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的真正内涵*——“南京青奥会口号、目标与理念”研讨会综述

2011-12-07 09:26李因霞李云广孙源宏
体育教育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青奥会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

高 泳,李因霞,李云广,孙源宏

(1.河南科技学院 体育系,河南 新乡 450003;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系,贵州 都匀 558000;3.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青奥会的真正内涵*
——“南京青奥会口号、目标与理念”研讨会综述

高 泳1,3,李因霞2,李云广3,孙源宏3

(1.河南科技学院 体育系,河南 新乡 450003;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系,贵州 都匀 558000;3.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2014年第2届青奥会将在中国南京举办,以形成南京青奥会的核心价值为主题的“南京青奥会口号、目标与理念”研讨会,2011年4月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杨桦、任海、孙大光、孙葆丽、张清、徐达、丁铭等著名的奥运专家、理论学者和南京青奥会组委会官员,对青奥会诞生发展的历程,青奥会特质,青奥会与奥运会的异同,青奥会的口号、目标和理念等体现青奥会内涵的问题畅谈了自己的观点。

南京青奥会;青奥会口号;青奥会目标;青奥会理念;青奥会内涵

青奥会自从2007年诞生以来,迅速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当前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在商业化和职业化的推动下,正走向辉煌,奥运会已成为超大规模的体育盛会,但是其离创办之初所追寻的奥林匹克理想渐行渐远。在难以对当下规模庞大、组织严密、结构复杂的奥运会改革的情况下,国际奥委会审时度势,及时推出了青奥会。作为新生事物,它是时代的产物,具备先进事物的特质,但也并不完美,需要不断完善和成长。为了探求青奥会的内涵,准确定位如何办出一届成功的南京青奥会,在此背景下,“南京青奥会口号、目标与理念”研讨会于2011年4月20日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笔者有幸参加此会,遂将专家学者们的主要观点整理出来,以飧读者。

1 会议概述

本次会议研讨内容是充分研究近年来在中国举办的大型赛事与重大国际活动使用过的目标、理念、口号等内容,提出适合南京青奥会特点的标准提法,形成南京青奥会的核心价值,采用业界主持和学界研讨的方式进行。

参会人员由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全过程的奥运专家、南京青奥会组委会官员、北京体育大学课题专家组组成。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全过程的奥运专家有原北京奥组委国际联络部部长张清、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孙大光、原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部长吴京汨、奥运市场开发专家及北京北奥集团董事长杜巍、团中央少年部副部长王璐、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剑、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主任赵卫、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岩、国家大剧院演出部副部长任晓珑;南京青奥会组委会官员有南京青奥会专家咨询室负责人徐达、组委会文化教育部负责人丁铭以及官员刘浩和郭双庆;北京体育大学课题专家组有原北京奥组委奥运教育顾问,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本研讨课题首席专家任海,原北京奥组委培训专家孙葆丽教授以及其他科研人员共计3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2 代表性的学术观点

南京青奥组委会文化教育部部长丁铭首先介绍了南京青奥会的筹办工作,已经由基础规划进入到战略规划阶段。提出青奥会应体现青年特征,回归奥林匹克精神本质,同时使青年们学会认知,即通过赛事的方式,加强对青年们的引导和熏陶。南京青奥会组委会把青奥会定义为青春盛会、文化盛会,作为青奥会的文化教育部门,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理念来宣传、筹办青奥会?

