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价值法的研究与应用

2011-12-28 03:25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意愿条件价值

刘 嘉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条件价值法的研究与应用

刘 嘉*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条件价值法是研究环境非使用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本文介绍了条件价值法的发展历程、技术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案例,并尝试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作比较。建议政府在决策环境治理项目前,运用该方法对改善后的环境进行价值评估,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条件价值法;非使用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是联系经济与环境的桥梁[1]。大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民经济绿色GDP核算的实现,小到涉及影响生态环境的经济评价,环境政策的制定,环境治理项目的经济评估等,都必须以环境资源价值的经济评估为依据。而环境资源价值的经济评估又离不开评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一、条件价值法的研究进展

条件价值法的初次应用是对环境资源的休闲娱乐价值评估,而非生态系统服务评估。1947年,资源经济学家 Ciriacy-wantrup[2]在计量防治土壤侵蚀的正外部效应时,首次提出了条件价值法的这一概念,当时称之为直接访问法,但在当时的研究中没有对其进行具体实践;最早将条件价值法应用于实际案例研究的是哈佛大学的 Davis博士[3],1963年他运用该方法对美国缅因州的滨海林地宿营、狩猎娱乐进行了价值评估;美国水资源委员会于 1979年建立了条件价值法应用于娱乐问题的指导原则、标准和程序,并推荐该方法用于评估项目效益,是当时三种推荐方法中的其中之一。美国内务部在 1986年确定将条件价值法用于计量“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案”(超级基金法)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并将其作为评价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存在价值和遗产价值的基本方法[4];美国加州大学农业资源经济学系 Hanemann教授在 1984年将条件价值法与随机效用最大化原理进行了有效结合[5],这个研究为条件价值法奠定了经济学基础。2000年,Loomis[6]在研究 Platter River河流生态系统服务恢复时,将条件价值法引入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领域。根据 Carson统计[7],1947年至 1995年条件价值法的研究在50多个国家展开,围绕条件价值法的研究公开发表的论文有 2000多篇,开展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上世纪 90年代末,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始对条件价值法进行研究,到 2001年开展条件价值法研究的国家达到了 100多个,研究案例达到 5000多个[8]。上个世纪,我国的条件价值法研究停滞在方法介绍的层面上,只有极少的研究案例。薛达元是国内较早开展条件价值法研究的学者,徐中民等多次运用条件价值法对受损生态系统恢复价值进行研究。总的来看,条件价值在国内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9]。

二、条件价值法的技术方法

环境资源的价值由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构成。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可以通过市场来进行评估。但由于非使用价值不可能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因此也不能用市场价格来对其进行经济评定,只能依赖于非市场价值评估的方法进行价值评估。这也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条件价值评估法利用经济学中效用最大化原理,以环境资源或服务的经济价值为目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直接询问人们在虚拟市场中对某项环境服务功能改善的支付意愿或放弃某项环境服务功能而愿意接受的补偿意愿,以此揭示被调查者对环境物品和服务的偏好,从而最终得到该项环境资源或服务的经济价值[10]。该方法的特点是研究两种相反的假设条件下,被调查者愿意接受的支付意愿或补偿意愿。具体来说一种是被调查者为享受效用提高或避免效用降低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另一种是被调查者在愿意忍受效用降低的前提下愿意接受的最低补偿价格。

条件价值评估法应用方便,引导个人直接对非市场环境物品或服务进行估价。但评估结果是否真实可靠取决于被调查者的回答是否反映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和行为。如果研究者没有准确的模拟市场以及调查对象提供的相关信息较少或错误,会影响支付意愿的选择,导致评估结果出现偏差。常见偏差包括信息偏差、支付方式偏差、起点偏差、假想偏差、策略性偏差等等。因此要求研究者在问卷设计及问卷调查过程中充分考虑偏差的存在,尽量避免。条件价值法研究的一般步骤,可以归纳为:设计问卷,创建假想市场;实施问卷调查,获得个人的WTP或WTA;通过统计方法,估计平均的 WTP或 WTA;进行信度、效度分析,估计总WTP或WTA。

三、国外条件价值法的应用

自从Arrow等将条件价值评估法作为环境价值评估的标准方法并推荐了标准的评估框架之后,条件价值法在西方社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上千篇关于条件价值法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的文献[11][12]。陈琳[13]收集了国内外 1989年至 2005年运用条件价值法对生态系统内各领域的评估的案例共 70例,分析发现这些应用案例基本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发达国家,只有极少数研究来自发展中国家。在这 70个案例中,其中有 9个案例研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有 20个案例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价值评估,有 24个案例应用于物种保护价值评估,旅游及户外娱乐价值评估有 5例,评估医疗卫生的有 3例。陈琳认为国外的条件价值法应用案例研究的领域比国内研究要更为广泛,国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几乎涉及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所有类型,同时保护的物种种类也比较多,其中包含了鸟类、兽类和鱼类。

