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与16 所大型医院医疗效率的比较研究*

2011-11-26 03:38郭丽敏刘晶星杜欣欣王丽姿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1年6期
关键词:床位数住院日平均值

◆郭丽敏 刘晶星 杜欣欣 王丽姿

郭丽敏 刘晶星 杜欣欣 王丽姿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 300052

1 研究背景

提高医疗效率是公立医院承担社会责任与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1]。20 世纪90 年代底到本世纪初,国内很多医院都经历了扩张阶段。但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医院管理者的关注点已从单纯的扩大规模转移到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上,而缩短平均住院日则是提高医疗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

某院作为第二批次医院参加了由中国医院协会组织的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研究项目,16 所大型医院则是第一批次参加该项目的医院。本文拟就该院的资源配置及医疗效率与16 所医院进行对比,并根据结果对医院发展提出建议。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各种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医院协会缩短平均住院日项目组[2]。包括2003 ~2008 年的医院基本规模情况、资源配置情况及医疗效率情况。

2.2 研究方法

把该院相关数据与16 所医院的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为医院提供提高医疗效率决策的依据。

3 结果

3.1 医院规模基本情况

从医院规模上看,2008 年医院比16 所医院固定资产平均值少2.11亿元,职工人数少223 人,开放床位数少92 张,手术台数少2. 35台,CT 少0.07 台,MRI 少0. 42 台,见表1。

3.2 资源配置和医院效率对比分析

3.2.1 资源配置对比分析 (1) 正式职工比例。医院正式职工比例较平均值高,说明医院用工形式仍以正式职工为主,而16 所医院在岗职工中约有30% ~40%的合同制和临时工人员。(2) 护士人数/卫技人员数。医院护士占卫技人员比例较低,较平均值低约10%,到2008 年二者仍有6%的差距。(3) 卫技人员数/床位数。医院卫技人员数/床位数2003 ~2007 年较平均值高,2008年二者趋于接近,说明相对于医院开放床位数所配置的卫技人员总数不少。(4) 正式护士的比例。医院自2003 年的1 下降到2008 年的0.87,说明医院护士用工仍以正式职工为主。(5) 固定资产/床位数。医院2003 年 固 定 资 产/床 位 数 为43. 17万元/床,2008 年 增 加 到63. 06 万元/床,16 所医院平均值2003 年和2008 年 分 别 为49. 81 万 元/床 和76.61万元/床,说明2003 ~2008 年期间医院固定资产增加较16 所医院平均值少。(6) 固定资产/卫技人员数。医院2003 年固定资产/卫技人员数为24.64 万元/人,2008 年增加到44.22 万 元/人,16 所 医 院 均 值2003 年 和2008 年 分 别 为34. 14 万元/人和52. 05 万 元/人,整 体 水 平16 所医院平均值较医院高约10 万元/人。

表1 2008 年医院与16 所医院固定资产平均值比较

3.2. 2 医疗效率变化趋势 (1)平均住院日。某院2003 年和2008年平均住院日分别是17. 4 天和16.7 天,16 所医院对应数值分别为14.85 天 和11.2 天,说 明 平 均 住 院日尚有改进的空间。(2) 术前等待时间。某院2005 年和2008 年术前等待时间分别是5. 1 天 和5. 7 天,16 所医院2003 年和2007 年对应数值分别为4.995 天和3.87 天,表明某院2005 ~2008 年术前等待时间呈上升趋势,而16 所医院则呈下降趋势。(3) 门急诊人次/卫技人员数。某院2003 年和2008 年门急诊人次/卫技人员数分别是486. 28人次/人和626.05 人 次/人,16 所 医院 平 均 值 为906. 42 人 次/人 和909.08 人 次/人,二 者均 呈 上 升 趋势,但某院水平明显比平均值低,尤以2004 ~2007 年期间差距较大。(4) 手术例数/手术台数。某院2003 年和2008 年手术例数/手术台数分别是244. 8 例/台和410. 3例/台,16 所医院平均值分别为600.2 例/台和961. 39 例/台,二者均呈上升趋势,但该院总体水平还不到平均值的一半。(5) 手术例数/卫技人员数。某院2003 年和2008 年手术例数/卫技人员数分别是3. 82 例/人 和5. 2 例/人,16 所医院平均值分别为8.77 例/人和12.06 例/人,二者均呈上升趋势,但该院总体水平还不到平均值一半。(6) 出院人数/卫技人员数。某院2003 年和2008 年出院人数/卫技人员数分别是9.6 人次/人和14.02人次/人,16 所医院平均值分别为17.85 人 次/人 和22.53 人 次/人,二者均呈上升趋势,但该院总体水平约为平均值的一半左右。(7) 出院人数/护士数。某院2003 年和2008 年出院人数/卫技人员数分别是21. 7人次/人和27.28 人次/人,16 所医院平均值分别为30.3 人次/人和40.81人次/人,二者均呈上升趋势,该院增幅为5.58 人次/人,平均值增幅为10.51 人次/人,二者差距有增大趋势。(8) 出院人数/床位数。某院2003 年和2008 年出院人数/床位数分别是16. 8 人次/床和20. 0 人次/床,16 所医院平均值分别为23.2 人次/床和32.67 人 次/床,二 者 均 呈 上升趋势,该院增幅为3.2 人次/床,平均值增幅为9.47 人次/床,二者差距有增大趋势。(9) 出院人数/CT 台数。某院2003 年和2008 年出院人数/CT 台数分别是16 606 人次/台和10 686. 33 人次/台,16 所医院平均值分别为12 329 人次/台和17 803.3人次/台,该院呈下降趋势,降幅为5 919.67 人 次/台; 平 均 值 呈 增 加 趋势,增幅为5 474. 3 人次/台。说明医院每台CT 的工作效率在下降,而16 所医院单台CT 的工作效率在提高。(10) 病床使用率。某院2003年和2008 年病床使用率分别是90.7%和98. 1%,16 所医院对应数值分别为95.56%和102.62%,二者均呈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变化特点,说明其都经过了一个床位扩展期。(11) 每名医生年门诊人次。某院2003 年和2008 年每名医生年门诊人次分别是1 227 人次和1 624 人次,16 所医院平均值分别为1 539 人次和2 705. 68 人次,二者均呈增加趋势,但该院增幅为397 人次,平均值增幅为1 166. 68 人次,二者差距在增大。

