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凄婉的山楂树之恋

2011-11-16 12:05黄河科技学院
电影评介 2011年15期
关键词:静秋山楂树之恋

黄河科技学院 冯 华

纯净凄婉的山楂树之恋

黄河科技学院 冯 华

《山楂树之恋》像一首淡淡的写意散文诗,用最简单的线条,最简单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段纯洁、淒婉的爱情,去还原一个年代,怀念一种单纯的气息。

山楂树 纯净 凄美 恋情

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甜蜜的对白,没有接吻的镜头,只有两颗真诚的心…… 两位相爱的年轻人用最简单的行动,最平实的言语,表达出了对对方的爱……

《山楂树之恋》像一首淡淡的写意散文诗,以纯净凄婉淡淡忧伤的音乐,纯真凄美、催人泪下的恋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段纯洁、淒婉的爱情。用最简单的线条,最简单的手法,去还原一个年代,怀念一种单纯的气息。

《山楂树之恋》的故事并不复杂,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城里姑娘静秋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和同学去西坪村体验生活编教材时,认识了军区司令员的儿子老三。老三喜欢静秋,甘愿为她做任何事,等她毕业,等她工作,等她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达成了,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

《山楂树之恋》的风格朴实无华,纯净唯美、郁郁葱葱的画面,又像是一副写意水墨画。

一、纯净凄婉、淡淡忧伤的音乐

影片中优美的前苏联歌曲《山楂树》的旋律荡气回肠,曲调悠扬潺潺,词语意境深绵,深沉感人,为影片增加了时代感,使人感受到那段纯美的爱情故事。静秋和老三的唯美纯洁爱情令人动容,尤其当片尾曲山楂树哀婉柔美的旋律响起时,很多人都被深深打动,潸然泪下。故事进行中,没有华丽的拍摄技巧和精彩的影片剪辑来衬托,只有这么一个沉闷平淡的剧情以及那反反复复犹如八音盒般清脆的主题曲,毫无跌宕起伏却能捕获人内心最细小的感触。两个相爱的人隔河而望,做出拥抱样子的姿势,又比如那个躺在心爱人身边的夜晚,还有那句话:你活着,我就活着,你死了,我就真的死了。影片伴随着催人泪下的《山楂树》:

当那嘹亮的汽笛声刚刚停息,

我就沿着小路向树下走去。

轻风吹拂不停,

在茂密的山楂树下,

风吹乱青年旋工和铁匠的头发。

啊,茂密的山楂树呀,

白花满树开放;

我们的山楂树啊,它为何悲伤。

干净而清新、纯粹而唯美的音乐凄婉动听,带着一些久违的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感动,让人留恋往昔的时光!一下子将我们带回了20世纪70年代,虽然忧伤,却是那样单纯,唤起了年轻时对生活的美好憧憬,青春令人怀恋,歌声让我们流泪,是凄苦的愉悦。电影就像片中的静秋,单纯,质朴,宁静......山楂树之恋纪念了一代人至死不渝的爱情观。

纯纯的爱,淡淡的情!很平淡,平和的剧情,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不平凡的故事,很好的诠释了那青涩的初恋的感觉。 这是那个时代的纪念,完完全全的爱情故事和刻苦铭心的岁月流年的交集。谁没有如此纯净的初恋呢?这首忧伤的主题曲,将我们带到一个遗忘纯情也被纯情遗忘的世代,也许这部电影、这个故事发生在久远的年代,或许是一阵清丽的风,风里带着山楂树青涩的味道,感谢这首忧伤的主旋律给人们留下那个时代的怀念。 一些伤感的场面配合了一些古筝、钢琴和小提琴的声调,缓缓调剂出一种悲情的气氛。

