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再掀证交所并购风潮

2011-12-11 09:23陈博闻
产权导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交易平台交易所交易

□ 陈博闻

(淮安经济师事务所,江苏淮安223001)

全球再掀证交所并购风潮

□ 陈博闻

(淮安经济师事务所,江苏淮安223001)

在成本和市场份额流失等压力驱使下,交易所正寻求向具有更高利润的领域扩张,同时希望借助联动优势提升竞争力,特别是金融危机过后,交易所对大型并购的信心更足,预计全球证交所并购风潮将愈演愈烈。

在伦敦证券交易所2月9日宣布收购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母公司TMX集团后的2月15日,纽约泛欧交易所和德意志交易所宣布,双方已签署合并协议,将联合组成全球最大的交易所运营商。而在此之前的2010年12月15日新加坡交易所完成对澳大利亚证交所的收购。

强强联手竞合市场资源

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和德意志交易所的合并,将形成一个跨越美国、德国、法国、荷兰和葡萄牙的全球最大证券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平台,版图从美国扩展至欧洲14个国家。由于德交所市值为114亿欧元,超过市值约70亿欧元的纽交所,因此,前者持有新公司60%的股份。公司在荷兰注册,同时在纽约和法兰克福分别设立总部。

不仅如此,新机构还超过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期货交易所。此外,新机构期权交易量也将成为美国各交易所之最。今年1月,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旗下两大期权交易平台与德意志交易所旗下国际证券交易所的市场份额相加起来约相当于美国期权市场交易量的40.5%。

伦敦证交所与加拿大多伦多证交所集团的合并打造出全球第四大交易所,同时更是首屈一指的全球矿业股交易平台,而新加坡交易所对澳大利亚交易所的并购形成了全球第五大证券交易所。

国际证券交易市场并购潮的主要起因就是竞争。强强联手似乎已经成为各大交易所不约而同的战略选择。而电子交易平台的效率与成本冲击以及危机后监管环境的变化或许是引发这场交易所合并热潮的两个最主要原因。

首先是传统交易所受电子交易等可替代交易平台的冲击。虽然传统上的开市钟声和忙碌的红马甲仍然是股票交易领域的经典符号,但不可辩驳的事实却是,越来越多的交易正在脱离传统交易现场而转为通过远程电子交易系统来完成。显然,在迎合投资者对于速度、成本以及流动性的更严苛需求方面,电子交易平台的优势不言而喻。纽约泛欧交易所2月9日表示,电子交易平台的普及正在给其带来压力,而这一领域的生力军也抢走了可观的市场份额。目前该交易所现场交易的股票数量已由10年前的3000只锐减至1300只。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股价也已经从2006年的高点下跌了64%。

压力面前,削减成本和技术投资已经成为必需,而强强联手为这些传统交易所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法。纽约泛欧交易所与德意志交易所合并成巨无霸交易所后,投资者可以在纽约交易股票,在巴黎交易与这些股票相关联的期权,在法兰克福交易与这些股票相关联的衍生品。更重要的是,合并将可带来总计3亿欧元(约合4亿美元)的节省,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合并双方技术系统和后台操作。人力成本方面,据悉,新公司可能需要削减近1000个就业岗位。

证券交易所好比“菜市场”,规模越大,品种越全,越能吸引投资者,形成规模效应。伦敦证券交易所和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合并,还将形成资源和清洁能源类最大的交易市场,以此分得更大块的“市场蛋糕”。而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合并能够给交易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更全的产品,使投资者享受一站式服务。

此外,随着金融危机逐渐过去,各交易所也有了重启大规模并购的信心和能力。由于行业竞争加剧,股票交易的盈利空间正受到挤压。通常来讲,股票可以跨平台交易,但期货只能在交易所的清算公司进行清算。这意味着一旦交易所登记某个期货合约,就成为唯一一个提供该合约的交易商,这也是交易所运营商希望将业务范围向期货交易等方面扩展的重要原因。

除期货交易外,交易所的利润增长也正日益受到衍生品交易的推动。数据显示,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股票交易在2010年下降10%,而期货和期权交易部门的销售则增长14%。纳斯达克OMX集团衍生品收入在去年第四季度增长30%,好于其他所有业务部门。

