激励机制时,要注意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以及容易度与困难度结合。避免光有长期目标易使学生产生渺茫感,仅有近期目标而没有长期目标,目标的激励作用就会减少,因此,两者必须有机结合。

(4)单一行政班内的分组会使教师的教学任务加重:分组后需要针对不同的组别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单个行政班由任课教师一个人完成,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甚至容易扰乱教师的教学思路。建议可以采用联班教学,可以达到教师个人负责的教学内容细化。

(5)单一行政班内的分组会使教师的教学时间消耗在组别的轮换教学上,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导致学生的学习情绪散漫,教学活动演变成课余活动。

(6)联班升组,能有效利用教师资源、针对学生技能基本起点,达到因材施教,提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9.

[2]鲁兵.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足球选项课中的运用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2007,19(1):79.

[3]王涛,花蕊,项立敏.高效体育选项课实施“分级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5):125~128.

[4]孔煜,周国海.普通高效体育课实施分级教学模式构建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1):110~114.

[5]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258.

G852

A

2095-2813(2011)12(a)-0034-02

猜你喜欢
分组游泳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分组搭配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怎么分组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分组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