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图书馆引进 SNS的研究分析

2011-11-21 15:08
图书馆界 2011年1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交流

张 琳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Web2.0技术的兴起促进了 SNS、RSS等技术的发展,也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使图书馆能够利用这些技术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真正落到实处。SNS的兴起无疑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平台,让用户可以与自己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其他用户共享资源,突破传统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模式,让用户联系用户,使整个信息交流更为顺畅。

1 SNS概述

1.1 SNS的概念

SNS是英文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缩写,中文可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1]SNS理论来源于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Stanley Milgram于 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隔理论,旨在帮助用户创建人际关系的社会性网络服务。

SNS是现实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一个延伸,它将用户的人际关系资源完全挖掘出来,轻松认识“朋友的朋友”,通过认识的人找到需要的人,积累用户的人脉资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从内涵上讲,SNS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圈子搬到互联网上,根据不同条件聚合人际关系,创建以真实性、私密性和应用性为特点的虚拟生活圈。用户只要拥有属于自己的 Blog、Wiki或 Podcast,就可以分享资源、分享快乐以及找到相互分享的朋友。不仅如此,SNS最具威力的是其强大的社会网络功能:仅仅通过个人用户的服务器便可以实现多用户一起工作和娱乐,甚至让上百用户聚在一起召开会议、讨论问题、即时通信(IM)、分享照片、欣赏音乐和分享视频等。[2]

1.2 SNS的优点

(1)共享性。它可以和多个用户分享工作和娱乐信息,只要这些用户与其他用户存在着相同的兴趣爱好,都可以与之分享自己的信息资源。

(2)网络性。只要有网络存在,SNS就能发挥作用。

(3)社会性。其实 SNS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环境,有着与现实生活一样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感情,比如校内网、QQ校友、QQ空间、博客等。如果你经常被其他人访问,那么你也会回之以礼去访问他人,这样不仅增加了人气,同时也让你们之间有了更多的信息交流。

(4)间接性。根据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所以 SNS的间接性能为你提供很好的人脉关系。

2 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分析

2.1 高校数字图书馆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基本完成了自动化和网络化建设,并取得了一些成绩:1)承担信息化教育职能。实现了对高校师生的信息化服务,同时通过开设课程,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承担了重要的信息化教育职能。2)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现代化设备。高校图书馆形成了学术性、知识性较强且各具特色的系统馆藏,通过馆际合作扩展了虚拟馆藏,并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设施。3)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化处理和应用技术。在信息化建设中,逐渐积累了数字资源加工、收集、管理和发布技术,以及网络建设和维护等专业技术。4)培养了大批信息处理和应用人才。在网络时代,图书馆培养了大批信息加工、网络开发和维护人才。[3]

2.2 高校数字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数字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2.2.1 信息资源建设结构单一。就目前的信息资源而言,信息资源建设主要还是在对信息的搜集、加工、组织、检索、传递方面保障文献的可获取性,实质上是对纸质文献进行数字化,并通过网络传递给信息用户。正是由于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单一,无法满足读者信息需求,进而使读者将目光转向了网络向他人求助。

2.2.2 社会化结构单一。目前数字图书馆服务主要有三个方面:参考咨询、个性化服务、知识服务。对于这三方面的服务而言,提供服务的大多是图书馆馆员,渠道大多是读者通过与馆员进行沟通来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由于馆员的知识结构有限,不可能完全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而且,一般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大多由学校主导,设有访问权限,其受众群体十分有限,无法真正实现所谓的资源共享。

2.2.3 无法及时反馈读者需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时,无法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来获取用户整体的需求,只能按照自己和部分读者的意愿来进行信息资源建设。这就降低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总之,就其目前的形式而言,数字图书馆只是方便用户和资源以及人才和技术的连接,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用户并没有实现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愿望。如果数字图书馆在提供知识资源外,能够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比如实时聊天、好友活动等,那么用户的使用率将会有所提高。因为图书馆是信息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整合其他功能,使用户既能充分利用图书馆已有的信息资源,又能与相同或类似信息需求的用户进行信息交流,这样就能使信息处于不断循环的状态,让更多人受益。毫无疑问,SNS技术能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用户交互。

3 SNS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作用

(1)促进用户互动和资源共享。我们知道 SNS以六度分隔理论为基础,其最大亮点是拓展用户的真实交际圈,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在网络上延伸。并为用户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分享、传播的独立空间,积累人脉资源,满足网络信息需求。而且圈子用户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地实现群体互动、知识分享。

