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现状、评价与需求——基于山东、四川、安徽和广东省四县(区)中小企业的问卷分析

2011-12-21 02:09刘志荣
中国科技论坛 2011年1期
关键词: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中西部

刘志荣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农村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现状、评价与需求
——基于山东、四川、安徽和广东省四县(区)中小企业的问卷分析

刘志荣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基于对四个县农村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现状的评价,剖析了农村中小企业的主要信息来源状况,揭示了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程度,并分辨了农村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的种类,从中得出相关结论和政策启示。

信息服务;农村中小企业;评价;需求

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服务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迅速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把支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如美国政府实施小企业信息服务计划,日本政府支持建立了庞大的中小企业情报体系——日本中小企业情报中心。我国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也日益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有些研究开始关注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方式、模式乃至信息需求[1-3]。但就总体而言,目前学术界针对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实证研究仍然甚少。本文基于课题组2009年3—7月对山东滕州市、四川南部县、安徽凤阳县和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农村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探讨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的评价及其信息服务需求,以期得出对加强农村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若干启示。

1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本项问卷调查分别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各选两个县,将山东滕州市和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作为东部地区的代表,四川南部县和安徽凤阳县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代表展开调研,其中,山东滕州市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市),且2008年获得“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市(县、区)”称号,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成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位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经济总量排在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列,二者对我国东部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安徽凤阳县和四川南部县分别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二者均以民营经济为主,且经济发展大约处于中西部地区的中等水平,对中西部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助下,本项问卷调查采取准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选取样本时,适当注意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和规模分布,不考虑大型企业、建筑业企业和采矿业企业;适当以制造业企业为主,服务业企业不超过企业总数的1/3。根据这些要求,每个样本企业在调查员协助下完成一份企业调查问卷。经过对问卷的初审和复审,得到有效问卷199份,其中山东滕州市、四川南部县、安徽凤阳县和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分别为48份、41份、40份和70份[4-5]。在全部有效问卷中,制造业企业约占70%,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各占10%上下。参照国家统计局对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将样本企业划分为资产总额(样本企业2008年的数据)不低于4000万元的中型企业,和低于4000万元的小型企业。在资产总额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则结合2008年企业的销售额,按照企业人数和问卷调查员在访谈中对企业的了解做出判断。按照这个标准,在所调查的农村中小企业中,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别约占样本总数的1/3和2/3。因本项问卷调查涉及内容较多,问卷的部分问题存在漏答,剔除这些问题,各问题的有效问卷数可能存在一定差别。

2 农村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现状

2.1 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现状的评价

将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现状的评价,从很不满意、较不满意到一般、满意和很满意,分别赋值1、2、3、4、5,计算全部有效问卷的评分均值,作为衡量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满意程度的指标。评分均值为3代表满意程度为中等水平(一般),数值越低表示满意度越低。正如平均数容易掩盖个体之间的差异一样,通过评分均值反映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的满意程度,也容易掩盖不同企业对信息服务满意程度的差异。为弥补这个缺陷,本文将评分均值与农村中小企业中对信息服务表示满意、很满意的企业比重之和结合起来,共同反映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的评价。

一般而言,面向农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主要来自政府和市场化两种渠道。当前农村中小企业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评价总体较好,评分均值尽管低于满意水平(评分均值为4),但仍高于中等水平(评分均值为3);在全部有效问卷中,表示满意或很满意的企业比重合计达到37.6%;相比之下,表示较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企业比重合计仅为6.7%。东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评价好于中西部地区;中型企业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评价好于小型企业。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表示满意、很满意的企业比重之和,东部地区高出中西部地区6.6个百分点,中型企业高出小型企业7.3个百分点(见表1)。

与此同时,当前农村中小企业对市场化信息服务的评价也在中等水平之上,但低于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评价。对198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农村中小企业对市场化信息服务的评分均值为3.23,比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评分均值低0.15;表示满意或很满意的企业比重之和,在市场化的信息服务中为28.8%,低于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8.8个百分点。从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的比较可见:第一,东部地区对市场化信息服务的评价好于中西部地区,中型企业对市场化信息服务的评价好于小型企业。从表2可见,农村中小企业对于市场化信息服务的评分均值,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分别为3.36和3.05,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别为3.21和3.27。比较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中对市场化信息服务表示满意或很满意的企业比重之和,可以大致看出类似趋势。第二,不同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对市场化信息服务评价的差异,明显大于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评价的差异(见表1、表2比较)。如从评分均值来看,对市场化信息服务的评分均值,东部地区高出中西部地区0.31;而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评分均值,东部地区仅高出中西部地区0.16。

