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网络化教学研究

2011-11-25 02:37王铁柱赵向林王建岭
制造业自动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网络化建构资源

王铁柱,彭 平,赵向林,王建岭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课教学部,石家庄 050091)

当今世界处于信息爆炸式的增长并迅速更新的时代,这一客观现实对教育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无法适应当前大信息量的教学内容需求,各校纷纷建立多媒体教室,但是一个个独立的多媒体教室,尚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仍然不能摆脱以老师讲课为主的学习模式。为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创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的环境,当今,通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21世纪教育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可能,通过网络化教学,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埋头抄板书、自学资源匮乏、课后交流不方便等问题,更容易被老师和学生所接受。教授《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师,更应该紧跟时代的脉搏,走在网络化教学的前面。

1 远程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

远程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来自于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1、情境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2、协作

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3、会话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4、意义建构

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我们把教师的工作抽象为“情景”的构造,即对教学信息资源的合理、有序、动态地组织;意义建构的主体既学生,通过建构活动平台进行“协作”和“会话”,实现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媒体资源的可控访问以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达到最终意义的建构。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该系统中,学生是建构活动过程的主体,相反教师在建构活动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虚拟的,如远程网络化教学系统本身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就是虚拟的教师建构活动。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进行教学信息资源的组织工作。

2 网络化教学的素材来源

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信息素养的培养又比在普通高校学习的学生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我认为提供给学生的媒体信息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即本地资源。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学校能给学生提供较完善的课程学习资源和系统的学习支持服务,除了教学大纲、考核说明、文字教材及辅导资料外,还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和提供的资源,如音像教材(包括教学录像、录音和VCD等)、CAI课件、计算机网络上的辅导和教学信息(包括中央电大和省市电大开放教育网站可供浏览和下载的教学资源、BBS讨论板、用于寻求辅导帮助的电子邮件等)、直播课堂、VBI教学信息、电子阅览室等。二是互联网提供的更为广泛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即导航资源 和泛在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资源的增长非常快,有相当部分的资源是可以用于开放学习的。当然网上的资源往往是良莠不齐、真假混杂,需要善于辨别和选择。我认为目前这样一些网站的资源比较可靠,可以充分利用,如国内重要报纸和期刊的网上资料库、中国数字图书馆、超新星图书馆、深圳读书网、中国学术期刊(清华学术期刊CNKI)、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这些网站都提供了方便的查询检索功能,便于阅读和下载,而且收费低廉,部分网站还是免费的(如深圳读书网可以免费阅读,清华学术期刊CNKI可以通过进入广州图书馆网站的包库方式免费阅读、下载)。这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善于使用这类网站的资源,等于拥有了一座藏书丰富、刊物齐全的大型图书馆。

3 网络化教学的实施

1.网上授课

网上授课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充分地利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各种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中,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落后教学手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通过网络多媒体的教学环境,老师可以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播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信息量。

2.答疑与批改作业

要使学生迅速掌握课堂上所讲授的众多内容,答疑和批改作业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教学活动。传统的答疑方式是由老师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解答。由于老师和学生的教学或学习任务都较繁重,安排答疑时间经常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有时老师安排了答疑,等了几个钟头却无人问津;另外,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有产生问题的可能,这种传统的答疑方式经常不能满足好学者的需要。网上答疑则可弥补以上的几个缺陷,教师和学生可随时通过BBS或E-MAIL的方式进行沟通,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对于学生大量的作业,若要求学生上机完成并在网上提交给教师批改,既有利于教师的批改,又有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还可将作业正确答案公布在网上,方便学生的查询和改错。

3.自主学习

由于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应用的深度越来越深,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而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差异也很大。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讲授知识是无法使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兼顾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学环境对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学活动,需要教师在网上为学生提供所有必须的教学资料,如:教学计划、CAI课件、电子教案、重要习题及参考答案等。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在网上不但要公布各门课程中必学内容的资料,还应公布规定内容以外的其他内容的资料,以便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自学空间。通过提供网上自学功能,不但可以使校内学生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水平,而且也可能为那些大学校门之外渴望知识的社会青年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通过Internet,可以使传统的封闭的教育变为开放的、全社会的学习基地。

