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红山茶扦插繁殖试验

2011-11-24 01:52李纪元徐同冰池奥博关玉梅吴窈窈
浙江林业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插穗顶芽山茶

谢 云,李纪元,厉 淼,徐同冰,池奥博,关玉梅,吴窈窈

(1.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 富阳 311400;2.浙江农林大学 天目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3.浙江省青田县林业局,浙江 青田 323900)

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集观赏、油用、药用价值于一身,花大色艳,由于长期自由授粉、天然杂交、自然变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类型,有很多类型可选育为观赏品种[1];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均优于普通油茶[2],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浙江红山茶能忍受-15℃以下温度,是有前途的培育抗寒品种茶花的育种材料[3]。然而浙江红山茶长期被忽视,资源数量正在迅速减少,野生资源已接近濒危,已被浙江省列为渐危种[4]和省级珍稀濒危植物[5]。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浙江红山茶资源,笔者进行了浙江红山茶人工栽培繁殖技术的研究,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插穗采自浙江、福建、江西和安徽等浙江红山茶的分布地,采集的枝条用湿棉花包裹切口,密封于速封袋内,带回扦插地。扦插地点分别在浙江农林大学实习基地、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圃地以及福建省霞浦县八斗丘村和浙江省缙云县大洋山镇等原产地,各地均属中亚热带地区,气候较为接近。

1.2 方法

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在5个试验地进行了4种扦插试验。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50个插条,同时设置10个插穗用于定期(15 d)观察生根状况。插后150d采用全测法检查生根情况。各扦插试验设计如下。

1.2.1 不同插穗类型的正交试验 插穗类型采用是否带顶芽、插穗长度及取插穗部位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两个水平(见表1),进行L4(23)正交试验。

表1 L4(23)正交试验因素水平Table1 Factors and levels of L4(23) orthogonal test

1.2.2 不同激素处理的单因素对比试验 应用ABT1、国光牌生根粉及NAA各100 mg/L浓度溶液处理2 h 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对比试验,用清水作对照。

1.2.3 不同扦插时间的单因素对比试验 分别于2009年4月25日、8月25日、11月5日分春、夏、秋3个季节进行扦插,插穗在100 mg/L的ABT1溶液中处理2 h,春插为硬枝扦插,即从1年生粗壮已木质化腋芽饱满的枝条作为插穗;夏插为软枝扦插,即当年生的粗壮并已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插穗;秋插为当年生的完全木质化且已形成花芽的枝条,扦插时抹去花芽。

1.2.4 不同基质不同容器不同激素浓度处理的正交试验 插床基质要求既通气透水又保湿;试验用不同的基质、不同容器和不同生根粉浓度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定4个水平,4个生根粉浓度不同处理时间见表2,用L16(45)进行正交试验(见表6),重复3次。

1.2.5 扦插方法 选择粗壮、无病虫害、腋芽饱满的枝条作为插穗,剪取2 ~ 3节,长10 cm左右,上切口距上部腋芽0.5 cm处平剪,下切口在腋芽下方0.5 cm处斜剪,保留上部1片1/2叶,整个修剪过程中,尽可能使枝条及修剪后的插穗基部浸于新鲜冷水中。50根插穗捆成一扎,扦插深度为插穗长的1/2,株行距5 cm×6 cm,扦插前用0.5%高锰酸钾对4种基质进行消毒,再用清水对容器进行冲洗。扦插后压实四周基质,插后浇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插床;薄膜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温度不超过32℃;通过喷水降低温度。在插床上方2.5 ~ 3 m处搭遮光率为80%的遮阳网,冬季则去除遮阳网,加盖一层薄膜。

表2 L16 (45)正交试验因素水平Table2 Factors and levels of L16 (45) orthogonal test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得出,插后第35天开始形成愈伤组织,第40天后愈伤组织大量产生;第60天后开始生根,生根集中在第120天左右,生根期持续大约150 d。结果表明,插条生根慢,历时较长;生根类型为皮部和愈伤组织混合生根,以愈伤组织生根为主。

2.1 不同插穗类型生根率情况

试验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表明:因素“是否带顶芽”F = 560.118、“插穗长度”F = 0、“取插穗部位”F = 51.882,“是否带顶芽”与“取插穗部位”的 sig.值小于 0.01,“插穗长度”的 sig.值大于0.05,说明“是否带顶芽”与“取插穗部位”对试验结果有极显著影响,“插穗长度”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因此,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带顶芽的插穗比不带顶芽的插穗容易生根,插穗取自母体下部萌芽条的插穗更易生根。在此试验组合中,带顶芽并采自母株下部的插穗生根率最高,平均生根率达91.33%,是最佳组合;带顶芽采自母株上部的插穗次之,不带顶芽的采自母株上部的插穗生根率最低,为31.33%。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带顶芽的枝条内源生长素的含量较高,容易产生愈伤组织;母株下部的萌芽条处于幼年阶段,内源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势强,粗壮,养分条件好,插穗易生根。

