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思考

2011-11-07 12:18李晓方潘桂英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10期
关键词:公共事业工程化课程体系

李晓方,潘桂英

(内蒙古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工程化”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思考

李晓方,潘桂英

(内蒙古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在综述现有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可以从理论上提出人才培养的工程化模式,并对其主要特征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工程化、系统化视角的引入,综合现有培养模式理论的优点,以期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改进有所裨益。

公共事业管理;工程化;培养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新兴学科。在我国,自1999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呈迅猛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制于转型期制度欠缺和体制转换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共事业组织还未能真正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支独立力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量毕业生并未进人公共事业专业领域就业[1]”,这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定位、课程体系设置等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应如何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引起了广泛的探讨。

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理论

从现有文献状况来看,目前国内有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大致沿三个视角展开,即人才培养的学科教育视角、能力培养视角和人才出口视角。这三大视角又可具体细化为联合培养模式、“2.5+1.5”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多维发展型模式、就业主导模式、分层次定位培养模式和三位一体模式等六类模式,其基本关系如图1所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科教育视角就是指从学科划分的角度出发,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式,其主要模式包括联合培养模式和2.5+1.5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两种。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98)],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门类下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所谓联合培养方式,指的是在校内,在学科大门类中,打通二级学科的壁垒,广泛探索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交叉培养人才的路子,在有条件的学校和专业中,试行本科与第二学士学位,本科与硕士的连续培养;在校际,是指不同类型,不同科类的学校通过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各自的学科资源和教学条件,共同培养集相关的不同学科专业知识为一体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2]。”其本质在于在同一学科内部跨学科交叉培养。2.5+1.5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则更加注重在不同学科门类之间人才的交叉型培养,即“从在校工程类专业的三年级学生中公开选拔招收学习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突出、具有一定领导潜力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用三个学期的时间系统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与知识的教学,旨在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的既懂公共管理科学、又懂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3]”。人才培养的学科教育视角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人才的学科结构和知识类型结构,但不足的是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身的课程应当如何设置,如何既保持其专业性,又体现其交叉性,它并没有提供一个具体的指导和方法。与学科教育视角不同,能力培养视角则更加侧重于被教育者本身的素质结构。官爱兰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当使其具备“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种能力[4]。对此,张海燕也持大致相同的观点[5].与此不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口”视角,则显得更加现实。他们从学生就业率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将学生按照就业分为“考公务员”、“考研”和“进企业”三类,并据此来考虑培养计划的制定[6]。当然,就业是人才培养中及其重要的一环,没有就业率的教育很难说是成功的教育。但从教育本身的任务来讲,它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它还必须关注学生作为“人”的自身提高,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和长远发展。对就业过分强调,极容易导致功利化,从而忽视教育和学科本身的理念和功能,同时也往往会引起社会对人才培养本身的怀疑。如“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将《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两项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科目”就曾引起社会的反对和批判。

图1 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理论

人才培养的“三大视角六类模式”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学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认识方面的混乱。不仅如此,混乱也同时出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方面,目前高校很难就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课程达成一致。有鉴于此,本文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工程化模式”,试图系统的综合各学派的观点,以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改进有所裨益。

二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工程化”模型

(一)“工程化”的基本涵义

所谓工程,其通常含义有三种:一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二是指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多种技术手段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三是指运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对一定的具体产品、工艺实施和项目进行研究设计评价施工直到完成验收为止的一个周期性过程。工程的本质在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实践和创新”。工程化则指应用性的技术在某一实践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7]。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中应用“工程化”模式,就是在系统思考“工程”本质的基础上,应用自然科学理论,尤其是系统科学理论方法,研究和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主要表现为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导向性因素”、“制约性因素”“权变性因素”和“保障性因素”影响,实现培养体系内部结构的多元化和动态平衡性,其基本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工程化”培养方案鱼骨图

(二)“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1.目标设置的多元性

“从理性系统的视角看,组织行为是由有意图的、协调的成员所实施的行为[8]”,其组织方式或结构上的排列,是工具性的设计或理性考虑的结果。如果我们将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视为一种理性的系统,为其设置专门化的目标(如就业率),确实可以通过形式化、标准化和规则化的设计来达到效率最大化的结果。然而,人才的培养工作毕竟不是一个机械化的过程,教育的影响也绝不仅限于学生毕业这一短暂时间。在教育工作中任何单一化、专门化的行为都可能给人才培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更应该将教育系统视为一个开放性的自然系统。在一个开放系统中,我们将系统视为一个有机体,既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自我调节同时也强调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换。具体说来,就是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其作为一门学科所必须具备的专门性和独特性,另一方面还必须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必须关注社会需求,使学生能掌握立足社会的一技之长。作为工程化模型培养目标“学科导向”、“能力导向”和“出口导向”三者缺一不可。从学科导向的角度出发,我们关注的是通过多学科交叉培养在保证专业性同时提高学生学科背景复合型。在能力导向角度,我们关注的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使教育更加人性化,而从“出口角度”出发,我们关注的则是社会需求,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积极的正向反馈。

