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语篇背诵情感屏障研究

2012-01-05 12:44安翠丽
关键词:屏障语篇学习者

安翠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涉外警务系,北京 100038)

大学生英语语篇背诵情感屏障研究

安翠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涉外警务系,北京 100038)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大学生对英语语篇背诵不存在严重的“情感屏障”,但对其的情感态度又不是太积极,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对此持有一定的消极态度,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情感屏障。由于缺乏有效背诵方法的使用,语篇背诵的有效性大大减少;由于缺乏语篇背诵后续复习和输出运用,缺乏语码整合,因而单靠背诵输入达不到语言的真正习得;由于语篇背诵材料的难度和长度不适合,学习者对语篇背诵或望而却步,或反感应付。这些不利认知因素会促使大学生对英语语篇背诵产生消极的情感因素,如消极应付、兴趣减少、信心降低等。为了更好地发挥英语语篇背诵的作用,减少情感过滤,本研究提出了4点建议。

语篇背诵,情感屏障,情感过滤,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输出整合

一、引言

语篇背诵作为中国传统的语言学习方式,其作用和价值被众多语言学家和教师所认可。实证研究证明,英语语篇背诵可以帮助学生习得语法、词汇、短语等语言知识,感悟语篇结构,促进学生的口部肌肉运动及各器官的协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英语学习的信心[1-2]。但是,国外语言学家Cook则认为语篇背诵是英语学习的“歹徒”,不利于英语学习[3]。戚亚军认为,在操作实践中,英语学习者在语篇背诵时普遍存在情感屏障,因其机械枯燥、单调乏味而遭到排斥[4]。丁言仁指出,很多学生把英语语篇背诵称为“利于病的苦口良药”。随着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交际法和互动理论的引进,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某些学生对英语语篇背诵持有某些消极的情感因素。大学生英语语篇背诵的情感屏障程度到底如何,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以便采取措施,减少情感屏障,更好地发挥英语语篇背诵的作用。

二、文献回顾

(一)有关情感屏障的理论论述

Arnold和Brown认为,广义的情感因素包括制约行为的感情、感觉、心情、态度等。心理学认为:情感和认知是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受认知活动的影响,认知方法和认知结果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动机、看法等情感因素;另一方面,情感又对认知活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它影响和调节认知活动,促进或阻止记忆、推理操作和问题解决[5-6]4-5,心理语言学发现,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至少和认知因素一样大,而且往往更大[7]386。

情感因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因程度不同,他们形成一个连续体,有的情感因素处于积极和消极之间。积极的情感会促进认知活动的发展,而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会阻碍认知活动的进行。情感屏障是指消极的情感因素,如缺乏主动性、不认同、反感甚至抵触等情感障碍。这种消极的情感因素被Krashen看作情感滤器(Affective Filter),阻碍学习者对输入信息的运用,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他指出,当语言习得者没有动机、缺乏自信心或心情焦虑、有防范心态时其情感屏障会加强,并进一步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情感屏障妨碍语言习得者充分利用可理解输入,当情感屏障强时,习得者也可能听懂或读懂语言输入,但输入到达不了语言习得机制。根据此假说和心理学相关理论,当学生对语篇背诵缺乏动机、信心和认同时,语篇背诵的学习效果将会大大降低,而认知效果的降低使学生对这一学习方式产生更加消极的情感因素,从而导致情感屏障的进一步加强。

(二)语码输入输出整合理论

1985年,Swain提出了可理解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假设,认为要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外语学习者必须被赋予正确运用语言的机会。写和说这些输出性的语言运用手段,给予学习者以压力,迫使学习者运用所学的知识,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可理解产出,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1997年,Gass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她认为:语码吸收并不意味着在今后的活动中能够运用或输出语码,也就是说,没有经过运用的输入不能算是真正的语言习得。她认为,储存的知识是非整合的语码,虽然这部分语码已经储存在脑中,但如果未经运用和整合,就会被学习者遗忘或发生记忆变形。因此,语篇背诵作为一种输入方式,若不对其进行输出和运用,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语言习得,反而容易被学习者遗忘或发生记忆变形。