德交所运营模式受追捧

全球各交易所之间的整合是业界的既有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此前纽交所与泛欧交易所合并、伦交所收购意大利交易所,还是近期伦交所与多伦多交易所的合并,都效仿着一个模式,即力图使证券期货交易集中在一个控股公司之下,以实现证券期货市场从产品开发到产品交易的无障碍联通并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德交所于1993年提出以上述模式为目标的“交易所发展策略”,随后在1997年完成了国内资本市场流通环节整合,然后就发起了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一系列整合交易,目前已成为一家综合了企业上市、证券期货交易、清算、结算与托管服务、信息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的运营机构。如今大规模的合并意向反映了德交所现有的运营模式正得到全球业界进一步的接受。

事实上,早在去年就有专家将德交所的上述系列举动称为“金融资本市场流通环节的一场革命”,也就是说把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价值链。此外,德交所的运营模式可以使场外金融衍生产品被纳入市场之中,因此在重大事件发生时,该交易所的交易、清算、托管平台能起到分散风险和稳定全球金融市场的作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德交所凭借上述运营模式,有效帮助欧洲央行改善了金融资本市场的效率、流动性、安全和诚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合并之后,全球更大范围内资本市场流通环节的有效性将获得进一步提升,而拥有219年历史的纽交所将失去控股权。纽交所位于华尔街的核心地带,素来被认为是美国的金融中心,这项合并将使其他国家直接把资金吸引到本国市场,华尔街的传统主导地位已今不如昔。

亚洲有望加入并购浪潮

最大交易平台形成后,会直接控制全球资本市场20万亿美元的份额。欧美这种“抱团取暖”的做法将会给亚洲市场带来冲击。有分析认为,在未来的交易所合并浪潮中,亚洲或许会因其巨大的市场潜力而成为新的目标。而全球市值最大的交易所运营商、与内地仅一桥之隔的香港证券交易所何去何从,更是业界关注的重中之重。

对此,港交所似乎已经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由于投资者担心新一轮并购潮会让港交所竞争压力陡增,港交所股价2月10日创3个月来最大跌幅。港交所表示将考虑寻求结成联盟和伙伴的国际机会,有意参与交易所并购,以及“其他与其专注于中国市场相一致的具有战略性显著利益的关系”,纳斯达克交易所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可能是其并购对象。

与此相应,日本共同社宣称,东京证交所未来与大阪证交所的合并在“理论上是可能的”。

相比欧美交易所合并浪潮的风起云涌,亚洲交易所的合并显得相对落后。据悉,自2000年以来,全球交易所前十大合并交易中,涉及亚洲交易所的交易仅有两宗。其中,去年10月新加坡交易所向澳洲交易所提出的收购建议应是目前亚洲交易所合并迈出的最大胆一步,能够吸引高频交易商和寻求融资的公司等支付费用的大客户,从而对位于香港和东京的亚洲主要交易所构成威胁。去年首次公开融资规模居世界首位的港交所,早已同深圳和上海的交易所达成相关合作协议。有分析认为,随着中国放松外汇管制,三家交易所合作空间将进一步加大。

欧美交易所并购潮对中国大陆或暂时没有太大影响。但随着将来市场对外开放逐渐深入、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后,内地两家证交所的效率和竞争将面临挑战。也有评论指出,内地交易所属事业单位,人民币非自由兑换以及严格的资本账户管制,是香港与深沪两地交易所合并的三大障碍。港交所可以与上交所和深交所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如发展人民币基金,在B股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进行两地上市挂牌,在债券市场以及权证市场上进行合作与学习,以及进行交易系统联网等深度合作。而港交所即将启动的人民币股票发行相当于发行A股,加上小QFII渐行渐近,预计未来香港与内地市场将会逐渐连通。同时,内地证交所首先应去行政化,更多地走向市场化。

猜你喜欢
交易平台交易所交易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2018年10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2018年4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2018年1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2018年3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环太湖艺术品交易平台上线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
基于Android的C2C交易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大宗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