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2011-11-24 02:07罗优波王吉松胡亚芬宣子灿
浙江林业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花卉苗木杭州市花卉

罗优波,王吉松,胡亚芬,宣子灿

(杭州市林木种苗管理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6)

杭州位于浙江省西北部,辖有五县市、八区,其中5个山区县市(淳安、临安、建德、桐庐、富阳)和5个少山平原区(萧山、余杭、西湖、江干、滨江区),还有3个市区(上城、下城、拱墅区),总面积16 596 km2。年平均气温15.0 ~ 17.7℃,无霜期230 ~ 260 d,年平均降水量1 100 ~ 1 600 mm,平均年雨日150 ~ 160 d,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1 800 ~ 2 100 h。

1 杭州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发展规模

杭州市花卉苗木产业通过近10年的发展,种植面积从2001年的7 000余hm2发展到2010年的2.3万hm2,年产值达到25亿元。全市有专业花卉苗木市场12个,经营花卉苗木的企业近千家,花卉苗木从业人员12万人,花卉苗木专业村380余个,花卉营销专业户5 000余个。各区、县(市)和有关乡镇,均建立了各种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以及苗木经纪人、苗木营销大户、“公司+农户”的企业与苗农之间建立了互为一体的合作关系,从科研、生产到销售、应用形成了良好、有序、诚信的组织网络。

杭州市花卉苗木历年种植面积与年产值统计见表1。从表1可知,2001年到2004年为快速发展时期,种植面积从0.73万hm2增加到2.20万hm2,年产值也从7亿元增加到22亿元。2004年虽经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苗木市场低迷,价格下滑,但面积不减反升,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杭州花卉苗木总体影响不大。从 2006年到2010年面积基本没有变化,产值影响也较小。

表1 杭州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与年产值统计Table1 Area and annual output value of flower and seedling industry in Hangzhou

1.2 产品结构情况

产品的结构情况是个动态过程,2010年总面积2.31万hm2,产量12多亿株。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04、2006、2009年的情况分别按照生产面积、生产量、生产方式等进行比较分析,见表2、表3。

表2 杭州市花卉苗木按种植类型比较Table2 Comparison on types of flower and seedling in Hangzhou

表3 杭州市花卉苗木按主要用途比较Table3 Comparison on utilization of flower and seedling in Hangzhou

从表2、表3可以看出,杭州花卉苗木种类、产品结构及其变化情况的主要特点:

(1)尽管乔木、亚乔木类从种植面积上多于其它种类,但从数量上却是花灌木和地被类植物居多,反映出杭州花卉苗木种类结构总体上以小见长的特点。

(2)杭州的花卉苗木产业是以园林绿化工程用苗为主导的产业。

(3)经历2004年产业“寒潮”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花灌木类因适销、周期短而数量增加,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发展迅速,经济林苗木以及容器育苗得到了重视,增长较快。

1.3 产业体系情况

1.3.1 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各级政府种苗管理机构(包括农业、林业、园林三大系统)、各地产业协会、杭州市苗木商会及其它民间组织,组织机构比较完备,各级各部门间协调顺畅。产业管理采取政府引导扶持,协会服务管理,市场自我调节的运转模式。萧山和临安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花卉苗木产业办公室,在信息收集、植物检疫、品牌宣传等各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减少交叉管理,使管理体系更明晰,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发展。

1.3.2 流通体系 建立起多元化流通体系。苗场自产自销、专业市场和营销大户及经纪人采购配送、网络销售 3种方式并存,尤以第三种方式发展最为迅速。专业市场和营销大户及经纪人往往是三位一体,肩扛两头,一头是生产场圃,甚至是村民散户,另一头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往往是一个经纪人就能供应一个项目的所有苗木,一家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也就几个或十多个经纪人就能满足工程用苗需要,配送公司也应运而生,如在萧山有很多家苗木配送公司,又如萧山花木城的经营户,有许多自己没有苗圃或苗圃面积很小,但年销售额很大。

2 推进杭州市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的潜力和优势

2.1 全球产业格局发生有利变化

经历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花卉生产面积约213万hm2,花卉产业年总产值2 000亿美元,全球年贸易额4 000亿美元。花卉产业逐步发展为制种、种苗、成品、加工、拍卖等环节相互独立、多方协同的现代产业链体系,标准化、现代化和精品化成为发展主流。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资金、品种、技术交流日益频繁。国际花卉生产中心持续向成本低、资源广、自然条件适宜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花卉生产国和消费国,客观上有利于浙江省花卉产业做强做大。

2.2 国内宏观环境更加优越

中央提出林业“两增”计划,把加快包括花卉产业在内的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推向了重要战略位置。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二五”期间浙江省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总抓手。“森林浙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重要举措。生态文明和“森林浙江”建设需要充足的苗木保障,同时浙江开展的防护林工程、千万珍贵树种发展行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必定产生相应苗木需求。另外,内陆地区城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通道绿化、县城绿化等,也将给浙江苗木提供大量销售机会。