(三)有关英语语篇背诵情感屏障的研究

关于英语语篇背诵的研究很多,在中国期刊网和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字“英语背诵”就能搜到论文上百篇,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是心得体会式的浅层次研究,且基本上是关于背诵的作用和价值等正面功效的研究。对于背诵输入的情感因素,特别是它的消极情感因素的研究只有1篇,即戚亚军的关于背诵输入情感屏障的认知探索。戚亚军认为背诵输入具有良药苦口的性质,并从语篇背诵信息储存与加工的认知心理出发,论述了背诵输入外在线性操作与学习者语篇处理的内在工作机制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指出背诵学习所强调的“单向度精确复制”与语篇心智加工的“动态性整合生成”在操作程序上的错位是背诵输入“良药苦口”的认知根源。具体来说,戚亚军认为背诵输入情感屏障是由背诵输入这一学习策略本身的认知冲突造成的:一、背诵输入具有被动的简单复制的特点,与人作为主体学习者的主动性存在矛盾;二、他认为背诵输入是浅层次编码加工,储存效果不好,难以进入长时记忆;三、背诵输入不利于新信息与已有信息的有机合成,缺乏外部操作与人的内部心智的概念化、整体化意义构建。可惜的是他只从理论上对语篇背诵的情感屏障进行了论述,而对于这一课题的实证研究至今还是空白。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试图回答如下2个问题:一是大学生对英语语篇背诵是否存在情感屏障以及其程度如何;二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来自北京某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3个不同专业的3个完整班级,其中共125人参加了调查问卷的研究,6人参加了访谈。

(二)调查工具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以调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问卷采用五级制选项(1代表完全不符合被试的情况,5代表完全符合被试的情况),主要用来收集定量数据。访谈主要用来收集定性数据,为调查问卷所收集上来的定量数据作解释和补充。参加访谈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和不同学习成绩层次,且愿意接受访谈。经个人同意,访谈全过程录音,以便进行整理和归纳。

四、调查结果与讨论

(一)大学生英语语篇背诵的情感屏障现状

大学生英语语篇背诵是否存在情感屏障及其程度如何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英语语篇背诵的态度、动机、看法和认识等情感因素中。调查问卷结果如下(表1)。

1.大学生对英语语篇背诵的态度和动机,基本上是被动接受。他们不是主动背诵,语篇背诵对他们来说,多是被动行为。英语语篇背诵的动机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应付老师的检查,同时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等交际能力并为通过考试作语言积累。

2.大学生对英语语篇背诵的看法和认识比较复杂,但积极情感因素偏多。被试对于英语语篇背诵的输入作用基本上持肯定看法。他们基本认可语篇背诵有助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感和英语学习自信心及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如访谈中被试提到:“英语语篇背诵可以增强我们对词汇短语的记忆,提高我们对词汇短语的运用能力,有助于培养语感,还能切实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但是,有些学生对语篇背诵的输出作用持怀疑态度。如被试提到:“背诵以后用不上,无论是写作还是口头交际,感觉背跟没背没区别。”

总的来看,本研究认为戚亚军所说的因英语语篇背诵机械枯燥、单调乏味而遭到排斥的情况仅属个别现象,大学生对英语语篇背诵不存在严重的情感屏障。访谈中,大部分被试承认基本上能够接受英语语篇背诵,而并不排斥,他们对其所发挥的作用基本上是认可的。但是,大学生对英语语篇背诵的情感态度又不是太积极,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对此持有一定的消极态度,也就是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情感屏障。

表1 态度、动机、看法和认识等情感因素调查结果

(二)大学生英语语篇背诵的情感屏障原因分析

情感与认知是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的。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受认知活动的影响,认知方法和认知结果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动机、看法和认识等情感因素。因此,本研究对认知因素,如语篇背诵的方法,背诵的后续输出及背诵中的困难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发现大学生英语语篇背诵情感屏障的原因,结果见表2。

表2 语篇背诵的方法,背诵的后续输出及背诵中的困难因素

从表2的研究结果,可以归纳出导致大学生英语语篇背诵情感屏障的原因如下。

1.背诵方法的欠缺

调查问卷和访谈发现,大学生基本上不会借助提纲、关键字、图示、问题引导等方法帮助背诵语篇,甚至某些学生先把课文或对话翻译成汉语,然后再借助汉语去背诵课文。由于缺少有效方法的运用,他们甚至借助汉语思维去完成背诵任务,导致背诵困难,使得背诵缺乏趣味性。此外,大部分被试者基本上先不听磁带,而是凭感觉去读和背。背诵是一种有声语言学习方式,如果没有正确的语音和语调输入,背诵输入就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进而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产生消极的情感因素。语言的真正掌握需要掌握其音、形、义三方面,不听磁带意味着没有语音方面的有效输入,某些单词不会读或者读不准确,语音语调别扭,课文读起来结结巴巴,背诵时更是觉得浑身难受,从而产生一种挫败感,甚至是反感。即使好不容易背下来了,由于错误的语音输入,学习者很难将其进行输出运用,因此就不能达到真正的语言习得,背诵也就成了无用功,这势必会降低大学生对英语语篇背诵的兴趣。