3.3 小结

某院从2003 ~2008 年资源配置和医疗效率总体提高了(见表2,表3) ,但与16 所医院平均水平相比,该院资源配置有效性稍低,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床位数和固定资产/卫技人员数2 个指标上,也就是说某院的卫技人员所能支配的固定资产和床位数要低于平均水平。

医疗效率方面,进行比对的平均住院日等11 个指标在医疗效率方面均差于16 所医院的平均水平。

4 讨论与建议

某院在2003 ~2008 年期间资源配置、医疗效率在逐步提高,但与第一批参加中国医院协会缩短平均住院日项目的16 所医院相比尚有差距,尤其是在平均住院日、门急诊人次/卫技人员数、手术例数/手术台数、手术例数/卫技人员数、出院人数/卫技人员数、出院人数/护士数、出院人数/床位数等医疗效率方面的指标明显低于16 所医院的平均值,说明医院还应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设备利用效率、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等来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据此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表2 2003 ~2008 年某院与16 所医院资源配置变化趋势对比

表3 2003 ~2008 年某院与16 所医院效率变化趋势对比

(1) 适当提高临床科室现岗护士人数。虽然2003 年以来医院护理人员/卫技人员数比例略有增长,但仍比16 所医院平均水平低约10% 。卫生部1978 年编制综合医院人员配置要求的床护比为1∶ 0. 4,这 一 标 准 已 不 能 满 足 医 院医疗工作的需要。医院可参考国内同等规模医院水平进行配备。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能有效提高医疗效率,加快病人周转。因此建议医院应适当增加护理人员,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2) 实施弹性工作制,提高辅助科室工作效率[4]。以反映放射科工作效率的出院人数/CT 台数指标为例,某院2003 年、2004 年该指标均比16 所医院平均水平高,2004 年 数 值 为18 921 人/台(CT) ,但随着CT 台数的增加,每台CT 的年检查人数反而下降,说明该院放射科工作效率在下降,并且影响了住院病人的周转[3]。建议医院相关辅助科室实施弹性工作制,早8 点到下午4 点为一班,下午4 点到晚上10 点为一班,实行“人休机器不休”。另外,在预约病人的安排上,上午以门诊患者检查为主,下午4 点到晚上10 点主要以住院病人检查为主,这样可以延长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缩短住院病人检查的等候时间及发报告时间,提高了单位工作时间内的检查人次[5]。

(3) 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医院有11 个效率指标低于16 所医院平均水平。因此医院要对就诊、住院流程进行梳理,组织多科室多部门的研讨会,采取现场跟踪法了解病人就诊情况,认真查找影响每个环节工作效率的问题和症结,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流程,并制订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益[6]。

[1]高 炎,王克春. 试论公立医院医疗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医院管理,2008,28(4) :1 -3.

[2]中国医院协会.“缩短平均住院日项目”数据资料[Z].

[3]郭丽敏,刘晶星.浅析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J]. 卫生软科学,2010,24(6) :494 -496.

[4]李淑霞,赵作伟.合理降低术前平均住院日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1) :45 -47.

[5]邬静艳,朱健倩,高 炎. 综合性医院平均住院日的比较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14(6) :35 -38.

[6]林 萍,孙运波.医院层面上缩短平均住院日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管理,2010,14(6) :57 -59.

猜你喜欢
床位数住院日平均值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多举措缩短平均住院日效果分析
某院超长住院日患者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某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日患者回顾性分析
全国城市医疗资源排行榜
广州市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
某院174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全国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