2.2 当前农村中小企业的主要信息来源渠道

表2 农村中小企业对市场化信息服务的评价

为了了解农村中小企业的主要信息来源,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贵公司获取外部信息的三大主要来源渠道有哪些?”对196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农村中小企业获取外部信息的三大主要来源渠道分别是国内同行或朋友、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分别占有效问卷总数的71.4%、43.9%和43.4%。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中,基本存在类似趋势(见表3)。值得注意的是:

(1)作为农村中小企业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在东部地区和中型企业中,互联网的作用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和小型企业。在东部地区的115份有效问卷中,49.6%的农村中小企业将 “互联网”作为三大主要信息来源之一,比中西部地区高出15个百分点。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东部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较为发达,农村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的意识较强,其信息化发展相对较快。根据我们的调查,在东部地区的117份有效问卷中,76.1%的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这一比例在中西部地区仅为52.5%。与此同时,选择互联网作为三大主要信息来源渠道的企业占相同规模企业的比重,中型企业高出小型企业11.2个百分点。这种现象的形成,可能原因是小型企业利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较弱,容易成为农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薄弱环节。

(2)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企业将行业协会作为获得外部信息的三大主要渠道之一。在全部有效问卷中,这类企业约占30%;在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中,这类企业分别约占35.8%和26.4%,中型企业高出小型企业9.4个百分点。

(3)政府也是中小型企业获得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全部有效问卷中,将政府作为外部信息三大主要来源的农村中小企业占26.5%。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企业的状况与样本总体大体相似。

(4)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和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对于农村中小企业获取外部信息的作用较弱。在全部有效问卷中,选择中介服务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三大主要信息来源的企业比重分别仅为9.7%和17.9%。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中,情况差别不大。只是在东部地区和中型企业中,公共服务平台的影响分别强于中西部地区和小型企业。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第一,具有信息服务功能的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滞后;第二,相对而言,东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较为发达,中型企业利用公共服务平台的意识和能力较强。

表3 农村中小企业最主要的三大信息来源渠道状况

3 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状况

3.1 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程度

为了解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状况,本文借鉴前述评价农村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现状的方式,将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程度,从无需求或不强烈、较不强烈、一般、强烈、很强烈,分别赋值1、2、3、4、5,计算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需求的评分均值,并与农村中小企业中对信息服务需求强烈、很强烈的企业比重之和,共同评价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状况。

对194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就总体而言,农村中小企业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需求较为强烈,评分均值达到3.36,需求强烈或很强烈的企业比重合计达到41.8%。从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的比较来看,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需求强于中西部地区,中型企业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需求强于小型企业;特别是在中型企业中,需求强烈或很强烈的企业比重合计高达50%(见表4)。这可能与东部地区、中型企业的市场范围往往较大,外部联系相对较多,从而获得外部信息服务的愿望较强有关。

与此同时,从表4、表5可见,就总体而言,农村中小企业对市场化信息服务的需求显著强于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需求,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中情况均是如此。如在全部有效问卷中,农村中小企业对市场化信息服务需求的评分均值为3.52,高于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评分均值0.16;对市场化信息服务表示满意或很满意的企业比重之和合计为53.0%,高出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表示满意或很满意的企业比重之和11.3个百分点。农村中小企业对市场化信息服务的需求强于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需求。这种现象反映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相对于政府,市场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中小企业依靠市场获得信息服务的意识在觉醒。相对而言,东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对市场化信息服务的需求强于中西部地区,中型企业对市场化信息服务的需求强于小型企业。如中小企业对市场化信息服务需求的评分均值,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分别为3.57和3.43,前者高出后者0.14。在所在地区的有效问卷中,对市场化信息服务需求强烈或很强烈的企业比重之和,东部地区高出中西部地区10.3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对市场化信息服务需求强烈或很强烈的企业比重之和为56.7%,高出小型企业4.4个百分点。但中小企业对市场化信息服务的需求强度与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需求强度之差距,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4.7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大于中型企业,分别为13.6个百分点和6.7个百分点。可见,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依托市场化信息服务的意识较强;相对于小型企业,中型企业依托市场化信息服务的意识较强。

3.2 农村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的种类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将农村中小企业需要了解的信息分为行业技术和产品创新信息、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经济形势和行业动态信息、面向行业的服务供给信息、经济政策信息、行业培训信息、其他信息等7类,希望企业回答最需要了解的信息是哪些?在回答时要求企业最多可选三项。

