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监督:从“讲公开”到“求绩效”

2012-01-02 14:43
浙江人大 2012年7期
关键词:财经委财政监督嘉兴市

财政监督:从“讲公开”到“求绩效”

/张 洁

为了管好政府“钱袋”,嘉兴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展财政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从部门预算上会到在线监督预算执行,从重大投资项目上报常委会审议到跟踪监督项目执行情况,实现了从计划、执行到决算的全过程监督,并计划进一步向绩效监督延伸。

为切实管好政府“钱袋”,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深入施工现场督查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上会:打开公开之窗

自2004年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市本级财政预算监督办法以来,已先后对16个部门的预算进行了重点审查,并逐步增加提交人代会普遍审查的部门预算数量。目前,嘉兴市级已有46个部门的财政预算,每年提交人代会审查。

“短信平台专项经费:16.9万人每年提取15万余人次,预计月均短信发送30万条,按每条0.05元计,全年共支出15万元。”这是今年嘉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预算草案中的一项内容。作为提交人代会重点审查的部门预算,在该部门十几页的账本中,电子档案建设费、扩面费用、业务公告支出等几十项预算开支的支出依据、内容和费用明细等都详细列出,不仅让代表们审得明明白白,也让政府的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

为使代表们审得更深入、议得更到位,在每年市人代会召开前一个月,嘉兴市人大财经委便将预算草案送到部分代表手中,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初审。这些代表虽不是都从事财政工作,但他们都会从各个角度对预算草案进行全面、细致地审查。2009年,来自法院系统的市人大代表吴燕就通过比对公检法系统的部门预算,发现各家单位的工作制服费支出类别不一,“为什么有的单位列入日常经费,有的则是单列专项支出?”一个看似简单的小纰漏,却引出了部门预算专项编制标准不一的大问题,促使财政部门对部门预算编制分类进行了一次大调整。

在2009年的部门预算审查中,有代表一针见血地指出,“市国土资源局部门预算收入编制不够完整,下属一家宾馆的经营收益未纳入其中。”收到意见后,人大立即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补充完善,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真正实现公共财政管理“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

事实上,在预算审查过程中,嘉兴市人大也不是一味地“查漏”、“找茬”,而是要求政府部门“把钱花在刀口上”,不该花的一分不花,该花的一分也不能少。2011年,在审查市药监局部门预算过程中,专家们就对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购置金额提出了质疑,“财政审核数与部门申报数为何相差一倍?”在得知原来是将设备购置标准从进口改成国产后,审查组专程前往相关专业检验机构了解两者的性能差异,并建议“目前国产设备仍不能满足部分进口药品的检测,为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建议提高预算额度,购置进口高效液相色谱仪”。该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再次将这台仪器的购置预算从原先的24万元调整至48万元。

在线监督:盯紧预算执行全过程

要想切实做好预算监督,除了事前的静态监督,还应做好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监督。

早在2007年,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就提出了在线监督预算执行情况的设想。2008年,率先开通了全省首个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在线监督系统,大大提高了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目前,嘉兴市人大财经委可以通过这一信息平台实时查看市本级84个部门以及226家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大到工资发放、公车采购、会议经费,小到水果购买、差旅费报销、水电费等等,每一笔费用都处于人大实时监督之下。

同时,市人大财经委还通过日常数据分析,多次就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比如,针对有些预算单位存在有意规避财政直接支付,市人大财经委力促财政部门下发《关于调整项目支出财政直接支付政策的通知》,取消了项目支出以20万元为标准划分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规定,及时防范了“化整为零”的报支行为。

在2008年对市文化局工作进行评议时,嘉兴市人大财经委还通过在线监督系统,发现了文化局当年度60个专项项目中竟有21个是结转项目;局本级年度预算执行率为62.4%,个别项目资金使用率仅4%;有33项预算指标结转下一年度,其中19个项目当年竟未发生一笔支出。为此,市人大财经委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市文化局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查阅报告,直指其所存在的专项名目繁多、项目预算完成率低、部分专项资金结余沉淀等问题。针对这一普遍情况,市人大常委会除了督促文化局及时整改外,还要求财政部门出台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对历年项目结余资金开展清理回收,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一年一次的重大投资项目审查会,是嘉兴市人大财政监督工作的“重头戏”。