任海在谈到确定青奥会的口号、目标与理念时,提出应遵循三个依据。第一,应依据青奥会和国际奥委会的需要。国际奥委会认为青奥会旨在鼓励全世界的青年人参与体育运动,接受并依照奥林匹克价值来生活。青奥会要教育、鼓励和影响青年运动员在自己的社会或社区发挥积极作用;青奥会是体育运动、文化和教育均衡起来的青年人的体育赛事,在奥林匹克运动的这些领域发挥催化剂的作用;青奥会的文化和教育计划(CEP)集中于五个主体: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价值、技能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责任、数字媒体表达。总之,国际奥委会希望以青奥会来弥补现有奥运会的不足,回归奥林匹克的教育本质。青奥会强调参与、体验、分享团结和人文精神的浓烈氛围,同时国际奥委会强调青奥会的五大教育价值:一是奋斗的快乐。即通过身体活动、游戏和竞技运动,挑战自我和相互挑战,以发展和锻炼身体的、行为的和智力方面的技能。二是公平竞争。其作为一个体育概念,在今天已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在体育中学习公平竞争的行为可培养并强化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公平竞争行为。三是尊重他人。当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需要学习接受和尊重多样性,以促进和平与相互理解。四是追求卓越。以帮助青少年做出积极的、健康的选择,这样无论他们做什么都会力争最优。五是身体、意志和精神的均衡。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均衡发展,这也是顾拜旦恢复奥运会的初衷。但同时国际奥委会创办青奥会也面临着挑战,比如外部质疑,内部意见也不统一,社会关注度低,青奥会仅办过一届,尚不成熟,处于探索中,市场开发困难,城市负担重等。第二,应依据中国和南京市的需要。在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办好青奥会 建设新南京”的意见》中,提出南京办青奥会以发展城市的目标如下:“是南京产业升级、城市建设、民生改善、国际化进程和城市文明素质等领域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和重大平台”、“推动南京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确保青奥会热烈、精彩、成功,让国际社会满意,让各国运动员满意,让全国人民满意,并通过筹办青奥会,带动南京实现新的发展跨越”。同时提出“绿色青奥、活力青奥、人文青奥”的理念,另外还提出办好青奥会,建设新南京的六项原则,即与发挥全市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相结合,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与提升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相结合,与提升南京国际化水平相结合,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相结合,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还要兼顾南京城市的特点:人文古都、生态名城、滨江城市以及建设人文绿都的规划。第三,要依据当今国际社会的需要。如全球化发展迅速,联系广泛而深入、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文化冲突加剧、中国崛起影响巨大,国际社会反应不一。在以上分析基础上,任海认为对于青奥会口号、目标和理念的研究,口号应突出青奥会的理想,更具有青年特色,具有简明、包容性强、有解释空间、符合英文国际化习惯的特点,目标应突出办青奥会与城市发展的结合点,方向明确、内容清晰、语言简洁,理念应突出举办青奥会的原则,对南京青奥会基本特点的概括,应力求准确,语言精炼。

杨桦从确定学校校训的角度谈起,认为和挑选青奥会的口号有异曲同工之处,青奥会的口号应追求突出特点、简单明了,应着重体现两个重要方面:成长和责任。目标应寻找到青奥会与城市品格的结合点,理念应突出共享、成长和友谊。

孙大光从分析首届新加坡青奥会谈起,认为虽然获得赞赏,但民众关注度不够,南京青奥会应首先解决关注度不高的问题。青奥会口号的遴选应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突出青年特点,因为青年是青奥会的主体,也是区别传统奥运会的特色所在。二是要站在更广阔的世界视角,不能仅仅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要有利于国际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三是要站在为奥林匹克运动做贡献的角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一百多年以来,蓬勃发展,为人类进步和和平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其教育功能逐渐弱化,已难以满足其本源的理想,因此国际奥委会才推出了青奥会来救援。所以青奥会要不负重托,力争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应有的贡献。

张清比较了申办口号和备选口号的特点,回顾了北京奥运会口号的诞生过程。提出五点意见:第一,申办口号亦可使用,举办口号可借鉴北京奥运会,但不可盲目攀比;第二,北京奥运会是以竞赛为中心,南京青奥会应两条腿走路,竞赛加文化教育;第三,整体口号和局部口号要分开;第四,内部和外部口号要分开;第五,切勿重蹈大学生运动会的覆辙,其肤浅零散,青奥会应坚持做到持续较长影响的办赛理念。

刘岩认为成长应是青奥会口号的核心,因为成长的可解释余地大,也包括现在和未来,比如青年正在成长期;青奥会还处在萌芽期,更需要成长;南京和中国需要成长;我们还需要和青奥会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一起携手成长等,但认为现有所提的备选举办理念还不尽如人意,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杜巍提出青奥会的口号要力求创新,能激发世界明白青年人存在的意义,如活力南京,拥抱未来,但局限性较大。如何通过青奥会更好地将现实和未来结合起来是确定青奥会口号的指导思想。陈剑也认为青奥会口号应体现出成长,但也要突出共享,一起成长,活力分享。吴京汨等认为青奥会的口号要考虑以下方面:一是青奥会的青年特色,二是与奥运会及奥林匹克精神的关系,三是中国和南京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状况,不管是口号、目标还是理念,都应该是这三种核心精神的融合,三种特性重叠区的高度反映。