表3 不同插穗类型的插条生根情况Table3 Rooting rate of different cuttings

2.2 不同激素处理的生根率情况

从表4可知,因素“清水对照”、“ABT1”、“国光牌生根粉”和“NAA”对试验结果均有极显著影响。以ABT1生根率最高,达82.0%,比国光牌生根粉(其生根率为 14.67%)高了 67.3%;其次是NAA,达62.0%;国光生根粉的生根效果最差,为14.7%,比清水对照(生根率为47.3%)还低。

表4 不同激素处理的插条生根情况Table4 Rooting rate of different cutting treated by hormones

2.3 不同扦插时间的生根率情况

从表5可知,不同扦插时间插条的生根情况差异也极为显著,以夏季扦插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高且生根快,插后第30天开始形成愈伤组织,第50天开始生根;春季次之,秋季扦插生根效果最差,生根率低且生根慢,可能是秋季插穗上带有花芽,花芽较大,消耗了枝条的营养,且其内源激素与花芽分化有关,生长素的比例降低,影响了愈伤组织的产生。另外,秋季扦插后,气温逐步降低,也不利于愈伤组织的产生,直到第2年的3、4月才开始生根;而春季扦插的插穗为前一年生长并开花结果的枝条,较多地消耗了养分,其生长素比例也较当年生枝条低,因此,浙江红山茶扦插以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未进行花芽分化的枝条为最佳。

表5 不同扦插时间的插条生根情况Table5 Rooting rate of cutting planted at different seasons

2.4 不同基质、不同容器、不同激素浓度处理的生根率情况

从表6看出,“基质”、“生根粉浓度”的sig.值均小于0.01,“容器”的sig.值均大于0.05,说明“基质”和“生根粉浓度”对试验结果有极显著影响,而“容器”对试验结果影响差异不显著。从Duncan多重比较得出,“基质”以50%的黄心土+50%细砂为最佳,生根率达78.3 %,插条生根时间最早,插后第60天开始生根,且发根最多,最长根长达5.2 cm,生根率最高;100%黄心土生根率也较高,为71.3%,但生根时间较迟,可能是黄心土保水性好,但透气性差的原因;河沙的插条生根率较低,仅为 50.7%,可能是河沙的保湿能力较差,导致插条基部干枯,不能产生愈伤,生根率降低。泥炭50%+珍珠岩25%+蛭石25%生根效果最差,只有16%,可能是浇水时珍珠岩和蛭石上浮,导致容器下部泥炭含量过高,透气性差造成生根效果差;“生根粉浓度”以100 mg/kg处理2 h生根效果最佳;“容器”四个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可根据生产需要任意选择。

表6 不同基质、不同容器及不同激素浓度处理的插条生根情况Table6 Rooting rate of cutting in different containers treated by different hormones

3 小结与讨论

影响浙江红山茶扦插育苗成活的因素很多,本试验主要从插穗的类型、扦插时间、扦插容器、扦插基质和激素的种类和浓度等几个方面对浙江红山茶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取树干中下部萌芽条,插穗长度10 cm,带顶芽插条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1.33%;在常用的生根促进剂中,以ABT1100 mg/L处理2 h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82%;国光牌生根粉处理效果最差,生根率仅为14.67%,低于对照;夏季扦插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78%;扦插基质以50%的黄心土+50%细砂为基质插条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78.33%。另外,在浙江红山茶的扦插育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尤其是覆膜要及时跟上,稍有不慎,其生根效果就会受到较大影响。扦插试验结果显示浙江红山茶扦插生根较慢,最快插后第60天才能生根,最慢120 d才生根,可考虑采用基质加温、全光喷雾等处理进行进一步的扦插试验,以提高生根速度。

[1]林协.红山茶浙江[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5(5):46-47.

[2]胡哲森.浙江红花油茶种子油中脂肪酸的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7,7(1):70-71.

[3]胡晖.我国茶花育种浅谈[J].浙江林业科技,2004,24(5):51-53.

[4]韦福民,张方钢,陈子林.大盘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现状及其保护策略[J].浙江林业科技,2007,27(3):69-74.

[5]金明龙,张韶文.浙江新昌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32(2):220-224.

猜你喜欢
插穗顶芽山茶
切花红掌组培繁殖技术研究
青牛胆不定芽诱导及生根培养研究
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薯块对产量的影响
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与红山茶组10个物种间的杂交亲和性研究*
红山茶
《山茶梅花图》
木荷无性繁殖育苗技术实验研究
丽江桂花扦插繁殖试验
道地药材建青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杨树扦插育苗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