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民间阅读组织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作用

2011-11-21 17:13高小军
图书馆界 2011年2期
关键词:读书会全民民间

高小军

(深圳图书馆,广东 深圳 518036)

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深入推进,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各级图书馆及出版、发行、教育部门为运作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全民阅读推广体系。在此体系中,各种民间阅读组织亦逐步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推广力量,他们对于提升阅读风气、促进全民阅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这些力量,促进其成长和发展,提升其影响力和辐射力,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公共图书馆推广阅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民间阅读组织是促进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

民间阅读组织,主要包括热心和积极推动阅读的非政府组织(NGO)、民间读书会和沙龙、民间基金会、志愿者团体、独立阅读推广人等。民间阅读组织是人们基于共同的阅读爱好与价值判断而形成的一种多向交流式、互动式、推广式的阅读组织形态。该形态具有组织结构灵活、内容形式各异、覆盖范围广等诸多特点。相比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推广主体的阅读推广运动,民间阅读组织更能够发挥阅读个性,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阅读生活,更具活力和生命力。其对于提升国家或地区的阅读风气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建设全民阅读社会的重要推动力。

纵观全民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全民阅读社会的实现往往伴随着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民间阅读组织的成长与壮大。

上世纪 50年代中后期,日本的妈妈们开始自发利用自己的住房和藏书组建“家庭书屋”,为附近的孩子们提供图书借阅、故事会等服务,同时由富有经验的“故事妈妈”带领其他妈妈进行儿童阅读推广。其中最为著名的东京“土屋儿童书屋”“入舟町土屋儿童书屋”“桂书屋”“松籽书屋”四家公益读书会性质的家庭书屋就是东京儿童图书馆的前身[1]。家庭书屋在日本的迅速发展,极大提升了日本民众的阅读风气,直接推动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全民阅读运动。

在我国台湾地区,上世纪 80年代开始的全民阅读推广运动首先是从民间开始的。1982年,台湾学者提出“书香社会”的口号,鼓励以书柜代替酒柜,并开始有热心人士在社区推广家庭阅读;1985年,台北市成立第一个社区读书会——袋鼠妈妈读书会;1990年,台湾全岛开始推行“故事妈妈”的模式,先后成立了 7个“故事妈妈”协会。此外,台湾地区还发动了大量志愿者投身公益行动,通过义务为儿童讲故事的模式为儿童阅读推广作贡献[2]。

自 1996年开始,新加坡就陆续出现民间读书会。翌年 3月份,全国性读书会——“新加坡读书会”成立,此后的短短几年内就先后有 20多个团体成立华文读书会。基于民间读书会的蓬勃发展,2005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启动了“读吧,新加坡”全民阅读计划,国民阅读率获得全面提升。

2 深圳民间阅读组织的发展现况

深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民阅读推广工作,近年来,基于“深圳读书月”与“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持续推动,城市阅读风气获得极大提升,民间阅读的热情亦逐渐被激发起来,随之而来的各类民间读书会及公益阅读推广组织也蓬勃兴起。

2.1 民间读书会

民间读书会是通过相近的阅读兴趣、目标、地域等因素聚集而成的民间阅读团体,具有主题丰富、形式灵活、成员来源广泛等特点,能够满足人们阅读、交流、学习及交友等多种需求。民间读书会的蓬勃兴起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与推动全民阅读的必然结果,亦是地区阅读风气得以提升的重要标志。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0年,深圳拥有各类读书会近百个,主要包括依托互联网召集的读书会、面向特定对象的家庭读书会、特定职业人群组成的主题读书会、书吧读书会及沙龙等。这些民间读书会主要依托图书馆、社区、公园、书吧、书店、家庭、媒体、学校等活动空间开展读书会及沙龙活动。其中,“深圳读书会”是目前深圳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网络召集读书会,现有会员2 000多人。活动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召集展开,每周定期举行。而“物质生活”书吧自 2001年以来,通过不定期举办名人读书沙龙的形式吸引了一大批固定的读者群体参与。

从深圳民间读书会的发展现况来看,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绝对数量多,但影响力不够;组织管理与推广机制缺失;活动空间与经费明显不足;缺乏专业指导与相应的发展规划等。

2.2 公益阅读推广组织

在民间公益阅读推广方面,随着亲子阅读及早期阅读教育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与重视,以推广亲子阅读、增进儿童及亲子阅读为主要目标的公益阅读推广组织在深圳发展迅速。公益阅读推广组织一般由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教育学者等专业人士发起,通过由家长、教师等组成的阅读推广志愿者向儿童及家长推荐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提供阅读指导培训等方式进行公益阅读推广。

