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的“中国式孤独”

2011-12-25 16:13郜随印陕西省高级人才事务所所长陕西经理人俱乐部理事长
中国商人 2011年6期
关键词:管理者民营企业企业家

文/郜随印 陕西省高级人才事务所所长、陕西经理人俱乐部理事长

让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员工受人尊重,也可以在社会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中平等交流;希望早点脱开爹不亲,娘不爱,二妈孩子的无奈。

2011年春节后,我先后与与陕西近四十位民营企业家,用各种方式进行了沟通交流,从中看到了他们的不易,悟到了他们的艰辛和孤独。

有个问题使我彻夜难眠,久久思考:为什么一个做到几十亿年营业额的民营企业,还在为自己寻找社会的支持和法律制度保障而苦苦求索。有一位被别人敬重为行业“教父”的企业家,多年来最强烈地呼吁在经营中不那么孤独和无奈;呼吁社会、政府、各种资源型组织的支持和理解;希望国家政策上能够在区域经济的环境内能够平等相待;希望在办事上能够完全用市场化行为,大家一视同仁,在用人上,也有一个保障机制,让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员工受人尊重,也可以在社会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中平等交流;希望早点脱开爹不亲,娘不爱,二妈孩子的无奈。

强烈期望我们的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尽快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由政策性指导变成过程中扶持,扭转公务员再小,也是大的,企业再大的总经理,也是小的,这种不正常现象。我们的人情化管理如何转变成制度化管理?我们的私下打点,如何转变成按流程办事,避免利益团队冲淡了国家制度,法律政策和市场客观、规律的正常需求分配,体现公平、公正、公开。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们的制度体系已经是多种经济形式兼存并续,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我们的存量经济社会应该表现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竞争导向,国有、外资、民营都应该一个样,不能让一个大型民营企业还像孤儿一样四处求取支持、理解与认同。不能让一个民营企业的发展,总是靠自己摸索模仿、自生自灭、艰难前行。

为何一个民营企业总被看成“摇钱树”、“唐僧肉”,不拿白不拿,不宰白不宰。从这些老板们的倾诉中,我对他们产生了敬重之情。一个多月时间,这些大中型民营企业老板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社会教育课。我做为一个高端人力资源服务集成供应的研究工作者,我的责任是辅助企业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事业团队可持续发展,帮助企业寻找和固化盈利模式,当然也包括给他们输入有素质、有能力、有事业感的各类优秀人才。同时,我也对这些企业家产生了深深的理解和同情,但更多是感慨。社会的进步、市场发展,民族的振兴,一定要能够让方方面面的奋斗者、努力者、有贡献者,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到奋斗中被人理解,奋斗后被人尊敬的欣慰。

猜你喜欢
管理者民营企业企业家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对话“疫线”企业家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窗口和镜子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从孔子的管理思想谈管理者的自我修炼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