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五老”的最后岁月

2011-12-25 04:36叶子
人民周刊 2011年11期
关键词:王定国林老谢老

◎叶子

“延安五老”,指的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五人。“延安五老”这一称谓,缘自朱德总司令1942年写的《游南泥湾》一诗,诗中有“轻车出延安,共载有五老”等句。诗传开后,“延安五老”便在中央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中叫响了。

徐特立:亲密战友朱德称他“老怪物”

徐特立是“延安五老”中最年长的一位。60岁生日那天,毛泽东给他写了一封被广为传颂的信,称徐老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自己的先生。亲密战友朱德也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毕竟你是一个老怪物,一直跑到了共产主义的营垒来,做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老战士,你才算是死心塌地地做了下去。”

“文革”爆发后,有一次,徐老和谢觉哉同在一家医院住院,发现有一间大房子的墙上贴有毛泽东的头像,下面是一个很大的“忠”字,人们每天都在“忠”字下面早请示、晚汇报。谢老不解地对徐老说:“这不是把毛主席当成神一样供起来吗?”徐老连连点头,神色凝重地说:“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导师,也是中国人民的学生啊!”

徐老很想找个机会向毛泽东倾诉对“文革”的疑惑,但一直未能如愿。1966年国庆节检阅,徐老上了天安门城楼。他下决心借此机会和毛泽东说几句心里话。检阅尚未结束,他已守候在毛泽东必经的一间屋子里。毛泽东终于走过来了,但身边围了一大群人,徐老没能挤上去,只能远远地向毛泽东挥了挥手,没想到这竟是最后的挥别。

1968年11月,徐老病重,生命垂危。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探视。弥留之际,徐老作出了一个决定:把多年积蓄交给组织。他对孩子们说:“你们应该继承的不是我的财产,而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

吴玉章:骨折住院避过了“彻底清算”

吴玉章在“延安五老”中年龄排老二,新中国成立后,吴玉章受命创办中国人民大学,任校长,一干就是17年。

吴玉章校长十分爱惜人才,总是想方设法保护身边的知识分子。1955年,人民大学的谢某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吴玉章获悉公安部要逮捕谢某的消息后,亲自找到早年的学生、时任公安部部长的罗瑞卿,说:“这个人的情况我了解,人民大学有责任查清他的问题,是不是查清之后再考虑要不要逮人?”

有一天,公安部突然来了一辆车,从车上下来一个人,命谢某随他上车。很快,车子竟然开到了吴玉章校长的住宅前。原来,公安部尊重吴老的意见,让谢某住进吴老家接受“审查”,每月工资照发。半年后,谢某被转移到人民大学宿舍继续接受“审查”。1960年,谢某终究没能躲过牢狱之灾,但关键时刻吴玉章挺身而出,使他少受了几年牢狱之苦。

“文革”爆发后,吴玉章被斥为“老走资派”、“黑线人物”,接连受到冲击和迫害。1966年10月吴老病倒了。有道是“祸不单行”,病中的吴老突然跌了一跤,导致腿骨骨折。周恩来得悉情况后亲自过问,安排吴老及时住进医院治疗。而恰在此时,造反派正气势汹汹地准备把吴老揪回学校批斗,彻底清算他的“罪行”。国务院通知造反派:吴玉章腿骨骨折,周恩来总理已安排他住院治疗。造反派无奈,只得暂时作罢。骨折尚未痊愈,88岁的吴老又患上了肺炎,1966年12月12日经抢救无效逝世。

谢觉哉:用病残之躯日夜守护日记本

谢老从1919年起坚持写日记,几十年如一日。在炮火纷飞的年代,他的日记记录了我党我军波澜壮阔的斗争历程和重大事件,当中还有与毛泽东的书信往来,有周恩来及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文革”爆发后,谢老为保证日记本的安全,让夫人王定国把日记本转移出去,交给一个可靠的老太太保管。不久老太太病危,王定国只好将日记本拎回家,放在一张破旧的长沙发里。