2.3 家庭消费和多用途花卉开发潜力巨大

家庭园艺市场日渐红火。用花木装点窗台、阳台、露台,用鲜切花和盆栽植物布置家居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捧,园艺产品有望成为普通家庭日常消费品。一些药用、食用、保健、美容和化工用花卉产业化开发逐步得到关注,花卉休闲观光、喜庆礼仪、农家乐、生态教育等花文化相关产业也逐渐兴起,花卉二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4 杭州市把花卉苗木产业作为都市农业六大产业予以重点培育

作为都市农业优势产业,花卉苗木的发展得到了杭州市以及各县(市)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2.4.1 政策支持 “十五”期间,主管部门专题调研了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花卉苗木“3515”工程,为实现花卉苗木产业梯度转移,实现量的扩张,出台实施异地连片发展花卉苗木奖励政策,促使市区(含萧山、余杭)到山区五县(市)发展。

2.4.2 资金扶持 2008年以来,为促进花卉苗木的转型升级,杭州市政府又决定大力开展设施农业建设,仅2010年,安排花卉苗木设施化建设资金近2 000万元,明确了全面实施设施化花木产业的方向。

2.4.3 会展业带动 萧山花木节已经成为全国花市最有影响力的会展业,其中举行的园林设计高峰论坛,邀请全国园林设计师与企业、苗农对话的形式,效果良好。

3 当前推进杭州市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3.1 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高

由于科研前期投入大、时间长,加上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完善等原因,很多企业往往追逐短期的可看得到的利益,而不愿将精力财力投入到新产品研究开发。花卉品种、绿化观赏苗木品种依赖引进,优质盆花和鲜切花品种依靠进口,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知识产权保护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和产品不足的现状依然没有明显改观。

3.2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

产品重栽培轻加工和服务,结构单一,附加价值不高,价值低。结构呈洋葱型,热产品过于饱满,冷产品、特色产品又稀缺,容易一哄而上,而又迅速衰退,对产业的长久发展不利。如2002年后新发展地区,品种主要为一些投入少,见效快的种类,前几年大量发展的种类如木兰科的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atungensis)等,这几年盲目跟进的小丑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Harlequin’),以及通道绿化速生树种如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is)、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等。

3.3 竞争激烈,远销苗木价格缺乏竞争优势

周边地区,省内有绍兴、宁波、金华、嘉兴和湖州五大观赏苗木生产集群,面积近6万hm2;省外有江苏、安徽、江西等省也迅速发展,如江苏现种植面积达到8.13万hm2,本地市场基本趋于饱和。仅从规模和市场上分析,杭州市优势度开始下降。近来重点市场扩展到中西部地区后,杭州苗木外运成本增加,并且长距离运输极易损害苗木活力,而中西部地区本地生产规模迅速扩张,在保障苗木质量、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且中西部地区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相对低廉,杭州苗木相对存在价格劣势。

4 推进杭州市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

4.1 提高技术能力,加强品种创新

一方面要提高产品容器化质量和成型质量,容器化控制按照标准化、工厂化实施,保持苗木的一致性、稳定性;成型质量控制则主要考虑我国仍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园林苗木有着大量的需求,缩冠技术、修剪技术、肥水管理均应当制定相应标准,以质量求生存和占领市场。另一方要整合科研力量,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城市,高校林立,如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都开设了园林园艺等专业,科研单位如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浙江省农科院、浙江省林科院可提供较强的技术支撑,要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引导创新要素集聚,加强品种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4.2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附加价值

鼓励对花卉产品进行精加工,开发以花卉产品为原料的工艺品、食品、化妆品、医疗保健品等;发展园艺资材、控缓释肥等相关配套产业;结合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花卉文化创意园、花卉观光休闲园等现代服务业的多元化经营;调整结构,加快传统名花开发,发展食药用和工业用等新兴花卉,通过引进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品牌经营,提升附加值,增强竞争优势。

4.3 加强营销创新,促进市场流通

以市场为基础,鼓励发展花园中心、基地化市场、网络交易等新型零售方式,推动花卉进超市,进社区;对传统的营销方式进行整合提升,大力培养和发展专业营销企业及苗木经纪人制度,建立以园艺产品展示中心为平台,苗木经纪人联合体配送为主体,园林绿化工程企业采购、专业市场网络销售相结合的新型诚信订单制营销体系;以知名展会为契机,利用中国(萧山)花木节在全国的影响,充分展示展销杭州特色花卉,促进地区交流合作,营造和提升杭州花卉品牌形象。

[1]宣子灿.杭州市新一轮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策略调研[S].杭州市林水局,2006

[2]骆文坚,李长涛,孔伟丽.浙江苗木花卉业发展历程[J].浙江林业科技,2007,27(3):83-86.

[3]余柏根.上虞市花卉苗木产业观状与发展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2006,26(2):69-71.

[4]骆文坚,孔伟丽.浙江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0,30(2):77-81.

[5]陈常理,韦茂兔,沈福泉,等.萧山花卉苗木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8-21.

[6]骆文坚.绿化苗木发展走势分析与育苗新技术应用[S].2010.10

猜你喜欢
花卉苗木杭州市花卉
李鱓·花卉十二开
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探析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花卉之二》
山东郯城:多肉种植成花卉苗木产业“新宠”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石河子市区花卉苗木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