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现状调查分析*

2011-12-25 06:48郭崇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体校网球学历

杨 锐,郭崇冰

(宿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现状调查分析*

杨 锐,郭崇冰

(宿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和执教年限较合理,职称结构不够合理,学历层次比以往有大幅度提升,且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教练员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比较重视岗位培训,但科研水平不高;教练员输送率较好,但彼此间有较大的差异.

山东省;网球教练员;现状

在当今竞技体育界,坚持后备人才培养的观念已被大家所公认.基层教练员由于肩负着培养后备人才的重任而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1].众所周知,中国网球近年来在“金花”效应的促使下,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的整体水平却不尽如意,山东省更是如此.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层教练员的业务水准则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队伍的现状,旨在稳定教练员队伍,提高教练员队伍质量,促进山东省网球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的现状为本研究的对象,重点调查了山东17个省辖市部分少体校的40名网球教练员.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相关专家的效度检验.在本次调查中,先对调查对象进行电话预约,然后向其发放问卷并回收,其中教练员问卷发放40份,收回4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37份,有效率为92.5%.为了检验问卷答案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重测的方法,即用可靠性系数(0~1)之间的大小估计问卷的可信度.在问卷回收2周后,用问卷中的部分题目对部分教练员进行再测,将两次填表结果进行相关性的统计分析,相关系数R>0.84,问卷填写的可信度较高,达到了社会学调查研究的要求.

2 结果与分析

2.1 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2.1.1 教练员的年龄和执教年限

由表1可知,在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的网球教练员中,23岁以下与44岁以上的教练员比例相差不大,分别占总人数的8.1%和13.5%,年龄在24~43岁的教练员占78.4%,其中24~33岁高达56.8%,说明教练员队伍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黄金时期;在执教年限上,执教6~11年的教练员占37.8%,执教12年以上的占48.6%.据有关资料报道,教练员成才一般需要20年以上,除10年左右的运动员经历外,从开始执教到成为优秀教练员,要经过适应准备期、适应发展期、创造提高期和稳定发展期4个阶段,约12~14年[2].由此可见,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队伍无论是年龄结构,还是执教年限,总体上比较合理,既能以老带新,以老促新,又能着力培养和锻炼青年教练员,教练群体时刻都能保持最优化状态.

表1 网球教练员年龄、执教年限情况 (n=37)

2.1.2 教练员的职称与学历

表2 网球教练员职称情况 (n=37)

由表2可知,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高、中、低职称比例分别为21.7%、29.7%和48.6%,高、中、低职称比例约为2∶3∶5[3],而国家规定少体校网球教练员职称比例为3∶10∶7[4].有资料表明,高级职称比例达到25%~30%,才能保证训练的知识化、科学化水平.由此可见,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初级职称人数比例偏高,高级职称数量却没有达到要求.

学历代表一个人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学历结构是反映教练员队伍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重要指标[5].由表3可知,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员有3人,本科学历有18人,约占总人数的50%,专科学历有8人,占总人数的21.6%,专科以下有8人,占总人数的21.6%.据有关资料报道,2000年我国少体校网球教练员专科学历以上占64.6%,说明教练员学历层次与以往相比提高明显.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我国加大了对教练员的学历要求和培训力度,众多院校开办了成人教育班、学位班以及函授班等;二是我国体育高等院校对众多退役网球运动员的招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毕业后又充实到教练员队伍中去.在学历的获得上,全日制占总人数的48.6%,不足1/2.由以上可知,从表面上看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能够满足网球运动科学化训练的需要,然而,函授、成人教育过低的教学质量使得这部分教练员的文凭质量难以保证,含金量不足在所难免.

表3 网球教练员学历及获得方式 (n=37)

2.1.3 教练员的运动经历与等级

由表4可知,目前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有省专业运动队经历的占35.2%,国家队运动经历的有3人,曾在我国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队训练过的有5人;其中健将7人,有一级水平的占70.2%.由此说明,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运动经验丰富,运动技术水平较高,山东网球发展前景乐观.

表4 网球教练员运动经历与运动等级统计表 (n=37)

2.2 教练员的培训与学习

如果我们把网球教练员队伍看作一个系统,那么每一位教练员的自身能力就是这个系统的零部件,而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6].因此,要保持该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重视教练员自身技能和理论水平的提高这一环节.由表7可知,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的培训机会很少,年仅1次的有51.4%,2次的有10.8%,3次以上的仅占8.1%,更有 25%的竟为0次;综合表5与表6可知,教练员在参加培训的渴望程度上,感觉非常需要的占62.2%,不需要与非常不需要的为0;在业务提高途径上,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的有25人占67.6%,通过互联网方式的有64.9%,通过文献资料途径的仅有32.4%.由此表明,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有需要岗位培训的意识,但接受培训的次数、培训方式和内容与实际要求有一定差距.另外,教练员也比较重视继续教育,说明教练员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已确立.

