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的结晶 自由的愿景——再读郑康营《福建产权市场探索与实践》

2011-12-11 09:23何亚斌
产权导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产权交易产权

□ 何亚斌

心血的结晶 自由的愿景
——再读郑康营《福建产权市场探索与实践》

□ 何亚斌

2010年5月,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老朋友郑康营邀我去福州品尝美味,顺便协助他整理编辑自1995年至2010年这15年从事产权交易事业所写的文稿。想起杜甫“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的点染,白居易“淮山侧畔楚江阴,五月枇杷正满林”的馥美,乃欣然前往。

本文作者

1

反复检读近40万字的文稿,心情除去欣喜,还略有些沉重。康营在这15年中,美其名曰是在奋斗,究其实是在挣扎。在机构将亡的危殆中挣扎,在争取各方理解和支持中挣扎。从1995年省产权交易中心成立起,有将近8年时间是在这种痛苦的挣扎中度过的。为了生存,一方面不放弃主业,另一方面开辟副业,如政府采购代理等业务,以副养主。生存的艰难使业界不少人产生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忧虑普遍笼罩在全国同仁的心中。他8年抗战未胜利,却依然不改初衷。曾国藩屡败屡战的支撑来源于他的“挺经”,郑康营带领他的同事们坚持下来,靠的也是他坚定的信念。对产权交易事业的信念,正是支撑康营的力量。

“拉郎配”是康营获取部门支持的法门。主动拉着相关部门的手一起外出调研,然后使考察报告获得领导重视并进一步上升为政策,是康营破解重围的妙法。出外调研的朝夕相处,能增进人员之间的情感,催化对事业的认同。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该中心抓住中纪委2002年1月公报关于建立“源头治腐四项政策”的由头,立即拉着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省财政厅的手,组成课题组,到上海、天津两市产权交易机构调研,调研报告得到时任省长习近平的批示,发省级和地市级班子成员参阅,统一思想,当年下半年省政府即组织监察、财政、国资、工商等四部门对产权进场交易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效果非常好。此举比国家四部委2004年下半年开展同类检查早了整整两年。其时国务院国资委还没有设立。湖北省产权交易中心2003年6月邀请省监察厅、体改办负责人前往学习,福建经验大大推进了湖北产权进场交易工作,局势发生根本性的好转。这份感激是永远不能忘怀的。2006年,为建立区域性产权市场,康营又拉着省委政研室和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的手,到北京、上海、湖北等地调研,他们共同写作的关于建立海峡产权市场的报告又获新省长黄小晶的批示,推动了这项工作的进展,建成了以福建为牵头单位,与赣浙粤联手的海峡西岸四省区域产权市场。该调研报告提出的“推动海峡产权交易平台向台湾资本市场延伸”这一观点在3年后被写入省委关于落实国务院批准海西经济区政策的实施意见中:“加快海峡产权市场建设,探索引入台湾上柜和兴柜交易机制,推动设立两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这就为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今后若干年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政策基础。清末直隶总督袁世凯曾虚心请教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什么您的奏章总能得到慈禧太后的批准,总能办成洋务大事?”我也曾学袁慰亭请教康营先生,总获一二心得。

近两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董卿为魔术表演者“当托儿”很艺术,多年来中国产权市场的老总们为兄弟机构所组织的有政府部门参与的考察“当托儿”很真诚。尽传本所真经,启迪来人思维。巴不得兄弟机构发展更好。这种肝胆相照的患难之交,是中国产权业界长期积累的一笔道德和感情财富。

康营同志主编的《福建产权市场探索与实践(1995—2010)》去年7月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出版,今年再读此书,依然为之激动。该书收录的22篇“市场探索”文章中,康营个人独立写作的有15篇,与同事合作的有2篇。“专题调研”文章与部门合写的7篇,也无一不贯穿了他的思路,融入了他的心血。他这种勤于思索勤于笔耕的敬业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枇杷冬月作花,夏月结果,古人称它为“秋荫、冬花、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这不正是福建产权市场经历艰苦卓绝终成正果的写照么。

2

创新是产权市场的生命,各地产权交易机构都取得不少有价值的创新成果,而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的几项创新则是惠及全国产权界的,成果变成了产品,有的案例甚至已成为“中国产权符号”。