孙葆丽认为确定一届大型赛事的口号,首先应清楚其特质。对于青奥会来说,首先应体现青奥会的特质,注重和奥运会异同的对比研究,体现国际奥委会创办青奥会的本意,弥补奥运会教育的不足。国际奥委会以及学者们质疑奥林匹克教育对青少年是发号施令,青年并非主体,新的教育观念应鼓励青少年主动参与其中,给他们提供交流的平台,给他们话语权和决策权,主动倾听青年人的心声。另外南京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贡献应该锁定在激情、青春和共享。

最后,丁铭针对专家们的发言,特别强调国际奥委会方面在确定南京青奥会口号、目标和理念方面的要求,即不能仅仅强调青年是未来,而更应该突出青年是现在,强调当下的价值,强调当下需要打好坚实的基础,有了现在,才有可能拥有未来。南京青奥会应诉求青年、突出青年,还应以打造该年龄阶段的顶级体育赛事为平台,进而办成突出教育、文化、交流的盛会。与会的学者又围绕着“青奥会与青年”、“青年文化与青年”以及“南京青奥会与南京的城市发展”等几个热点进行了热烈而积极的讨论。

3 学术观点评析

研讨会专家学者们对青奥会的内涵主要倾向于以下三个思想方面:一是青奥会,应抓住其本质,突出其特色。青奥会的特质就是属于青年人的舞台,要对青年进行教育,从而弥补奥运会现状之不足;二是青奥会不能仅仅着眼于未来,还应做好当下,然后在做好当下的基础上,去影响未来,创造未来;三是青奥会的口号要满足三个方面:突出青奥特色、着眼国际习惯和文化认同、脍炙人口,成长和分享是确定青奥会口号的基本格调,目标应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理念尽可能在赛后能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保持下来,融入南京城市精神之中。在这三条大家认同的思想指引下,南京青奥会的筹办思路将会更加明晰和准确,确定南京青奥会的口号、目标和理念也就变得有章可循。

4 结语

青奥会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活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奥运会进行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青年的教育,更加突出青年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可以说,青奥会是为了弥补奥运会不能完全实现奥林匹克理想的遗憾而应运而生的,她将弥补奥运会发展之瑕疵,和奥运会携手一道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对作为青奥会内涵的口号、目标和理念的探讨,将会使得南京青奥会在一种科学的、正确的理念下开展筹办工作,对于成功举办第二届青奥会,奠定南京青奥会在青奥会历史上乃至在整个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也为我国的北京奥运会实践领域的专家、南京青奥会组委会的官员和北京体育大学从事奥林匹克运动领域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对于厘清南京青奥会的筹办思路有着重要意义。正如南京青奥会专家咨询室负责人徐达对研讨会中肯的总结:通过北京奥运会专家的意见和学者们的交流探讨,对于青奥会的举办口号、目标与理念的准确把握,思路将会更加清晰,行动将会更加科学,对于下一步尽快确定青奥会的口号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推动青奥会研究乃至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Real connotation of Youth Olympic Games

GAO Yong1,3,LI Yin-xia2,LI Yun-guang3,SUN Yuan-hong3
(1.Sport Dept.,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Xinxiang 450003,China;2.Sport Dept.,Qinnan Ethnic Normal Inst.,Duyun 558000,China;3.Graduate Dept.,Beijing Sport Univ.,Beijing 100084,China)

The 2nd Youth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Nanjing in 2014.The seminar with the theme of the slogan,goal and concept of the Nanjing Youth Olympic Games was held i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in April 2011.The famous Olympic experts,scholars and commissioners of the Olympic Committee,YANG Hua,REN Hai,SUN Da-guang,SUN Bao-li,ZHANG Qing,XU Da and DING Ming expressed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 developing process and features of the Youth Olympic Game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Youth Olympic Games and the Olympic Games,the slogan,goal and concept of the Youth Olympic Games.

Nanjing Youth Olympic Games;slogan of the Youth Olympic Games;goal of the Youth Olympic Games;concept of the Youth Olympic Games;connotation of the Youth Olympic Games

G80-05

A

1672-268X(2011)06-019-02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0年青年课题项目(10GHQN031)。

(2011-08-20收稿)

猜你喜欢
青奥会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两届奥运主办权同时揭晓
范扬国际奥委会体育作品展之瑞士行
范扬国际奥委会体育作品展之瑞士行
青奥会对中小学运动会改革的启示研究
南京青奥会掠影
江苏省青少年学生对南京青奥会的认知分析
浅析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