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克氏病的演化及增强保护的措施

2011-12-09 03:10王小芬曹伟胜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1年12期
关键词:毒力毒株免疫力

王小芬 译 曹伟胜 校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农业部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广州 510642)

目前马立克氏病(MD)在世界大部分养禽地区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尽管某些国家仍会零星发生MD,但是至今未见出现比特超强毒(vv+)毒力更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分离株的报道。MDV是否还会向毒力增强的方向继续演化仍是个未知数。

20世纪50年代,MDV毒力发生了第一波演化,即从温和型MDV演变成了强毒型(vMDV),而这可能是由于养禽业向高度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变引起的。连续几代MD疫苗的引进和使用导致了MDV毒力的第二波演化。最近的这次毒力演化可能是由于MD疫苗不能产生完全的免疫力,致使病毒能够在免疫过的宿主体内复制并且排毒。

通过预防接种,自1970年以来马立克氏病一直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人们很难估计马立克氏病免疫对养禽业带来的总体影响。而美国农业部(USDA)提供的死淘率数据至少可以部分地说明这种影响,即使用MD疫苗后马立克氏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根据美国国家农业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美国因马立克氏病造成肉仔鸡死淘的损失从1970年的1.5%降到了2006年的0.003%,减少了99%以上。在已使用CVI 988疫苗的国家,使用多价疫苗(包括血清1、2、3型)、二次免疫、改进免疫技术及更好地控制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等都是控制马立克氏病的策略。

1 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演化

养禽业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是MDV有毒力增强的演化趋势。不幸的是,尽管MD疫苗都有良好的免疫效力,但是它们的使用似乎总是伴随着MDV毒力的增强。

HVT疫苗和二价疫苗在大约10年的时间内均提供了很好的保护,而CVI 988疫苗的使用时间到目前已经超越了前二个疫苗。美国多年来一直在监控MDV毒力的演化。自从1972年开始,CVI 988疫苗就开始一直在欧洲和其他一些国家使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都没有明显的“疫苗免疫失败”的报道。

现在人们还不清楚为什么毒力更强的致病型MDV毒株能够突破现有疫苗的免疫力。致瘤潜力增强可能是原因之一,然而,严重的免疫抑制以及毒力更强的MDVs在体内更强的复制能力可能是导致疫苗失去免疫效力的原因。

2 疾病控制

在一些欧洲国家,人们通过采取“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以及高标准的饲养,良好的卫生和生物安全等措施,已将马立克氏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似乎如果MD不出现严重问题,疫苗生产商不会有更大的压力投资于新一代MD疫苗的研发,或者制订对抗MD的新策略。

细胞结合性的MD疫苗非常不稳定。事实证明,人们经常因MDV疫苗配制不当,稀释时或者接种时的免疫剂量低于保护剂量,从而使所谓的“已免疫”鸡群产生很差的免疫效果。重复使用垫料,多日龄混养等一些不良的养鸡场管理方法也会造成早期MDV攻击。在美国,有些人习惯于在养完一批鸡后,尚未对鸡舍进行彻底消毒,就开始下一批鸡饲养。由于MD疫苗免疫1日龄小鸡后,往往需要7~14天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力,所以实际上这些小鸡在还没有得到完全致免时,就已经接触了MDV野毒,这就使疫苗的配制技术和使用方法成为MD疾病控制策略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血清3型MDV(HTV)毒株在胚内的复制能力要强于其他血清型MDV。但是有证据表明将CVI 988株分别在胚内和1日龄时进行免疫,在雏鸡前3日龄时攻毒,结果显示胚内免疫获得比1日龄免疫更高的保护率。

3 未来的应对措施

在未来的5年里,大多数国家可能会越来越依赖于血清1型CVI 988疫苗来对付MD。CVI 988疫苗可单独使用,而在特超强毒MDV(vv+MDV)流行且问题严重的地区,也可以组成三价疫苗使用。而在某些家禽公司,用MD疫苗做二次免疫也逐渐增多。但是我们要记住,对于目前这个单位产品价值低利薄润的养禽业来说,MD二次免疫无疑会额外增加生产成本。面对降低二次免疫成本以及提供获得更早对抗MDV的免疫保护力的压力,意味着人们要趋向于应用MDV疫苗胚内免疫的方法。

重组DNA疫苗很可能是未来控制MDV的基础,但目前仍有一些知识局限性:例如,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哪些病毒基因与免疫力或者毒力有关,哪些基因必须表达或删除,才能生产一个有效的疫苗等。

为对抗新出现的毒力更强的MDV毒株,可采取以下一些能增强保护力的可行性措施:

①佐剂和免疫调节剂。使用细胞因子和免疫佐剂,例如在MD疫苗中加乙酰化甘露聚糖,可增强先天性免疫应答,同时诱导免疫系统更早成熟。

②交替使用疫苗。在连续几批次的鸡中交替使用不同的疫苗株可能会分散病毒变异的压力。

③遗传抗性。鸡疾病抗性基因的鉴定使选择育种成为可能,也有利于干扰MDV致病性的转基因鸡的培育,这些均可能会改进MD的疾病控制。

译自 The evolution ofMarek’s disease and solutions to increase protection.By Dr.Tarsicio Villabobos from PfizerAnimalHealth GlobalPoultry.International HatcheryPractice.2011,Volume 25,Number 7,p15.

猜你喜欢
毒力毒株免疫力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
2019—2020年河北部分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毒力基因分布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宝宝增强免疫力不靠“神药”,靠自己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岛基因检测与致病性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破坏免疫力的5个坏习惯,你中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