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者的惊喜

2011-11-20 23:33熊召政
延河 2011年3期
关键词:黄先生游记国人

淘宝者的惊喜

近年来,写作游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是因为旅游已成为国人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每到一处,或陶醉于山水,或钟情于风物,感慨系之,发乎为文,便是游记了。

作为散文家族中的一支,游记的繁衍盛衰互见。晚明的散文大家如公安三袁、张岱等,皆是游记写作的高手。更有徐霞客这样的人,一辈子矢志旅行,他的游记,更是独树一帜。上世纪的散文家中,郁达夫、朱自清、刘伯羽、秦牧、杨朔等,均有游记名篇行世。现在读《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钓台的春昼》、《长江三日》等名篇,仍让人身临其境,耽美至深,产生阅读的快感。

细究起来,往常出游记大家的时代,恰恰是大部份国人划地为牢坐井观天的时代。旅游对普通百姓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他们通过作家的游记来神游异域,兴会奇珍,实乃是为了满足究极八荒的探奇之心。

但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生活的富裕,旅行条件的改善,使国人的空间感大大拓展。同一个腊月,一个人可以今天在云南看金灿灿的油菜花,明天又在哈尔滨看晶莹剔透的冰雕。更多的人都有机会体验迥然相异的风景,感悟千差万别的山水。因此游记的写作也兴旺了起来。客观地讲,数量不少的游记都如同“到此一游”的照片,不但千篇一律,而且比景点的介绍文字还要乏味。此情之下,使得一些文学期刊的主编叫苦不迭,不得不在约稿信中专门注明“本刊谢绝游记”。

本人也有写游记的嗜好,碰到此等主编,便笑着说:“似你这样编刊物,徐霞客、朱自清辈,岂不永无出头之日了?”主编苦笑回答:“你不知道,许多作者,包括名家,写出来的游记,类似于领导的年终工作总结,读来让人受罪。”

主编这么一说,我倒同情起他来。但是,让人受罪的文章,未必全在游记里头。诗歌、随笔、小说里头,不也同样存在吗?即便时下游记的确有过滥的倾向,但只要有耐心,仍会读到令人眼热的佳作。这好比在赝品成堆的古玩市场,淘出令人眼热的珍品。眼下,我读到黄立新先生的《大漠无痕》,便是属于能够给淘宝者一个惊喜的游记专集了。

作为一个生命长途中的旅游者,黄立新先生载欣载奔,他在《大漠无痕》中写道:“在一个季节外的日子启程,特别的心情被特别的天气衬托着。扇扇心门轻开,一律朝向千里关山外的一声轻唤。”

于此可见,黄先生特别看重神与物游,属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一类的山水知音。自古至今,不少人都喜欢倘佯于山光水色之中,但其爱美景,如同爱美色一样,都只是为了获取自家感官的享受。黄先生的可贵之处,不是把山水当成销魂的尤物,而是作为可托平生的挚友。因此,他的游记中,总能在大家司空见惯的景物内,找到一些独特的视觉,给赋以精神,启人以遐思。如宏村的美人靠、羑里城中的演易台、狮城的胡姬花等等,皆有见微知著、揽物通灵的特点。在敦煌的莫高窟,面对众多优美传神的佛像,他说:“面对一种显赫的威严,面对一种盛容与败象,我更愿意在避其定势中去寻找一直雪藏于思念和切盼间的女神。”在三苏祠,他揣度苏东坡“想他也研佛入禅但不痴迷,只为心境服务;也入俗随尘但保持了精神的超然;也入情但情有所寄不受羁绊;也入政但能为民做事且知难而退。”由此可见,黄先生心仪的,是那种超凡脱俗、鲜活洒脱的个体。读他的文章可以感悟:最佳的山水与最佳的人物有其共同的特点,即灵性充沛、清气爽然。

一个人的心灵与视野决定他的才情,而才情则直接影响文章的优劣。这好比女人,有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有的则是靠后天的培养才出落得仪态万方,魅力四射。黄先生的游记,当属于前者。是属于那种可以打动读者心灵的笔墨。

2007年2月12日

猜你喜欢
黄先生游记国人
合同到期未入住,空置费谁承担?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家里来了位黄先生
朋友能继承孤寡老人遗产吗?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超市游记
千手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