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礼
——生物防治技术产业化领军人

2011-11-14 12:53高妍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1年1期
关键词:赤眼蜂果菜熊蜂

文/高妍

郑礼
——生物防治技术产业化领军人

文/高妍

“以虫治虫”,即以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技术的一种。这种技术的工厂化生产和广泛推广,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中为防虫杀虫大量使用农药的问题,在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保证了农作物的品质,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衡水田益生防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礼,就是我国研究和产业化推广“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技术的领军人物。

郑礼,1984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后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工作至今,1995年获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硕士学位。郑礼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昆虫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主要从事多种天敌昆虫工厂化繁殖技术和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

1998年起,郑礼率先在国内开展多种天敌昆虫和授粉昆虫的大规模繁殖技术研究工作,他带领团队经过十余年的潜心钻研,终获成功。这项技术的开发成功,打破了国际上的技术垄断,被专家认定为“我国首次研究成功蔬菜害虫天敌工厂化生产及应用技术,开辟了生物防治新局面”,使我国进入多种天敌昆虫和授粉昆虫自主化开发的新时期。

2001年,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和职工共同出资的衡水田益生防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郑礼出任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丽蚜小蜂、桨角蚜小蜂、食蚜瘿蚊、甘蓝夜蛾赤眼蜂、广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等天敌昆虫以及授粉昆虫短舌熊蜂的工厂化生产线,建成了10000多平方米天敌昆虫繁殖车间和实验室,年繁殖天敌昆虫150亿头,可供100万亩果菜粮棉等农作物害虫防治需要,年生产熊蜂授粉群10万群,可用于20万亩设施果菜授粉,初步实现了天敌昆虫和授粉昆虫繁殖产业化,生产技术、设备条件和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在我国北方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欢迎。

郑礼还领导建立了用天敌昆虫防治果菜粮棉等农作物害虫的田间应用技术操作规范和熊蜂授粉技术规范,并在全国各地开展以释放天敌昆虫和熊蜂授粉为核心的果菜粮棉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示范推广。目前已建立示范基地20多个,累计示范推广应用面积达100余万亩;还通过印发技术资料、培训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使成果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了5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此外,在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援助朝鲜项目中,郑礼主持研制开发的用麦蛾卵繁殖赤眼蜂技术和设备出口朝鲜,为朝鲜防治亚洲玉米螟发挥了重大作用。

多年来,郑礼主持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重大科技项目10多项;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4篇被SCI收录;编写出版专著4部。

郑礼在工作

郑礼和其团队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示范基地视察,河北省领导曾专程就生物防治工作在研究所现场办公,李振声、张泽、郭予元、邱世邦、张广学等多位院士也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而郑礼个人也因表现突出、成果显著,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009年,郑礼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

猜你喜欢
赤眼蜂果菜熊蜂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四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及适应性
生鲜果菜扩建“冰箱”
安徽省首次从国外进口熊蜂
云的世界你不懂
魔手花,神奇果
应用3种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
乐器也疯狂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