重大项目:该拿下时就拿下

要想抓住财政监督的“牛鼻子”,除了切实做好部门预算监督,还得把好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关。事实上,仅从资金量来看,与部门预算相比,这些动辄上亿的投资项目才是真正的“大西瓜”。

2009年,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几易其稿,率先出台了《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的暂行办法》,规定政府拟新建的投资规模3000万元以上的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必须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为使部门预算审查更加深入,每次人代会召开前,嘉兴市人大常委会都会组织专家进行集中预审查。

2009年10月下旬,嘉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审查。当时,市人大财经委成立了由21名专家和3名人大代表组成的政府投资项目审查组,分社会、城建、交通3个小组,对2010年度市级财政预算1000万元以上和其他政府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拟新建项目展开了全面审查。

“多些现场调查,少些虚话空话,必要时该拿下就拿下。”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楚兴在首次政府投资项目审查会上的短短几句话,道出了嘉兴市人大对加强重大投资项目审查监督的信心与决心。

“建议进行简单改造,将3500万元的概算适当调减。”这是《2010年度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查报告》中,审查组针对当年政府提交的西南湖生态公园改造项目的审查意见。审查组成员认为,西南湖公园离南湖中心景区、居民住宅区都偏远,如果建设战线拉得太长,不利于整个景区的集中开发,建议该项目实行滚动开发,将钱用到更需要的项目上。嘉兴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大的审查意见,将该项目的总投资额从3500万元削减至500万元。

在2012年的项目审查中,审查组又从限制楼堂馆所项目建设、控制政府负债规模、减轻财政压力的角度出发,对交通大楼和公共自行车两个项目,分别提出了缓建和规模压缩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认可和采纳。

据了解,自2009年以来,共有106个项目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共缓建项目11个,涉及资金36亿元。

跟踪监督:让“难产工程”不再难

监督政府重大投资项目,除了计划监督,关键还在于过程监督。为此,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从2010年起,每年选择两个涉及民生且投资规模较大的重点项目,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开展跟踪督查,深入了解项目的建设进度、施工监理、概算控制、资金管理和使用绩效等情况。

偌大的工地,只有几个工人在整理着杂物,两幢主体建筑框架兀然矗立,另外几幢配套建筑仍停滞于土建阶段。这是嘉兴市人大常委会督查组2011年8月在浙江荣军医院建设现场所看到的场景。

看到这个2006年立项、2008年开工建设,直到2011年仍未完成土建的“难产项目”,督查组成员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后经常委会研究决定,将其列入2011年度重点跟踪监督项目,并开展了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代表进行现场视察、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召开督查会等一系列监督活动。最后,该项目终于重新开工建设,并计划于今年10月底前竣工。

这样的结果,令当时参与视察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深感欣慰。与此同时,他们也提出:“我们要使政府投资项目跟踪督查常态化,尤其是对一些‘难产’项目,只有这样才能让政府投资更有效,让百姓更放心。”

这些年来,嘉兴市人大不断拓宽和延伸财政监督的广度、深度,从关注政府财政资金合理分配,逐渐向关注预算计划怎么编、资金怎么用、用得怎么样延伸。

日前,嘉兴市人大财经委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对2011年嘉兴市本级财政决算审查的工作方案》和《关于2012年市级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监督计划》,将从深化决算审查和监督绩效评价入手,进一步督促政府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猜你喜欢
财经委财政监督嘉兴市
更专业 更深入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直面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
嘉兴市第一医院
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创新之路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关于钢铁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几点思考 河北省人大财经委化解过剩产能
加强跟踪监督提高监督实效——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确保人大财经类决定、决议和审议意见落到实处
善于“借力”才能“给力”——河北省人大财经委开展五年规划初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