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铬合金铸铁化学成分的优化分析

2011-12-30 15:19张顺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4期
关键词:淬透性含碳量铸铁

张顺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耐磨材料的性能要求也日趋苛刻。高铬合金铸铁为第三代耐磨材料,在其显微组织中,三角晶系的硬度大于Hv1800的M7C3型碳化物被固定于马氏体或者奥氏体的基体上,因此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1]但传统的高铬合金铸铁是以加入昂贵的钼和铜来改善其韧性的,生产成本很高。针对这些性能与成本的矛盾,本文研究了高铬铸铁化学成分对硬度、耐磨性和韧性的匹配优化问题。

1 传统高铬铸铁化学成分分析

1.1 碳

碳对高铬铸铁的组织和性能影响较大,随着碳含量的提高,高铬铸铁中碳化物数量增多,其硬度和耐磨性增加,而韧性下降,为了保证较高的硬度一定的韧性,传统高铬铸铁一般的含碳量为2.6-3.5%。

1.2 铬

铬作为高铬铸铁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决定铸铁中共晶碳化物的类型。含量一般为14-21%。

1.3 钼和铜

加入一定量的钼,可以提高铸铁的淬透性。对于厚壁件,加入钼提高淬透性的效果明显,含量一般为1.4-2.2%。

铜加入高铬铸铁中与加入钼一样可以提高铸铁的淬透性,特别和钼联合加入时这种性能会更高,同时加入钼可以使铸铁具有耐腐蚀性能,木缴入量一般为0.5-1.2%。

1.4 硅、锰

硅、锰加入铸铁中有利于脱氧,但性能不能过高,否则会使铸铁的硬度降低,其含量一般不超过0.9%。

2 高铬铸铁化学成分优化

2.1 碳

碳是高铬铸铁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含碳量的多少是决定其性能的主要因素。当含碳量低于2.4%或高于共晶含碳量时,韧性较差[2],同时含碳量的多少还决定了高铬铸铁中碳化物的数量。含碳量过低,碳化物数量不够,硬度和耐磨性得不到保证,含碳量过高,必然会引起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和淬透性下降。

综上所述,将其含碳量控制在2.8-3.3%,以保证高铬铸铁性能的稳定。

2.2 铬

铬作为一种强碳化物元素,在高铬铸铁中,主要是用来决定碳化物的种类,辅之足够的碳化物的数量,从而提供足够高硬度和耐磨性。

铬在高铬铸铁中的碳化物常有M3C、M7C3和M23C6几种,其中以M7C3硬度耐磨性最高,因而在高铬铸铁中以获得性能更好的共晶碳化物M7C3为目的。

为解决材料硬度和韧性相匹配的问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对含铬量10%~30%的合金白口铸铁进行研究,发现含铬量大于12%时,碳化物由渗碳体(Fe3C)转变为Cr7C3型碳化物,它的硬度高,组织形态为菊花状、条块状,因此韧性大幅度提高。但铬含量过高会形成M23C6,同时增加残余奥氏体量,使硬度降低,耐磨性降低。

同时,铬含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淬透性,以及控制珠光体的形成,增加铸态奥氏体的量,提高韧性。

所以在保证不形成M23C6的前提下,铬的含量应高一些。同时考虑到铬碳比,最终将铬含量控制在18-25%之间。

2.3 钒、钛

传统高铬铸铁是以加入昂贵的钼、铜改善其韧性的,生产成本很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共同方向是改变碳化物的种类与分布,以达到优良的力学性能,但结果并不十分理想,耐磨性和韧性在工况条件下总是不能达到良好的配合。近几年,基于对综合力学性能的进一步改善,细化晶粒这一手段开始扮演更着加重要的角色。同时考虑到生产成本,采用微量元素钒、钛来取代价格昂贵的钼、铜,来提高高铬铸铁的韧性。

钛在合金中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其碳化物TiC的硬度、耐磨性很高,但加入过多时,会引起高熔点硬质相的增加及粗大,这样不仅不能细化晶粒,反而会使碳化物析出,降低强度和韧性。故将其加入量控制在0.05%。

钒加入合金中,也可以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同时在锰的作用下会使淬透性显著提高,使合金铸铁硬度、韧性增加。当含量为0.6%时,HRC达到最大值。而冲击韧性也随钒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当达到0.8%时,达到极值,加入量略高时,冲击韧性又开始降低。[3]故将其含量控制在0.6-0.8%之间。

2.4 硅、锰

硅在高铬合金铸铁中的含量是严格控制的元素,硅溶入基体中,降低了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由于硅的溶入,过多的碳碳又和铬形成了共晶碳化物,降低了铬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使奥氏体变得不稳定,有促使奥氏体向屈氏体转变的可能性。因此,硅是一种降低淬透性元素,故硅的含量应小于0.8%。

锰为常规元素,溶于基体中是提高淬透性的元素,有脱氧、除硫的作用,但它会降低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S),含量不宜大于1%,故锰量控制在0.4-1.0%

2.5 稀土

铸铁中加入稀土可以与铁液中的氧和硫有较大亲和力,净化铁液。另外,由于稀土元素偏聚、吸附在碳化物择优长大的方向上,使碳化物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使其变得均匀、孤立,而其他变质元素可以形成弥散分布的碳、氮化合物,阻止晶粒长大,提高碳化物的形核率,从而细化晶粒。

高铬铸铁经适量的钒钛稀土复合变质后,基体组织细化,碳化物由长条状变为团块状;硬度、耐磨性、冲击韧性都有提高,尤以冲击韧度明显。[4]过量的稀土会降低高铬铸铁的强韧性且会形成部分杂质,故稀土的加入量取0.05-0.1%为宜。

硫、磷为有害元素,应在生产中严格控制其含量。

3 结论

3.1 成分为(质量分数,%):C2.8-3.3,Cr18-25,V0.6-0.8,Ti=0.05,Si<0.8,Mn0.4-1.0,RE0.05-0.1,S<0.07,P<0.1。合理的成分选择使显微组织为屈氏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着M7C3共晶碳化物。

3.2 适量的钒、钛和稀土可使高铬铸铁组织细化,碳化物的形态分布改善,马氏体含量增加,硬度、耐磨性和韧性都会有所提高。

[1]董魁光.高铬铸铁译文集[C].鞍钢机修总厂,1981,1.

[2]谭宠予,周庆德等.铬系抗磨铸铁[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175.

[3]刘少平,苏丹,孙凯,刘忆.钒、钛对高铬铸铁中碳化物形态及耐磨性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6,(35):30-31.

[4]富利清.刘忆.稀土钒钛高铬白口铸铁衬板的研制[J].现代铸铁,2004,(12):41-42.

猜你喜欢
淬透性含碳量铸铁
中储式钢球磨锅炉飞灰含碳量偏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种铸铁钻孔新型去毛刺刀具的应用
简析影响CFB锅炉底渣和飞灰含碳量因素及应对措施
立木含碳量估算方法比较*
忠诚担当铸铁军——浙报集团十九大前方报道感悟
1000MW机组锅炉灰渣含碳量超标原因分析及治理
滚轮移动式铸铁机改滚轮固定式铸铁机设计改造
采用铝热喷涂反刺薄壁铸铁缸套的1.4L发动机开发
常用高淬透性渗碳钢
常用中淬透性渗碳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