创新了产权交易信息披露时限。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2003年12月的3号令即《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产权转让公告期为20个工作日”。这一时限规定在一些地方政府负责人那里遇到了反对,认为“时间太长了”,“阻碍了国企改革的进程”。而郑康营则在坚持这一规定的前提下,针对某些特殊性质的交易标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延长公告期,在2006年突破性地创造了“20+N连续动态竞价法”。“N”指增加的公告发布工作日,“连续动态竞价”指利用网络技术组织不间断的竞价。这一创新大大释放了产权市场的潜能,迅即被全国绝大部分省级产权交易机构所采用。

创造了“雪津神话”。莆田市的成长型企业福建雪津啤酒股份公司29.98%的国有股权出让,评估值为5.3亿元,经郑康营主持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精耕细作,实现58.86亿元,溢价1000%,被福建日报誉为“雪津神话”。本书收录的郑光生、张大为的报道都很有深度。此书编入了这一案例,很值得借鉴。我一向认为,“雪津神话”最有价值的东西还不仅仅是可计量的货币增值,更重要的是不可计量的思想价值。神来之笔是康营创造的对竞买群体实施“专家评审加竞价的复合式两轮竞价法”,这是大智慧。这种方法不仅能充分发现价格,更重要的是发现有经验的战略投资者,而不是财务投资人。本案能发现到世界第一大啤酒制造商比利时英博集团投资受让,就将雪津啤酒公司引导上了科学发展之路。本人一贯主张,“产权交易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资本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改善,而是要实现经济资本与优质人力资本的最佳结合”(《论产权交易制度化》,湖北日报1999年7月8日)。这一观点在雪津啤酒项目上找到了最好的实例。

雪津啤酒交易案例已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哈佛大学商学院列为教学案例,这在中国产权界是绝无仅有的。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济体制结构的突破者罗纳德·哈里·科斯于1961年发表文章《社会成本问题》,“它一经发表,即被广泛援引和热烈讨论。它大概是全部现代经济文献中被引用最多的文章了”(陈桂玲、娄岩著《解读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现代出版社,2004年)。套用这个句式,雪津啤酒案例,一经创造,就立即引起社会各界轰动,它迄今依然是中国产权市场全部案例中被公认为最好的案例。枇杷,在陆游笔下又被称为“金丸”。郑康营摘得了中国产权交易界的“金丸”。

艾思奇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我大学学的是哲学专业,读过艾先生的《大众哲学》等著作。2010年4月我同康营、王龙、李志铮等业界人士喜游云南腾冲县和顺乡艾思奇故居,近距离感受了这位毛泽东哲学教员的思想魅力。郑康营主编的这本书,最大特点也是实用。康营在该书《后记》中吐露他编印此书的目的:一为“存史”, 使后人不忘这段奋斗史;二为“资治”,为全省产权市场的科学发展提供经验。后人如果珍之惜之,他这两大寄望当不致落空。

3

产权市场走过幼稚、迷茫、痛彻心骨的艰难探索之后,发展到今天,各省机构都走出了饥荒贫困状态,迈上了康庄大道。当此之际,向产权市场引入阿马蒂亚·森关于“自由”、“实质性自由”的理念,关于“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的命题,或许对大家都有一定的启示。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的视野。森是研究饥荒的,是贫困人群的代言人。联合国前秘书长柯菲·安南赞扬森说:“全世界贫穷的、被剥夺的人们在经济学家中找不到任何人比阿马蒂亚·森更加言理明晰地、富有远见地捍卫他们的利益。通过阐明我们的生活质量应该不是根据我们的财富而是根据我们的自由来衡量,他的著作已经对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联合国在自己的发展工作中极大地获益于森教授观点的明智和健全。”

森的核心思想是人发展就是要获得“实质自由”。自由是人们具有过自己愿意过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森具体分析了五种工具性自由。包括: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即再教育、保健等方面的社会安排,透明性担保即信用,防护性保障即社会安全网。以这五条标准来判断,产权界的人士从整体上讲基本上是享有“实质性自由”的。良性的包容性的竞争有利于自由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自由。以阿马蒂亚·森的理念来指导产权市场的发展,指导产权市场从业人员的道德—政治哲学,人人将会轻松许多,乐于追求并享受自由。

自由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的,也是产权人发展的美好愿景。

(2011年3月7日于武昌水果湖)

猜你喜欢
产权交易产权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自然资源产权关系问题研究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产权导刊》编委会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
《产权导刊》编委会
《产权导刊》编委会
吉林省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