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颜文樑赏林风眠画

2011-12-25 18:30
世纪 2011年2期
关键词:华亭旧货林风眠

萧 镇

在我众多的收藏品中,最珍爱的是林风眠的彩墨戏剧人物画。

说起这幅画的收藏故事,还要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某一天。那天,我照例又逛街到了靠近上海静安寺百乐门旁的那家旧货调剂商店。与往常一样,进门后我就驻足细心浏览,忽然一幅被放在柜台后面墙角处的大约40公分左右、外镶灰色镜框的水墨戏曲人物画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眼见到它,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了。画面中的青衣女子,丹凤眼微微上翘,那特有的飘柔流畅的线条,素淡清雅的色彩,活脱脱的将一个戏装女子含蓄温柔的特点刻画出来。立即我请店员拿给我近看,果不出所料,画面的右上角清清楚楚地签有林风眠的大名。当时,毫不犹豫地倾我身上所有,将它“据”为己有。回家后我反复揣摩欣赏,越看越得意,越看越喜欢,便萌生出想通过我的老师颜文樑先生邀请他的好友林风眠先生一起到我家来品鉴这幅难得佳作的想法,并希望能得到林先生、颜先生当面赐教。

那时我家住在华亭路,而颜文樑先生也从原先住的浙江北路搬到了我家斜对面的仅隔一条淮海中路的新康花园。那天,我发出邀请后,颜师欣然应允。可是好景不长,1957年的那场政治风暴席卷而至,我被划为右派。为了不给颜先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就再也没提鉴赏画的事。再接下来就是十年浩劫,同样的处境状况,就使得画的事就此“搁浅”。

岁月荏苒,当我再次正大光明的造访颜先生时,已是七十年代了。我不但常去看望他,还因为我们都有着喜欢“淘”旧货的共同爱好,经常会面。我常常陪同先生一起逛附近的华亭路、淮海路上的旧货店和旧物市场。先生每看到一件中意的摆件和物品时,都会用他随身系挂在腰间的一个小放大镜,非常细心地反复观看、摩挲,这也成了先生的一种习惯和乐趣。那时,我还从颜师处得知,林风眠先生“文革”期间被羁押五年直到1977年才出来,我便又重新提起了想请两位前辈共同前来鉴赏画的事,但总是阴差阳错,不是我外出拍戏,就是两位大师无法相聚同一时间一同前来。而我又不愿失去同邀两位大师来我家的机会,所以时间一拖再拖。再后来颜先生告诉我,林风眠已获准出国将赴巴西与家人团聚。最后直到林先生移居香港并于1991年辞别人世,我才懊悔得无法自拔。

后来颜先生在原苏州美专秘书陆寰生的陪同下,又专程来我家看那幅画。我按颜师平时看画的习惯,将画作放在高靠背椅上,以便观画人有个自由进退的空间。颜先生久久立于画前不肯落座,注视良久,他对我说,这幅画只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戏剧大师梅兰芳的精湛演技与神韵,而且画中的每一笔都是作者运用最充沛的精力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全身心的意念力透纸背地一挥而就,其用笔厚实之凝重是长期踏踏实实基本功的累积体现。这当是林先生近中年时的佳作。以林先生目前的精力是很难再回到这样入木三分的遒劲笔力了,你要好好地保存。

猜你喜欢
华亭旧货林风眠
城市化进程中旧货市场的功用与走向
——银川旧货市场的人类学观察
浅析旧货服装流通领域对质量监测的需求
林风眠《静物·瓶花》
潘家园旧货市场掠影
这些“文物”是认真的吗
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剪影
孙剑:倾听思考 乡村振兴是我的履职核心
仲夏夜
理解彼此的差异
林风眠妙答“得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