1969年2月,王定国在参加一个会议时突然被宣布为“叛徒”,关进了“学习班”。夫人有家不能回,谢老只得担负起看守日记的“重任”,他日夜躺在旧沙发上面不挪步。

谢老身体衰弱,十分需要人照料。但就在此时,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时常被叫去开会、学习,炊事员也被撤走了。无奈之下,谢老艰难地用左手给周恩来写信,报告了有关情况。三天后,总理收到来信,立即命令有关部门:一定要把王定国放回家!王定国回到家时,谢老正孤独地躺在旧沙发上。王定国在谢老身旁坐下,用手抚摸沙发,谢老会意,连忙小声告诉她说:“在!还在!”

1971年6月14日,谢老病情突然恶化,次日与世长辞。林彪、“四人帮”、康生刻意封锁消息,下达了不准向遗体告别、不准开追悼会、不准吊唁等禁令。获悉谢老病逝的噩耗,周恩来心情异常沉重。他顶住压力,果断地作出指示:要举行告别仪式!要发消息!要登照片!朱德从报上看到谢老病逝的消息,生气地说:“谢老死了,为什么不告诉我呀?”他用手杖把地面敲得咚咚作响:“这是什么世道啊!”

董必武:在遗言中提醒“中央还有绊脚石”

1966年“文革”爆发,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老已过80岁,但也成了被迫害的对象。

然而,久经风浪的董老不顾个人安危,为被冠以“特务”、“反革命”等罪行打倒甚至被关进了监狱的老战友、老部下书写证明材料,为他们洗脱“罪名”。

在“文革”动荡之中,董老默默地协助周恩来做了一件件了不起的大事,那就是打开我国的外交局面。“文革”初期,我国驻外大使除埃及外,均奉调回国,外交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到了1969年,在周恩来的推动下,我国恢复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不久,美国主动表达了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愿望,毛泽东审时度势,作出与美国建立关系的决策。以此为契机,我国加强了外交活动,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此时,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已被迫害致死,85岁的董老责无旁贷地挑起了相关国务活动的重任,接受国书、接见外宾,非常忙碌。

1971年,董老已行走困难,仍坐着轮椅参加繁忙的外交活动。1975年1月16日,离去世不到3个月,90高龄的董老以重病之躯最后一次接受国书。1975年4月2日,董老病逝。逝世前留下遗言:“党中央开了会,中央还有绊脚石……”

林伯渠:累倒在岗位上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1960年5月,林老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心肌梗塞,却依然埋头工作。经不住身边工作人员的反复劝说,他只得放下手头的工作住进了医院。入院前,他嘱咐秘书代他向中央办公厅请假,说:“我去医院住三四天,最多不超过一个星期就回来。”5月29日,因病情突然恶化,抢救无效,74岁的林伯渠与世长辞。

林老生命的最后时光可用一个字来概括:忙。林老把定期下去视察、调研当作一种工作习惯。

1959年7月1日,林伯渠在庐山参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7月13日,他写下《庐山即景》一诗,诗中写有“规律客观不可忽,自有群众作结论”之句,批评了“大跃进”中违反自然客观、脱离实际的浮夸现象。庐山会议结束后,林老发起了高烧,身体尚未痊愈,便率领一个代表团出访蒙古。

1960年3月下旬,林老接连出席了几个重要会议。4月,接待访华的蒙古代表团,连续工作十来天,当时他正患重感冒。没等病愈,又参加了全国民兵代表会议、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及庆祝五一劳动节等活动。过度的劳累,将林老的健康摧毁,并猝不及防地夺去了他的生命。

猜你喜欢
王定国林老谢老
回忆与谢之光先生的交往
百岁翁的跑步养生法
105岁女红军:唱着歌走长征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老红军王定国挥毫泼墨:“希望寄予后人”
默默耕耘 余热生辉
高贵的灵魂
不是糊涂是境界
谢延生:网天下球友 求身心健康
永远不忘林老的教诲
由谢老回乡想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