近年来,国外从事条件价值法应用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有以下几个:

Lehtonen等[14]采用了条件价值方法和选择试验方法对芬兰南部地区森林保护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愿意为增强对森林的保护支付费用的人占被访者的 74%,支持增强对森林的保护但是不愿意为此支付费用的人占被访者的 16%,另外 5%的人表示无所谓,5%的人支持减少对森林的保护。由于研究时描述的对象不同和计量方法不同,得出的支付意愿在 60到 223之间。

Ho lmes等[15]采用 CVM中离散型两分式的问卷格式,对 5种不同的生态服务功能的不同恢复尺度带来的不同的经济利益进行估值。研究的结果表明恢复尺度与其带来的经济价值之间不是线性关系,但如果生态系统得到了全部的恢复,其带来的效益是很超值的。研究结果表明:对这 5种生态服务功能恢复的项目,其效益成本比为 4.03-15.64,充分说明了生态恢复资金的投入是具有经济可行性的。

韩国学者Leea Choong-Ki等[16]运用条件价值法评估了五个国家公园的旅游资源。评估结果表明国家公园的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相当可观,并大大超过了目前每位旅行者所支付的费用。研究结果还表明这五个国家公园的经济价值并不是相等的,这个结果将为国家公园门票价格的制定以及不同公园门票的差异化管理提供了经济参考。

西班牙学者 Colombo等[17]运用选择试验方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方法评估减少水土流失的社会效益价值。他为了减少信息偏差,尝试在调查问卷设计中向被调查者介绍研究背景。他的评价结果为土壤的保护费提供了上限。

Nishizawa[18]研究对恢复日本琵琶湖因外来鱼种入侵而引起的生态系统损害的支付意愿,调查对象为当地居民。结果显示,当地居民的平均支付意愿为每户每年 1850日元每年,总支付意愿为 87600万日元每年。

Donglas[19]采用条件价值法并结合了损益分析对苏格兰居民保护野生鹅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收益远远大于该物种带给农户的损失。这项研究结论为英国政府对农户进行经济补贴提供了科学参考,同时提高了农户保护物种的积极性。

国外近年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应用举例见表 1。

四、条件价值评估的国内实践

相对于发达国家,条件价值评估法在中国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展的较晚且较少。条件价值评估法中国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展的时间较晚,相关研究也不多。1999年至 2000年薛达元等[26][27]采用费用支出法、旅游旅行费用法以及条件价值法等多种评估方法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依据评价结果对几种评估方法进行了评价,这项研究工作的开展对我国的环境价值评估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据统计 (见表 2),1994年至 2008年期间公开发表的关于条件价值法的相关文献共有 136篇,其中应用案例仅为96篇。总体而言,我国研究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 2003年之前,国内学界对条件价值法的研究理论研究方面局限于对国外条件价值法的简介和方法引进,应用案例涉及生物多样性价值、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恢复等生态环境领域。2003年之后,围绕条件价值法的研究大大增加。呈现出数量多、涉及主题广、研究范围宽等特点,除了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之外,已经拓宽到生态景观与旅游资源存在价值、水资源价值、土地资源外部效益、环境污染与健康损失、文化古迹保存价值、公共政策评估、保险的选择价值、供水价值、生命价值等相关领域。同时也有学者不断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介绍和总结。我国从事条件价值评估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比较有代表性有以下几位:

表1:近年国外条件价值法在环境领域评估举例[20]-[25]

陈仲新等[28]运用条件价值法对我国的生态系统效益的总价值进行经济评价。他们的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生态系统的总价值为 77834.48亿元每年,与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为 1.73: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郑华等[29]对研究方向是对大尺度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价值评估,研究对象为中国陆地、中国陆地地表水、中国草地、中国森林、海南岛等。

谢高地等[30]-[34]对大尺度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对象包括中国自然草地、青藏高原、青海草地、稻田生态系统等群落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

中科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专家们围绕黑河流域生态恢复价值进行了评价。张志强、徐中民等以黑河中上游的甘肃张掖地区[35][36]和黑河下游的内蒙古额济纳旗两个地区[37][38]的生态恢复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内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支付意愿。陈仁升等[39]对黑河流域生态恢复的总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