在深圳,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公益阅读推广组织有“三叶草故事家族”“深圳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等。“三叶草故事家族”是深圳本土发展的致力于推进亲子阅读进入家庭的民间公益组织,全国现有2 000个家庭参与。“三叶草故事家族”制定了包含“故事妈妈培训计划”“亲子阅读推广计划”“儿童阅读研究计划”在内的“三叶草绿洲计划”,通过故事妈妈培训、专家阅读讲座、社区故事会、主题文化沙龙、新书试读会、年度讲述大赛、故事剧团等多种活动策略积极推进亲子阅读推广[3]。“公益小书房”是一个通过招募阅读推广志愿者从事专业儿童阅读推广的公益阅读项目。“公益小书房”计划在10年内,在国内 100个城市建立成熟的公益阅读平台,在至少1 000个社区开办免费阅读场所,推荐至少 1万册以上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目前“公益小书房”已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多个城市开办了提供优秀儿童图书给孩子免费阅读的旗舰站[4]。

相对于民间读书会,公益阅读推广组织通常具有明确的理念和目标,其核心成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与实践推广经验,他们通过制定阅读推广计划,加强志愿者的招募与培训,寻求相关机构支持与合作的方式推动阅读及促进自身发展。

3 公共图书馆在推动民间阅读组织发展上的探索与实践

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阅读推广、促进全民阅读是其实现和保障公民阅读权利、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一项基本职责。1994年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修订版)更是把“尽早培育并加强儿童的阅读习惯”列为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使命之第一条。2008年 10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其发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中,将“促进全民阅读”列为图书馆服务的目标之一[5]。而民间阅读组织作为公众阅读与文化需求的一种自发实现方式,应受到鼓励与支持。因此,推动民间阅读组织的成长与发展,重视并发挥其在阅读推广中的作用,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既是责任与使命,又是义务与目标。

3.1 公共图书馆应成为民间阅读组织的支持与推介平台

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最具包容性的社会公共文化空间,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专业化阅读推广机构,在馆藏资源、设备、场地、人员、经费、服务、宣传网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地区最重要的阅读推广平台。而民间阅读组织虽然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组织松散、影响力不够、活动空间与运作经费不足、专业引导与推广机制缺位等问题。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立足推广阅读的基本责任与使命,依托自身优势资源,通过向民间阅读组织提供文献资源、活动空间、宣传推介等方面的支持与协助,充分发挥其作为公共文化空间与阅读推广平台的功能,致力于成为民间阅读组织的支持与推介平台。

3.1.1 依托优势资源,为民间阅读组织的运作提供支持。公共图书馆可采取向民间阅读组织免费提供公共活动空间;为民间阅读组织开展的公益阅读推广活动提供经费支持;针对民间阅读组织的阅读需求,搭建主题文献阅读空间;举办民间阅读组织的观摩与联谊活动;通过发行刊物、组建网站,为民间阅读组织提供成果展示的平台与交流的空间等。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可建立促进民间阅读组织发展的奖励机制。如台湾高雄市图书馆制订了对民间读书会的奖励办法,给予优秀的读书会团体公开表扬及现金奖励:会员可优先录用为图书馆义工,参与图书馆的讲故事、图书导读和读书会等活动;读书会团体及会员可优先成为图书馆相关活动的合办单位及讲师,图书馆协助读书会登记立案,为读书会争取政府部门的经费补助[6]。这些实践和经验值得内地公共图书馆参考借鉴。

3.1.2 依托政府阅读推广活动打造民间阅读组织的推介平台。公共图书馆可探索依托举办面向民间阅读组织的政府公益阅读推广活动项目,通过向民间组织搭建活动平台,提供活动机会,从而促进民间组织的自我提升与发展。以深圳图书馆为例,2008年深圳图书馆推出了“深圳晒书会”项目,该项目旨在发掘深圳民间阅读组织及活动资源,通过定期开展主题晒书、换书、书友沙龙等活动形式,打造民间阅读文化交流与分享的平台。通过 2008、2009年两届“深圳晒书会”的经验积累与实践总结,2010年,深圳图书馆在“深圳晒书会”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与提升,举办了以“阅读在民间”为主题的“深圳民间阅读文化沙龙”及“深圳民间阅读文化展”活动。依托民间阅读文化沙龙的推广展示平台,深圳图书馆实现了对首批十余家深圳民间阅读读书会及公益阅读推广组织的集中推介。上述做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一方面,不仅可以通过公共图书馆的平台宣传推介民间阅读组织的理念、文化与活动,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建立政府、公共图书馆、媒体、学者与民间阅读组织的互动交流机制,为民间阅读组织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交流、学习与专业支持的平台。

