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教学充满诗意

2011-12-07 21:53王家成
体育师友 2011年3期
关键词:激情诗意体育教师

□王家成

让体育教学充满诗意

□王家成

一般地说,“诗意”二字与文学课联系得很紧。一说到“诗意”,大多数教师可能都会想到语文教学。其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中,“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应该是对所有学科而言的。因此,体育教学也同样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在有诗意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锻炼。

一、教师应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激情是一种实现理想的积极情感和渴望挑战的精神状态。富有激情的教师表现为始终精力充沛,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情,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且不知疲倦。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其学科的人文性、体现其诗意,其基本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是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并且让学生充满激情学习的。如:课堂上体育教师洒脱的举止、阳光的外表、稳重的处事风格都会对学生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体育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深挖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把自己对于体育、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份健康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表情、眼神、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学生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二、尊重需要,注意激趣,才能使课堂溢满诗意

尊重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体育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诉求,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其次,要以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正确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保护学生的隐私,使学生能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第三,通过多种方式,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诱发学生的练习欲望。笔者在七年级的快速跑的教学中,用“快摆臂,高抬腿,一举成为飞毛腿;深呼吸,匀速跑,坚持到底最重要”的顺口溜激趣,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创造学生想学、要学的教学氛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使学生真情投入,融入到教学者的激情中去,使课堂溢满诗意。而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也是诗意课堂成功构建的关键所在。

三、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才有诗意

新课程提倡对话,反对“一言堂”。为此,诗意的课堂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首先,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如:笔者在教授八年级足球课时,指导学生学习颠球技巧,把自己的示范动作归纳为四句诗:“动作轻松不紧张,颠球部位要思量。主动迎球轻用力,蹦蹦跳跳身体棒。”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充当课堂中的主角,融入亲历练习和深入思考的过程,去体会动作,体验困苦,享受乐趣。其次,体育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好朋友,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蹲”下来看学生,给学生一些权利,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把握;给学生设置一些困难,让学生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答;给学生一些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创造,从而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四、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体育,品味体育的浓浓诗意

生活就像一首诗。“让体育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体育。”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体育,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体育离他们很近很近,使学生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体育。社区的活动场地、公园中、操场上……到处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锻炼的地方。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从主观上才愿意主动地去学,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诗意。如:笔者一次带领学生到小河边晨练时,发现一老者正在练习“五禽戏”中的套路动作。当老者做像鸟飞一样的动作时,就给学生解释到:“这是武术的‘五禽戏’中‘鸟戏—飞扬’的动作,它体现了‘鹤舞翩翩上九天,伸经拔骨任我练。好似蓝天展双翅,放飞思绪扩眼界’的意境,融表演、舞蹈、健身于一体,对促进人体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使学生深受启发和教育。

教学生学会感悟生活,感悟生活中的体育,品味体育的浓浓诗意,也是体育教师对学生最好的体育学习指导。生活本身就充满诗意,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体育,是学生体育技能提高的根本所在。生活是创造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

“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体育,原本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它使人充满激情,充满自信,所以它理应为学生生命的诗意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体育教师应利用体育课堂独特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每一节体育课都能陪伴学生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让体育教学充满诗意。

(湖北省宜城市龙头中学)

猜你喜欢
激情诗意体育教师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冬日浪漫
萌动的激情
图志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