2.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培养目标最终要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目标的多元化必然要求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与多元化的培养目标相对应,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注意几方面的均衡:一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与课堂学习时间之间的均衡,具体表现为学生毕业总学分和学时要求适宜度。这既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有关,也关系到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表1给出了部分高校有关毕业总学分的规定:

表1 部分高校毕业学分要求

二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均衡。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要求之一。对于公共事业管理而言,由于其专业性质的“公共性”、“学科发展”以及“师资力量”等诸方面的原因,“专业实践并没有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相反专业实践由于落后于该专业的发展[9]”。因此,在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灵活安排实践环节,强化实践方面的课程体系建设。鉴于目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普遍面临的经费、师资以及实习单位联系等方面的困难,在实际制定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可以考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实践形式(表2)

三是能力导向性的均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必须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必须“坚持以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大学教育更应该如此。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其能力素质培养包括基本素质培养、专业知识的培养、专业技能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在工程化培养方案的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合理调整必修、选修等各类课程结构,突出强调技能型、应用型和创新的课程设置,保证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均衡性。

表2 各高校实践形式汇总表

表3 部分公共事业管理专高校课程结构表

3.培养方案的可行性与动态发展性

一个现实的培养方案首先必须是可行的,同时对于工程化的培养方案来讲,它又必须是动态发展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定律)告诉我们,“能量只能不可逆转的沿一个方向转化,即从对人类来说是可利用的到不可利用的,从有效的到无效的状态转化[10]”,对于一个孤立系统而言,外界环境与系统的熵交换将变得极为微弱,负熵流就不足以抵消系统本身的熵产生,因而使系统的总熵有所增加,这样系统的宏观状态只能越来越无序,或是从组织走向无组织。而对于“一个开放系统(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系统)可以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在外界达到一定阙值时,通过涨落,系统便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这时系统就由原来无序的状态转变成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新的状态[11]”。工程化、系统化的培养方案必须充分利用这一基本原理,不断的与公共是管理管理发展的环境进行各种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保证其系统内部的有序性和可用性。

三 “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系统分析市场需求和学生特点,做好环境扫描

从专业定位的角度讲,公共事业管理是面向非政府公共机构提供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门学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事业部门面临机构改革,人才需求极为有限;另一方面,这些部门大多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进入该领域往往受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学生的就业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作用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时,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就业特点系统的分析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有所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和教学。另外,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以就业为目标的,促进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也是大学教育必备的功能之一。在注意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大学生的成长发育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此,专门针对学生成长和需求的调研在制定系统化、工程化的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也是必须的。

2.综合权变各类要素,灵活安排课程体系

一个现实的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既有财力设备等硬件方面,也包括制度环境、师资等软件方面。同时,在实践中现有的学科基础也会往往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特色的着眼点。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否则制定的培养方案将无法实施。如何在兼顾现实性同时制定一个工程化的好的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和方案的过程中不断的从能力、学科、就业三个视角来审视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保证课程体系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时间、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不同能力素质导向之间的均衡。这三个结构性的均衡,既是我们制定课程体系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也是评估一个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准。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灵活的控制公共基础课(必修)、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他们之间的比例和结构关系来实现这一系列的均衡。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能力构成的角度出发,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如将课程分为基本素质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创新能力模块等。

3.完善的教学评估和改进体系,保障培养方案动态均衡性

图3 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一个好的工程化的培养方案体系要求其必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体系。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从微观的师资结构、学生特点到宏观的教材体系、学科软件、案例库、社会需求等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培养方案的建设绝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过程。要建立一个长期的动态评估系统,一方面对教学的手段、教学内容等进行评估,保证教师能够教授给学生适时、适用的知识;另一方面,要不断对环境进行扫描,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与时俱进的调整课程体系,保证课程系统内部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1]雷丽珍.高校公共事业专业发展的困境与挑战[J].焦作大学学报,2010(1):118-120.

[2]郑文范,孙 萍,马立晓.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方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0(4):65-66.

[3]宣 勇,何作井.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2(5):33-35.

[4]官爱兰,王光栋,甘黎黎,龚成健.对“三位一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9(8):31-33.

[5]张 燕,吴凤庆.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解析[J].教育探索,2008(2):78-79.

[6]莫利拉,李燕凌.基于就业岗位分流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6(5):19-22.

[7]徐晓林.MPA教育工程化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1(5):63-65.

[8]W.理查德·斯各特.组织理论[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王丽霞.全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8(3):126 -127.

[10]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性的世界观[M].吕 明,袁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1]杨博文.社会系统工程概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G642

A

1674-5884(2011)10-0104-04

2011-06-15

李晓方(1984-),男,山东潍坊人,助教,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政府治理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校 龙四清)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工程化课程体系
工程化原子重力仪综述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公共事业管理的局限性及管理方式选择
软件测试工程化模型及应用研究
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南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研究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化应用进展
基于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共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