3.2 公共图书馆应与民间阅读组织建立互动合作机制

3.2.1 依托民间阅读组织的公共图书馆荐书及导读机制。民间阅读组织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以阅读与研究兴趣为导向的读书团体,好的民间阅读组织能聚集一批具有一定专业阅读研究背景的高素质成员。这些成员,一方面,对某一领域的核心出版物具有较深的认知水平,能够为公共图书馆的资源采购提供高水平的建议;另一方面,读书会基于长期的阅读实践及与一般读者的紧密联系,更易了解该领域群体的阅读习惯与特点,能够提出有效的阅读指引与导读建议。因此,公共图书馆可建立由民间阅读组织广泛参与的馆藏资源采购机制,以民间阅读组织的活动及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吸引其成员深度参与导读及阅读分享活动,建立以民众参与、自由分享为主旨的图书馆导读机制。

3.2.2 建立由民间阅读组织承办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机制。民间阅读组织的成员来源广泛,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从事不同的行业,其在组织策划阅读活动中,至少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创意灵活,特点鲜明,贴近群众;2)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提升活动参与度及影响力;3)志愿者广泛参与,最大限度降低活动成本。

相对而言,国内大部分公共图书馆从事阅读推广及策划工作的专职人员相对有限,且大多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背景单一、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单独依靠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组织策划,显然不能满足当前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的现实要求。因此,建立面向民间阅读组织的招、投标机制,通过提供项目资助的方式,充分发挥民间阅读组织的力量,依靠其在创意、策划、人员及执行等方面的优势承办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从而达到降低活动成本,提高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民众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

3.2.3 探索建立民间阅读组织的孵化与培育机制。目前,国内民间阅读组织虽发展迅速,但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必要的行业规范与建设标准,但我们可以参考民间阅读组织发展较健全地区的做法,如新加坡的“新加坡读书会发展协会”,负责协助新加坡读书会的成立和发展,主办读书会培训课程,培养读书会种子及领导人,担当新加坡读书会之间的桥梁,协助其互相联系与协作[7]。“新加坡读书会发展协会”的成立,推动了新加坡的阅读活动,提升了新加坡的文学艺术风气,各个领域、阶层、区域的读书会也得以发展,还推出了读书会咨询服务、网络读书会服务、出版读书会刊物等。[8]

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亦可着眼于建立民间阅读组织的孵化与培育机制。第一,通过提供活动场地与推介平台,协助相关社区民众及团体成立民间阅读组织;第二,推动地区民间阅读组织发展协会的建立;第三,依托本馆资源优势,促进相关领域研究,为民间阅读组织的运作提供各项参考资料;第四,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定期举办民间阅读组织领导人培训班,培育民间阅读组织的种子。

4 结 语

随着民间阅读组织在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中的不断成长壮大及所起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应结合自身使命与任务,重视针对民间阅读组织的调查与研究,立足优势资源,探索合理机制,强化交流合作,努力成为民间阅读组织的宣传、推广与服务平台,使公共图书馆与民间阅读组织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全民阅读推广工作。

[1]漪 然.阅读推广——义工的力量不容忽视[N].文艺报,2010-04-23(4).

[2]郝振省,陈 威.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一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20— 21.

[3]三叶草故事家族[EB/OL].[2010-09-10].http://www.3yecao.org/redirect.php?tid=18&goto=lastpost#lastpost.

[4]小书房——世界儿童文学网[EB/OL].[2010-08-20].http://www.dreamkidland.cn/gy/gyxsf.htm.

[5]程亚男.关于阅读推广的几个问题[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4):2—3.

[6]九十四年高雄市立图书馆辅导读书会成立及奖励计划[EB/OL].[2009-09-10].http://163.32.124.5/cmenu/news/read 940215a.htm.

[7]胡文雁.发展中的新加坡中文读书会[J].出版参考,2004(5):31.

[8]陈洪涛.阅读改变人生——“读吧,新加坡”活动及其启示[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4):79—81.

猜你喜欢
读书会全民民间
全民·爱·阅读
11月经典读书会推荐书目《红楼梦》
小学高年级班级读书会实施策略初探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