4 “网络化教学”应用课例与效果分析

课例:WWW浏览

这是针对学生进行的上网基础知识课,共用2个课时,教学过程如下:

1、 明确学习任务: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学习Internet浏览器的基本操作,及分组共同完成一篇网上信息检索加工的作业。提出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2、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中运行学习一段有关浏览器与万维网的基本知识、IE浏览器操作示范以及使用规则的交互式教学软件。学生如有问题,可电子举手提问,老师通过教学网进行个别辅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和需要来进行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完成一份关于WWW浏览基础知识的填空练习。

3、进入校园网,启动浏览器,访问学校网站,熟练浏览器的基本操作规则。在该步骤,学生需按老师拟定的训练提纲,完成操作练习。此时教师课堂巡视,收集反馈信息。学生如有问题,老师指导学生使用浏览器的帮助系统尝试去解决问题,如还不能解决,教师才给予具体辅导。

4、开放INTERNET上网功能,学生可自由访问互联网上的各个站点。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下列工作:进入搜索网站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有关“INTERNET”、“发展”与“中国”等关键字的搜索,下载保存有关INTERNET在中国发展概况的资料信息,协同合作整理出一份论述“中国INTERNET发展概况”的文章。以文件形式存盘,交磁盘作业。此过程教师巡回辅导,积极引导,适时点拨。另外,如学生对网站地址不熟悉,可将常用的搜索引擎及教育网站的网址印给学生。

5、反馈预测与调控:学生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电脑网络、小组学生之间的反馈回路,进行自我反馈调控,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6、评价总结:每组派代表上讲台向全班同学展示完成的作业,介绍交流完成作业的思路及过程,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是同学及老师的提问与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①自主学习能力与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所完成的任务是否符合要求切合题意,完成的质量与效率如何;③ 是否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要求。每个小组通过观看其它同学的作业,了解自已作业的优缺点,并在听取其它同学的建议中受启迪,取长补短对作业进行再修改。这是一个将自评他评,研讨协商融合在一起的过程。最后,老师归纳总结用浏览器上网操作的方法与步骤,指出在课堂中发现的较普遍的问题,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训练进行分析总结和评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知识的规律性及正反经验,进行知识意义建构。

效果分析与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实践表明:网络化学习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实现的优良教学效果。这是因为:①网络化学习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质能力,培养内容侧重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不强调直接教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因此能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能与计算机技术迅速更新换代、知识爆炸式增长的发展趋势相适应。②采用网络化学习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自身教学规律决定的,因为使用传统的非实时不在线的教学方式很难开展基于Windows平台的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课堂教学,用网络化的学习模式应用于教学,通过观看教师的实时示范操作学会操作技能,通过自主学习满足个体差异的需要,通过协同学习促进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然后再通过使用网络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因而能很快地掌握所学知识。③从教学效果来看,在教学内容学手段、教学进度、授课教师责任感、教学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网络教学有优势,但在师生交流、课堂气氛、学习难点的处理等方面仍需加强。④有部分学生反映电子教材换屏速度较快,课堂笔记跟不上,疑难问题容易积累,页面切换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有的学生对完全由自己占据主动的学习方法不太适应,面对信息量大且经常动态更新的课件把握不住重点。⑤学生运用网络的技术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可以通过设置在线帮助和专门的讨论区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与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应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尽快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网络化教学模式的转变。

[1] 吴军其《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

[2] 祝智庭《论教育信息化与创新教育》.

[3] 詹姆斯.博特金《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

[4] 刘序明《网络教学的调查》.

猜你喜欢
网络化建构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资源回收
基于最优树的网络化作战装备体系结构优化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建构游戏玩不够
基于HDS和CANopen多品牌PLC网络化控制实验平台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