(2)拓展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只注重馆藏资源,如果将 SNS引入到数字图书馆中,提供的资源就不仅仅是馆藏和馆际资源,还可以交流用户的信息资源。因为 SNS的应用,用户可以进行转载和分享,用户的资源也可以被利用。这就大大超出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不仅在自己的空间提供服务,还可以延伸到其他一切可以提供服务的空间(甚至是用户的用户)。这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效率和信息服务价值,促进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图书馆要打破现有的服务格局,不断扩展服务空间,延伸服务半径,扩大服务规模。

(3)创新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用户可以和图书馆馆员进行一对一的对话活动,也可以和其他的用户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是本领域的知识,也可以是其他领域的知识,从而充分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SNS还可以建立图书馆虚拟典藏,虚拟参考服务、馆藏信息检索,开展馆藏资源介绍、作者访问、读书会、展览、授课等活动,与图书作者合作推广资源,甚至还设有家庭作业帮助等虚拟化信息服务。另外,SNS配有图书馆资源荐购系统,可向用户推荐好的资源,为兴趣相投的用户提供共享平台等。

(4)优化图书馆的社会环境。SNS服务可以简单地被看成是一种交友服务。这似乎与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并无直接关联,但是图书馆可以利用 SNS在网站上开设一个极富参与性和个性化的用户俱乐部,使用户在 SNS平台上自由组织社区、群发信息、举办读书聚会和分享图书馆各类资源,给参与者带来全新的应用体验。

(5)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不仅有信息方面的需求,而且还涉及娱乐和交流方面。图书馆界一直倡导的“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在传统环境下不能充分实现。SNS的运用不仅能满足用户的交流需求,它的开放式互动交流将对图书馆信息服务产生重要影响。从 CS模式向 SNS模式发展,既可以拉近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又能够增进服务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培养用户的忠诚度。

4 如何实现 SNS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利用

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来看,数字图书馆目前只能将信息资源和人联系起来(即将信息资源推送给读者,只是作为资源和人的中介),仍然停留在“帮人找书、帮书找人”的阶段。长此以往,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功能就会被目前的二元模式所削弱,不能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

4.1 在数字图书馆中引进 SNS服务

我们可以将 SNS技术引入到数字图书馆中,它既能够增强人与人的沟通,也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1)创建个人数据库。将 SNS的社交功能集成到数字图书馆中。用户首先通过注册进入自己的数字图书馆界面,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年龄、性别、所属院系、兴趣爱好等)来建立自己的个人数据库,以便数字图书馆向读者推荐信息资源。

(2)个性化页面。每个读者进入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的主页进行个性化修饰(就像 QQ空间一样,可以添加一些应用服务)。一方面用户可以添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另一方面用户可以订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服务。

(3)创建内容。用户通过自己的SNS平台可以向外界发布信息,其内容可以是心得、新书推荐、学科动态等,从而和其他用户分享资源。

(4)添加群组。每个图书馆都应该有自己的图书馆论坛,正如每个高校都有学生论坛一样。论坛可分几个板块,如:学术研讨板块、休闲娱乐板块、读书心得及书评板块等。每一个使用数字图书馆的人都可以通过注册成为数字图书馆论坛的一员,并加入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或者相近的一个群组。他们可以在论坛上面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就某一信息资源进行评价,可以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好友。也可以像 QQ和校内网一样查询和添加好友,使自己的社交圈子变大。在这里不仅可以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还可以和好友分享和探讨;不仅可以晒资源,还可以转载别人的东西;不仅可以和好友进行交流,甚至可以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工作。

4.2 在数字图书馆中实现 SNS服务

在国内,有一些大学图书馆已经借助 SNS技术开展了一些服务。重庆大学图书馆[4]的图书馆网页上,有着 BBS论坛、在线咨询、e-mail和联系电话四个模块,读者可以在这四个模块中进行信息交流。而暨南大学图书馆[5]网页上有一个留言吧,这个板块具备发送短信息、添加短消息好友等功能,可以与其他读者分享信息资源。通过以上的实例表明:图书馆或多或少已经开始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了。

4.3 SNS服务中遇到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资金、技术短缺,SNS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极具局限性。但是,将 SNS技术应用到数字图书馆无疑可以变革传统的服务模式,如可以使当前数字图书馆的在线咨询实现实时资讯,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再者数字图书馆还应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以及如何处理信息交流中的隐私等问题。综上所述,SNS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有比较广阔的前景。

[1]秦铁辉,桑晓琦.社会性网络服务的特点及其对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影响[J].图书情报知识,2007(6):11—15.

[2]聂应高.SNS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6):77—80.

[3]叶慧敏.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存在问题探讨[J].内肛科技,2009(4):57.

[4]重庆大学图书馆[EB/OL].[2010-10-08].http://lib.cqu.edu.cn/open/main.htm.

[5]暨南大学图书馆[EB/OL].[2010-10-08].http://libgp.jnu.edu.cn/index.jsp.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图书馆
答数字
交流平台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