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2012-01-03 13:11琛,王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动机工具

陈 琛,王 申

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陈 琛,王 申

以体育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量表,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类型。结果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主要为利用英语作为专业工具、英语学习兴趣、挑战自我、外力作用和利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等。

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有学者从生物视角、行为主义视角、认知视角和社会视角等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类型和因子研究进行扩展[1]。Dornyei结合认知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对外语学习动机模式进行扩展,指出外语学习动机由3个层面组成: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情境层面[2]。此后Williams和Burden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他们自己的具有认知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性质的动机理论模式,把动机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其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对活动的内在兴趣、感觉到活动的价值、能动作用感等,外在因素主要有学习环境、广义环境等[3]。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我国国内学者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基本可分为两类,但都基本遵循了国外二语动机研究经典及扩展的模式[4-5]。这些研究也同时都向纵深方向细化,出现了结合不同研究对象及不同语言技能的二语学习动机研究[6-7]。

就英语学习而言,体育专业大学生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入学时文化知识分数低于普通院校的学生,大量的体育技能锻炼占据了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致使他们无暇顾及文化课学习,普遍英语基础较差,成绩不尽如人意[8-9]。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数量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自制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量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进行调查,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提供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体育专业本科生共220名,其中男生142名,女生78名,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88份。这些学生入学的文化课成绩低于普通本科院校,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特长生。

1.2 研究工具及数据分析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工具为自编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量表。研究者首先对3名英语教师和8名随机选出的体育专业的学生分别进行开放式问题的访谈,问题主要是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和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两大部分。根据访谈的反馈,研究者自制了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量表,之后又根据两次预测(Pilot Study)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和调整,最终的问卷采用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的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

全部数据收集完成后,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目的是为了探索动机的类型及影响动机的主要组成因素。问卷的总体信度达到较高水平(α=0.920 8),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859 7目前版本具有较好的信度。

2 研究结果与讨论

2.1 动机类型的因子分析

研究对数据进行的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结果显示数据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0.897;Bartlett’s球型检验近似方差达到2 553.250,P=0.000,结果显著)(见表1)。研究在删除了影响问卷内部一致性的题目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5个,旋转成分矩阵显示,各因子项目负荷值介于0.511至0.802之间(见表1),因子排列整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4.97%,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根据对数据的因子分析可以得出,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有5种,分别为利用英语作为专业工具、英语学习兴趣、挑战自我、外力作用和利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

表1 旋转因子负荷矩阵

2.2 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特点

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的5个因子构成了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组成因素。因子1由7项变量组成(7~13题),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到16.534%,题项都是关于英语如何在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比赛中起作用的,其中包括直接作用,如“了解比赛对手”、“听指令和评判语”,也包括间接作用,如“了解英语国家的体育发展状况”、“欣赏外国的体育赛事”和“到国外接受培训”以及“接受外籍教练培训”。因此将第一因子命名为专业工具,即用语言为工具达到某个实际目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与自身的专业紧密结合的,是应专业的需求而从自身内心萌发的学习动力,说明专业工具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最主要的动机。这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因子2包括6项变量,方差贡献率为16.203%,仅次于“专业工具”动机因子。其中的第14、16、17题项体现了对目的语言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兴趣,具有明显的“内在动机”特征,第15、23、18题项涉及学习英语的过程、教师及教材等因素,都属于学习情境的影响,而无论是对语言及文化的兴趣还是学习情境的吸引,都促成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因子2被命名为“英语学习兴趣”。这个因子的析出使我们看到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是很浓厚的,其中对于语言以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喜爱是源于他们自身内在的兴趣。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训练和比赛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活动中用到英语,学习英语,从而逐渐喜欢上英语学习也体现了因子1和因子2的相辅相成。

因子3包括的5个题项在前人的相关研究中少有提及。与Dörnyei提出的“学习语言是一种新的挑战”和“成就需求”“失败的学习经历”相似,也体现了Williams在“内因”纬度的“态度”动机因素,因此本研究将因子3命名为“挑战自我”。“不想让别人认为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不好英语”、“别人能学好英语,我也能”、“在英语学习上不甘落后”、“想证明自己有能力学好英语”和“希望全面发展”这些题项都体现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相对薄弱的情形下想要通过自身努力来转变他人看法、实现学好英语的愿望,这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本研究因子4和因子5与现有对普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研究的发现相似。因子4的题项中的涉及的父母、长辈、老师等人的期望、信心、鼓励等,本研究将其命名为“外力作用”。受到他人的影响而产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体现了外在因素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在这一点上有相似之处,不愿辜负父母和其他长辈的期望,不愿让老师等人失望。因子5的3个题项“为了和讲英语的人士组成家庭”、“为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和“为了和外国人交流”也体现了用语言为工具达到某个实际目的的动机,但这个动机因子区别于上文阐述过的“专业动机”,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运用英语为语言工具来实现跨文化交流等目的。因此本研究将因子5命名为“语言工具”,这与普通大学生利用英语作为工具去移民、深造等的本质是一样的。

3 结 论

本研究通过自制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量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主要为利用英语作为专业工具、英语学习兴趣、挑战自我、外力作用和利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等。其中专业工具和英语学习兴趣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32.736%,解释了体育专业大学生最主要的英语学习动机。专业工具和挑战自我是体育专业大学生特有的英语学习动机,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发现。本研究通过调查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类型,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提供指导。

[1]秦晓晴.动机理论研究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意义 [J].外语研究,2002(4):74-79.

[2]Dornyei Z.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273-284.

[3]WilliamS M,Burden R L.Psychology f or Language Teacher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桂诗春.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社会心理分析[J].现代外语,1986(1):1-14.

[5]高一虹,赵媛,程英,等.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自我认同变化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2002(4):18-24.

[6]何小群,邹威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371-373.

[7]高丽新,惠良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口语/口译学习动机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55-460.

[8]卢玲.“运动项目英语”课程建设现状及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6):92-96.

[9]吴贻刚.体育学院英语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误设置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94-97.

Learning English Motivation of PE University Students

CHEN Chen,WANG Shen
(School of English Study,Tianjin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Tianjin 300204,China)

Using methods of document,questionnaire,field investigation,expert interview,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ayer analysis(AHP),through excavating and carding the spirit content of Qilu culture,the paper discussed the reason why Qilu culture need to be integrated into the 11th National Games,the way how to melt,which contents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it,how about the effect,and have any inspiration.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Qilu culture integrating into the 11th National Games has also been conducted.

Qilu culture;the 11th National Games;integrate theory and practice

G 80-05

A

1005-0000(2012)01-0088-02

2011-10-15;

2011-12-02;录用日期:2011-12-05

陈 琛(1978-),女,天津市人,讲师。chenchen@tjfsu.edu.cn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天津300204。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动机工具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巧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