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肉种鸡均匀度

2011-12-09 05:36李淑凤河北省河间市畜牧水产局河北河间062450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1年6期
关键词:种鸡均匀度周龄

李淑凤 (河北省河间市畜牧水产局 河北河间 062450)

提高肉种鸡均匀度

李淑凤 (河北省河间市畜牧水产局 河北河间 062450)

肉种鸡的均匀度是指鸡群整体、个体生长发育得整齐程度,主要包括体型、体重和性成熟3个方面,其中以体重的均匀度最为重要,尤其是在育成期。肉种鸡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产蛋期的生产水平,均匀度高的鸡群开产后产蛋率上升快,高峰持续时间长,蛋重均匀,死淘率低,后代生产成绩好。

1 合理的饲养密度与充足的采食、饮水位置

饲养密度和鸡群大小对均匀度有直接影响。恰当的密度可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减少应激防止发生啄癖。密度大的鸡群活动受到限制,生长发育受阻,导致均匀度下降;密度小则房舍利用率低。一般每群鸡以300~500只为宜。饲养密度:育雏期饲养密度为10~11只/米2,育成期饲养密度为5~6只/米2。有足够的料槽和水槽,采食保证15厘米/只,饮水位置保证为1.5厘米/只;采食位置每只公、母鸡分别为20厘米、15厘米,饮水位置公、母鸡分别为4厘米、2.5厘米。

2 科学限饲、定期称重与随机抽样

科学的限饲能有效地控制体重,提高均匀度。通常采用的限饲计划为:0~2周龄种鸡采取自由采食方式;3~12周龄采取四三限饲法,即喂4天停3天;13~23周,采取五二或六一限饲法;24周龄以后采取每日限饲法。

在实行均匀度控制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原则:前6周应控制在标准体重的上限,7~12周应控制在标准体重下限,13周至开产前控制在标准体重的上限,这样育雏期种鸡体质强壮,抗病能力相对较强,而育成阶段体型控制较好,后期控制在上限则对于促进性成熟的发育有很大好处。称重一般从第3周开始,要求所称量的鸡的体重能够真正反映群体的真实水平,称重时间应一致,可在周末非饲喂日进行,随机抽样,一般占全群的5%~10%,最少不低于50只,计算其平均体重,根据体重大小(与标准相比),决定下一周的喂料量。为了确保称重的效果,在称重时,必须随机抽样。

3 及时调整鸡群

鸡只个体间的生长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果不及时将鸡群按体重大小分群,去喂给不同的饲料量,将不利于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在育成期一般进行3~4次大小分群,分群时,将鸡全群称重,分大、中和小3群,分栏饲养,对小鸡群适当加料,这样在2~3周内,小鸡的体重能赶上中鸡或大鸡的体重。

4 育成期公母分饲

由于公母鸡的采食速度和喂料量有所不同,所以在育成期,应公母分开饲养,这不但有利于提高母鸡的均匀度,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公鸡的均匀度,给日后公鸡的选种创造有利的条件。

5 正确断喙

合理断喙对于避免互啄、减少饲料浪费和提高均匀度具有重要意义。断喙一般在6~8日龄进行,这样做应激小、速度快和效果好。注意以下事项。

(1)断喙前后3天日粮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K缓解应激和出血。(2)断喙的手法要准确,用手轻按压鸡的咽喉,使其舌缩回,避免烫伤,使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3)断喙器刀片要锋利,刀片与鸡喙接触2~3秒,时间短则止血效果不好,且断喙点烧烙不够,有再生的可能,时间长则喙变得敏感,而长得奇形怪状。

6 科学防疫

发病鸡精神不振,采食量低,生长发育缓慢,而部分健康鸡发育正常,造成均匀度差,故在饲养管理过程中,经常打扫鸡舍及周围环境,及时清粪,定期消毒。根据鸡群实际情况,科学防疫,是提高肉种鸡体重均匀度的保证。

S831.4

C

1008-3847(2011)06-0014-01

罗庆斌

猜你喜欢
种鸡均匀度周龄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白羽绿头鸭生长与产肉性能研究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
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喷头高度对防火林带喷淋效果的影响研究
褐壳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