对197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就总体而言,农村中小企业最需要了解的三类信息分别是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行业技术和产品创新信息、经济形势与行业动态信息,分别占有效问卷总数的85.3%、70.6%和66.0%;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最需要了解的三类信息,均与样本总体相同(见表6)。值得注意的是,相对而言,东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对经济形势与行业动态信息以及行业技术与产品创新信息的关注度,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中型企业对市场供求与价格信息以及经济形势与行业动态信息的关注度,明显强于小型企业。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就总体而言,经济政策信息不属于农村中小企业最需要了解的前三类信息之一,但在全部有效问卷乃至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农村中小企业中,均有超过1/3的企业将经济政策信息列入最需要了解的三类信息之一。

4 结论、启示与本文不足

4.1 结论与启示

第一,农村中小企业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和对市场化信息服务的评价均在中等偏上,但低于满意水平。相对而言,无论是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还是市场化的信息服务,东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评价均好于中西部地区,中型企业的评价均好于小型企业。可见,加强和改善农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仍然相当迫切,中西部地区和小型企业尤其如此。

第二,农村中小企业对市场化信息服务的评价,总体低于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评价;中西部地区市场化信息服务的滞后状况更为严重。可见,面向农村中小企业加强信息服务,应以市场化信息服务为重点。在中西部地区更是如此。

第三,当前农村中小企业获取外部信息的三大主要渠道分别是国内同行或朋友、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中西部地区和小型企业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例明显较低。应该突出加强对中西部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突出支持小型企业利用互联网加快信息化建设。除上述三大渠道外,政府特别是行业协会也是农村中小企业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支持,鼓励行业协会和政府相关机构增加面向农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供给,也应引起重视。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和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对于农村中小企业获取外部信息的作用较弱。因此,采取积极措施支持中介服务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引导其在面向农村中小企业增加信息服务供给中发挥作用,对于拓展农村中小企业的信息来源渠道和进一步改善针对农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都较为强烈,其中对市场化信息服务的需求又显著强于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需求。农村中小企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东部地区强于中西部地区,中型企业强于小型企业。应该面向农村中小企业全面加强信息服务,并将加强信息服务的重点放在市场化的信息服务上;尽管需要更加重视面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小型企业加强信息服务,但面向农村中小企业加强信息服务的重点仍然应该是东部地区和中型企业。

第五,当前农村中小企业最需要了解的信息分别是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行业技术和产品创新信息、经济形势和行业动态信息等。加强面向农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应将重点放在这三类信息服务上。还需要改善面向农村中小企业的经济政策信息服务。鉴于东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对经济形势与行业动态信息以及行业技术与产品创新信息的关注度较高,结合发达国家和我国先行地区的经验,在东部地区应该突出加强对行业协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其在提供此类信息服务中发挥作用。

4.2 本文研究的不足

(1)虽然在调查过程中力求样本企业的选择具有随机性,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对企业问卷调查的难度远远超出农户调查,往往很难保证严格的随机性。(2)本文将山东滕州市和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作为东部地区的代表,将四川南部县和安徽凤阳县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代表。但无论是在东部地区,还是在中西部地区,县(区)域经济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都是多种多样的,分别仅用两个县(区)作为代表,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在问卷调查和本文的分析中,将政府和市场作为信息服务的两大提供主体,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划分。尤其是对于政府提供信息服务,其服务方式可以是直接提供,也可以是间接支持或引导,信息服务方式的不同,可能也会影响到中小企业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评价,而这些问题难以在调查问卷中一一列出,涉及内容也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1]吕芳.浅谈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新视角[J].兰州科技情报,2000,29(6):2-3.

[2]张学福.论网络环境下支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模式[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3):33-35,43.

[3]张玉才,宋新平.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241-244.

[4]姜长云,刘明轩.运行环境危机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效应[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61-65.

[5]姜长云,刘明轩.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中小企业运行状况的变化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0,(3):85-91.

The Status Quo,Evaluation and Demand of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Rural SMEs

Liu Zhiro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Guangzhou 510521,China)

Based on the survey of rural SMEs in four count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the primary channels obtaining information for rural SMEs.The paper reveals the demand degree of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rural SMEs, and distinguishes the categories about information demand.In the end,the paper gives the correlative conclusions and enlightenments for policy.

information service;rural SMEs;evaluation;demand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农村建设中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政策转型和服务体系建设机理、模式及其区域比较研究”(70773025)。

2010-07-15

刘志荣(1976-),女,湖南桃江人,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中小企业发展。

S-01;G203

A

(责任编辑 迟凤玲)

猜你喜欢
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中西部
“夹层”中型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建议
——以浙江金华为例
“天宫课堂”在中西部青少年中点燃航天梦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浅析我国中型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小型企业迎来内控规范“春天”
《小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开始征求意见
中型企业“小金库”的有效审计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