二、纯真凄美、催人泪下的恋情

《山楂树之恋》讲述的爱情平凡又伟大,这种爱情并不遥远,就可能发生在现实你我的身边。柏拉图式的爱情体现了那一代人的遭遇。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有这样一份爱情实属不易!笔者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下乡了几年,深刻体会到当时的艰辛!谈恋爱就像是在打游击,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作品体现了那个年代缺失的就是爱的宣泄和表现,从而反映出现在的社会世风日下,对性爱刺激的追求,缺失是那种最纯美,最真挚的爱! 作者用最朴实的手法描绘出对异性的朦胧,对爱的执着,那些字字句句深刻的映在在我的脑海中“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你活着,我就不会死,但是如果你死了,我就真正的死了”这是被称为最干净的爱情, “当年有一代人不要存款,不要房产,不要汽车,只要有感觉就一起推自行车去登记,然后都戴着红花回家了,然后风风雨雨一辈子,相亲相爱几十年!”或许这是我们现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拜金时代已经消逝的爱情,也正是因为现在其不存在,而越发显得难能可贵吧。圆满的结局因为是众望所归,失去了传说的意义,感情的东西只有悲剧结尾才显得格外撕心裂肺,格外凄美。纯爱是来自心底的一种自然的涌动,无序无目的无价值判断,无功利般的洁净无暇,这样的情怀往往是一种内心的独白静静地来再轻轻地走。

女主角静秋虽然不够惊艳,却十分清秀、十分纯真。她看上去过于柔弱,但骨子里透着一种执着,一种坚强。 虽然周冬雨的形象和小说中的有点不同,显得有点弱不禁风,但更加增加这段凄美爱情的感染力。静秋的青春、青涩和清纯,眼睛透亮、眉宇清秀、干净,给人一种“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男主角老三的表演晴朗、纯净,自然朴实,很阳光,回归了那个年代,把老三的痴情、体贴、肯牺牲的性格,表现得非常到位,阳光帅气的形象也俘获了不少观众,弥留之际的病入膏肓的“惨样”让观众落泪伤感。尤其是两个相爱的人隔河拥抱的动作,和静秋一步三回头的眼神,真的很美…… 两个心灵相通的人,是不需要用言语表达的…… 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传递情感…… 这就是爱的力量……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也不能等你到25岁,但我愿意等你一辈子……在这样一个很干净的场景中间我们去山楂树下去品味纯爱,山楂树下去画爱,干净的画面、演员质朴的表演、20世纪70年的纯爱打动了许许多多观众。当“老三”弥留之际听着“静秋”的呼唤,眼角流出最后的眼泪时,让不少观众潸然泪下。

《山楂树之恋》人物的对白并不多,大多数时候是靠一些暖人的细节来带出画面内容,比如:一根木棍的牵手、一次次送出的礼物,隔着窗子摇手、隔着江岸拥抱、一个画着山楂树的搪瓷脸盆,一个用塑料管编制而成的金鱼钥匙链,所有这些细节平凡而短暂,但意味却是恒久而绵长。我们还能感受这样的小清新吗?我们难道就非得那么现实吗?纯情一回又如何! 20世纪70年代初,响应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笔者也曾是其中的一员,也曾相互赠送过笔记本、钢笔之类的情物,朴实而美好。静秋对老三很好奇,终于两人相见,以山楂树为话题,袒露心扉,互有好感。老三送她钢笔,老三对静秋的完全付出,他的细心、他的执着、他的率直,成就了一段几近完美的爱情,完美到要用死亡使其永恒。他哪里走, 我哪里跟, 心中的相思说不清我唱的歌 他拉的琴山楂树连两颗心,红花如是血白花就是情。和时下男女敢爱敢恨,奉子成婚成风相比,《山楂树之恋》的纯爱的确让人对那个年代有些眷恋和美好的回忆。剧中没有爱情戏惯有的接吻镜头,没有激情戏,但“静秋”坐在“老三”单车前,裹着对方的白衬衫,在街上肆意飞驰;两人在医院不舍分离,隔窗对望以及河两岸互迈徐步,四目对望等镜头,让观众感受到那个白衣飘飘年代的纯爱。

影片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剪辑过于零碎,中间穿插一些黑幕白字的旁白,用字幕草草交待剧情,破坏了美感。正如网评:电影不如预告片,预告片不如剧照精彩写意的作品。老三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神仙,飘来飘去的,而且那么美轮美奂,不真实……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5.014

冯华,女(1953年5月),黄河科技学院公共艺术教学部,教授,研究方向:文学与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静秋山楂树之恋
秋天的山楂树
霞之恋
小巫婆和山楂树
山楂树秋冬季及早春病虫害防治
夷陵那棵山楂树
周冬雨 找到真我
山楂树之恋》:文革岁月中的纯爱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stabilization condition for discrete time-varying stochastic system s with multiplicative no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