赵军等[40]探讨了条件价值法应用过程中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的不一致问题。他们以上海市某河流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为例,将问卷调查得到的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历、家庭人口等变量与支付意愿相关,尤其与受偿意愿成显著正相关,但收入等变量与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相关不大。研究结果还表明条件价值法作为环境资源价值的表征尺度可能具有有效性;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的不一致的决定因素是收入和学历;破坏环境资源所引起的效用损失价值远远超过改善环境资源所引起的效用增加价值。

李华生等[41]对条件价值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安徽省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模型与分层随机抽样模型两种方式进行抽样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模型可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且指出了分层随机抽样的统计分析模型对总体均值的评估更加准确可靠。

表2 近年国内条件价值评估举例[37][38][44][55]

金建军等[42]通过对澳门固体废弃物管理的价值评估,探讨运用单边界和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评估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单边界和双边界的评估结果相差不大,由于双边界有较窄的知心区间,较单边界更接近被调查者的真实意愿,因此评价结果可能会更准确一些。

王瑞雪等[43]在对耕地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的同时对条件价值法进行了本土化改进。在问卷设计时考虑到被访对象多为被农村居民,可能对“货币支付”方式进行抗议,于是在支付方式选择中增加了“义务工方式”。调查结果显示这种改进是非常有效的,选择“义务工方式”支付的被调查者占了93%。另外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被调查者潜在的与政府博弈的心理造成了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之间的差异悬殊。

五、结语

条件价值法在经过了 40多年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问卷设计、调查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等研究步骤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目前使该评估方法日趋完善,成为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建议政府部门在决策环境治理项目 (如水质改善,大气治理等)时,运用该方法对环境的经济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这样有助于政府在环境治理项目中科学决策,使环境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1]王新艳.北京市居民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环境价值的支付意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2]Ciriracy-Wantrup.Capical returns from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J].Journal of Farm Ecnomics,1947,29:1181-1196.

[3]Davis R K.Recreation planning as an economic problem[J].Natural resource Journal,1963,3:239-249

[4]ChoiW S,Lee K J,lee B W.Determining the value of reductions in radiation risk using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J].Annals of Nuclear Energy,2001,28:1431-1445.

[5]HanemannW M.Welfare evaluations in contingent valuation experimentswith discrete responwe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4,66(3):332-341.

[6]Loomis J,Kent P,Strange L,et al.Measuring the total economic value of restoring ecosystem services in an impaired river basin:results from a contingent valuation surve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0,33(1):103-117.

[7]Carson R T.Valuation of tropical rainforests:philosophical andpractical issues in the use of contingent valuation[J].EcologicalEconomics,1998,(24):15-29.

[8]Carson R T,MiB,ConawayW,et al.Valuing oil spill prevention:a case study of California’s central coast Boston[M].Boston:KluwerAcademic Press,2003.

[9]焦扬,敖长林.CVM方法在生态价值评估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2008,39(5):131-136

[10]Loomis J B,Walsh R G.Recreation Economic Decisions,Comparing Benefits and Costs(second edition).State College,Pennsylvania:Venture Publishing,Inc.,1997,1~440.

[11]Arrow K,Solow R,Portney P,et al.Report of the NOAA Panelon contingent valuation.FederalRegister.1993,58(10):4602~4614.

[12]Paul R Portney.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debate:why economists should care?Journal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4,8(4):3~17.

[13]陈琳,欧阳志云.条件价值评估法在非市场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6,26(2)

[14]Lehtonen E,Kuuluvainen J,Pouta E,et al.Non-market benefitsof forest conservation in southern Finland[J].Environmental Science&Policy,2003,(6):195-204.

[15]Ho lmes T P,Bergstrom J C,Huszar E,et al.Contingent valuationnetmarginal benefits,and te scale of riparia ecosystem restoration[J].Ecol Econ,2004,(49):421-429.

[16]LeeaChoong-Ki,Hanb Sang-Yoel.Estimating the use and preservationvalues of national parks’tourism resources using a contingentvaluation method[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531-540.

[17]Colombo S,Calatrava-Requena J,Hanley N.Analysing the socialbenefits of soil conservation measures using stated preferencemethod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6,58:850-861.

[18]Nishizawa E,Kurokawa T,YabeM.Policies and resident’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restoring the ecosystem damaged by alien fish in Lake Biwa,Japan[J].Environmental Science&Policy,2006,(9):448-456.

[19]DonglasM,HanleyN,DawM,et al.Costs and benefitsof wildgoose conservation in Scotland[J].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4,(119):475-485.

[20]Jakobsson,Andrew KDragun.Theworth of a possum:valuingspecieswith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J].Environmental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1,19(3):211-227.