表5 教练员提高业务水准的主要途径 (n=37)

表6 教练员对参加岗培、继续教育及岗培内容和方式的认识 (n=37)

2.3 教练员的科研情况

科研论文是评价某人在某一领域的造诣,同时也是衡量某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由表7可以看出,在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中没有发表过论文的有17人,占总人数的46%,发表1~2篇的占29.7%,发表3篇以上的有3人;发表的40余篇科研论文,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的有4篇,独立撰写或为第一作者的仅11篇,论文的整体质量较差;通过访谈在对训练与科研的认识上,认为训练重于科研的有25人,占总人数的67.6%,只有4人认为二者同等重要,有10人表明科研无所谓,严重违背了国家网球队提出的“像搞训练一样搞科研,像搞科研一样搞训练”的指导思想.另外,相当多的教练员透露只有在职称评定时才进行一定的科研活动,其他时间从来不考虑.由此表明,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观念淡薄,最终不能把训练中的宝贵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

表7 教练员的培训、科研论文情况 (n=37)

2.4 教练员的工作态度

教练员的工作态度影响着教练员的某些行为,工作积极对训练效果非常有利,否则反之.表8表明,教练员中有18人表示非常喜欢网球训练工作,占总人数的48.6%,有24.3%的比较喜欢,有8.1%的不太喜欢;表示继续从事网球工作,要求积极进步的占84%,但也有16%的教练员表示维持现状,等待机会以便改行从事其它工作;在从事网球训练工作的目的上,75.7%的教练员表示喜欢网球教练职业,原因是能实现自我价值,而为生存需要的占24.3%.表明山东省部分少体校大部分网球教练员具有较高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责任感强,执教积极性强.

表8 教练员的工作态度 (n=37)

2.5 教练员的激励机制

工资待遇是最好的激励措施,它一方面是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自身社会地位的高低[7].提高教练员的待遇,是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的举措之一.现阶段,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的激励措施以竞赛名次奖、学员输送奖、科研攻关奖以及公费进修等内容为主.经调查得知,竞赛名次奖的力度最大,造成了教练员只注重训练和比赛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的后果.近些年,“跟踪奖”的实施,确实提高了基层教练员工作的积极性,然而对于网球运动来说,好成绩的夺得是非常不容易的,由此也就出现了部分教练员的“压人”现象.另外,激励措施存在漏洞,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工资水平低,付出赶不上回报.社会地位不理想以及训练条件落后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练员工作的积极性.

表9 教练员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n=37)

2.6 教练员培养输送学员情况

调查表明,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人均负责运动员13人,在10~15人之间的有48%.在培养输送学员上,近3年内,人均数为3.6名,输送2~3人的达53%,9名以上的有11.4%,输送数为0的有23.8%.由此可以得出,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整体输送率较好,但教练员训练水平参差不齐,彼此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3 结论

(1)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和执教年限较合理,但职称结构相反,学历层次比以往有大幅度提升,且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2)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比较重视岗位培训,但科研水平不高.

(3)山东省部分少体校网球教练员输送率较好,但训练水平参差不齐,彼此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1]杨再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76~83.

[2]高松山.河南省竞技体育现状及其培养对策研究 [J].体育科学,2005,25(2):27.

[3]刘明辉.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对策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6~10.

[4]严蓓.我国青少年业余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J].体育科学,2004,24(6):60~63.

[5]马吉光.对网球训练体制及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1):56~59.

[6]刘友琼.中国网球运动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0):16~18.

[7]吴燕波,陆明辉.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现状研究 [J].体育科学,2004,24(1):10~12.

An Investigation Into and Analysis of the Tenn is Coaches in Some Teenager Sports Schools of Shandong Province

YANG Rui,GUO Chong-b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uzhou College,Suzhou 234000,China)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questionnaire,interview,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of the tennis coaches in some teenager sports schools of Shandong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ches’age structure and coaching years are comparatively reasonable,but the title structure is somewhat unreasonable.Their education level has imp 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ever before and has high sports technical level.The coaches have stronger professional sense and dedication to work an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post training,bu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is not high.Coaches transmission of qualified students rate is good,but there is considerable difference among individuals.

Shandong p rovince;tennis coaches;current status

G845

A

1009-1734(2011)01-0090-04

2010-11-24;

2010-12-12

杨锐,助教,从事体育教育训练研究.

猜你喜欢
体校网球学历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知识无力感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