[21]Giraud K,Turicn B,Loomis J,et al.Economic benefit if the protectionprogramfor the Steller sea lion[J].Marine Policy,2002,(26):451-458.

[22]Clayton C,Mendelsohn R.The value ofwatchablewildlife:a casestudy ofMcNeil River[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3,(39):101-106.

[23]Amirnejad H,Khalilian S,Mohammad H A,et al.Estimatingthe existence value of north forests of Iran by using a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J].Ecological Economics,2006,57:430-441.

[24]Whitehead J C.A comparison of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and random utilitymodel estimates of the value of avoiding reductions in king mackerel bag limits[J].Applied Economics,2006,38(15):1725-1735.

[25]ZhaiGuofang,Sato T,Fukuzono T.W illingness to pay for flood risk reduction and its deter min ants in Japa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2006,42(4):927-940.

[26]薛达元,包浩生.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区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2):141-145.

[27]薛达元.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2):141-145.

[28]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明[J].科学通报,2000,45(1):17-22.

[29]郑华,欧阳志云,赵同谦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1):118-126.

[30]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2):189-196.

[31]谢高地,鲁春霞等.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J].自然资源学报[J].2001,23(6):5-9.

[32]谢高地,鲁春霞等.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2001,16(1):47-53

[33]肖玉,谢高地等.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价值[J].生态学报,2003,23(11):2367-2378

[34]肖玉,谢高地等.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功能及其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J].2004,19(5):617-623

[35]张志强,徐中民,龙爱华等.黑河流域张掖市生态系统服务恢复价值评估研究 -连续型和离散型条件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2):230~239

[36]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黑河流域张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恢复的条件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2,22(6):885-893.

[37]徐中民,张志强,龙爱华等.额济纳旗生态系统服务恢复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和应用[J].生态学报,2003,23(9):1841~1850.

[38]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等.额济纳旗生态系统恢复的总经济价值评估[J].地理学报,2002,57(1):107-116.

[39]陈仁升,康尔泗,杨建平等.黑河流域山前绿洲水量转化模拟研究[J].冰川冻土,2003,25(5):566-573.

[40]赵军,杨凯,刘兰岚等.环境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WTA/WTP不对称[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5):854-860.

[41]李华生,徐慧,彭补拙.两种统计分析模型在 CVM应用中的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1):115-120.

[42]金建军,王志石.条件价值法在澳门固体废弃物管理经济价值评估中的比较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6,21(6):605-609.

[43]王瑞雪,颜廷武.条件价值评估法本土化改进及其验证——来自武汉的实证研究 [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879-887.

[44]杨开忠,白墨,李莹等.关于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在我国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探讨——以北京市居民支付意愿研究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3):420-425.

[45]曹建华,郭小鹏.意愿调查法在评价森林资源环境价值上的运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2,24(5):645-648.

[46]庄大昌.基于 CVM的洞庭湖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4):105-110.

[47]杨光梅,闽庆文,李文华等.基于 CVM方法分析牧民对禁牧政策的受偿意愿——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 [J].生态环境,2006,15(4):747-751.

[48]蔡志坚,张巍巍.基于支付卡式问卷的长江水质恢复条件价值评估[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6):27-31.

[49]刘治国,李国平.陕北地区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的环境破坏损失价值评估[J].统计研究,2006(3):61-66.

[50]崔丽娟,张曼胤.扎龙湿地非使用价值评价研究 [J].林业科学研究,2006,19(4):491-496.

[51]张翼飞,刘宇辉.城市景观河流生态修复的产出研究及有效性可靠性检验——基于上海市内河水质改善价值评估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7,7(2):39-44.

[52]蔡春光,陈功,乔晓春等.单边界、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以北京市空气污染对健康危害问卷调查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07,27(1):39-43.

[53]何忠伟,王有年,李华.基于 CVM方法的京北水资源涵养区建设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8):76-80.

[54]高魏,闵捷,张安录.汉江平原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J].资源科学,2007,29(3):124-130.

[55]黄世华,武高林,曹建军等.条件价值评估法 (CVMWTP)在玛曲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2007,24(5):16-19.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L IU Jia

The.contingent valuationmethod is the major one to study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of non-use value.This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technicalmethods,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And then compar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Finally,thispaperputs for ward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use thismethod to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 before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project so a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economy.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non-use value assess ment;research progress

F275

A

1009-5152(2011)02-0062-05

2011-03-25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基于选择实验法的支付意愿研究”(10C0247)。

刘嘉 (1974- ),女,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意愿条件价值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认同或对抗——论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互动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