根据心理学理论和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认知方法和认知结果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动机、看法等情感因素。反过来,情感因素又对认知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积极的情感会促进认知活动的发展,而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会阻碍认知活动的进行。由于缺乏有效背诵方法的运用,导致认知效果的下降,从而使学习者对英语语篇背诵产生消极的情感因素,如缺乏主动性和兴趣等。这种消极的情感因素被Krashen看作情感滤器,阻碍学习者对背诵输入信息的运用,从而影响背诵学习的效果,而认知效果的降低使学生对这一学习方式进一步产生更加消极的情感因素,从而导致情感屏障的进一步加强,造成恶性循环。

2.背诵后续复习与输出运用的缺失

如表2所示,学生基本上不及时复习背诵过的语篇,也不会进行相关语言输出技能的操练,如仿写、对话等。英语语篇背诵作为一种语言输入方式,不及时进行复习,没有对其输出运用,很快就会被忘掉,更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习得。语言的完整习得需要经过运用过程。根据Swain的可理解输出假设和Gass的语码整合理论,语篇背诵后,不经过复习,也不对其进行写和说的输出运用,就不利于背诵输入的语码整合。背诵后续复习与输出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的语句结构和词语的使用,促进已吸收语码的整合,从而促进语言使用的自动化,有效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背诵后续复习与输出运用的缺失直接导致其认知效果的降低,挫败学生的信心,打击学生对英语语篇背诵的积极性。

3.英语语篇背诵的困难因素

由表2可以看出,导致语篇背诵困难的因素是背诵的语篇又长又难。因为大量的新的词汇、短语、复杂的语法结构,语篇背诵非常耗时耗力,每次学生背完以后,如释重负,对此反感之极,不愿再看一眼。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英语语篇背诵不存在严重的“情感屏障”,而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情感屏障。他们基本上能够接受英语语篇背诵这一学习方式,而并不排斥;他们对其所发挥的作用基本上是认可的。但是,大学生对英语语篇背诵的情感态度又不是太积极,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对此持有一定的消极态度。由于缺乏有效背诵方法的使用,语篇背诵这一认知方式的有效性大大减少,导致兴趣和信心的降低;由于缺乏语篇背诵后续复习和输出运用,缺乏语码整合,单靠背诵输入达不到语言的真正习得,导致大学生英语语篇背诵积极性的减弱;由于语篇背诵材料的难度和长度不适合,学习者对语篇背诵或望而却步,或反感应付。针对以上研究结果,为了更好地发挥英语语篇背诵的作用,减少情感过滤,本研究提出4点建议:一是帮助学生端正态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变压力为动力,增强背诵动机;二是采用教师指定语篇和学生选择语篇相结合的方式,选择长度和难度适中且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文章进行背诵;三是改进语篇背诵的方法,先听磁带,把好语音语调关,避免生搬硬套地背和被动“复制”语篇,而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四是加强语篇背诵后续复习和输出运用,盘活语篇背诵的语言知识,促进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习得,增强语篇背诵的成就感、自信心、动机和兴趣,降低情感屏障。

[1]董卫,付黎旭.背诵式语言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3(4):56-59.

[2]何家宁.英语背诵方法[J].英语自学指导,1997(2):37-40.

[3]COOK G.Repetition and Learning by Heart:An Aspect of Intimate Discourse,and Its Implications[J].System ,1994(35):271-280.

[4]戚亚军.背诵输入情感屏障的认知探析[J].外国语文,2009(4):27-31.

[5]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徐希维.消除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障碍[J].当代教育科学,2010(10):59-60.

[7]STERN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Learn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8]吴一安.走出英语教学的误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07-408.

A Study on the Affect Block for English Text Recit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 Cui-li
(International Policing Department,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Beijing 100038,China)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study(questionnaire)and the qualitative study(interview),this article has found that there isn't a serious affect block for text recit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Yet,it is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hold some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it.Lack of effective methods of recitation,no review or output for recitation and inappropriate recitation text may lead to college students'negative affect for text recitation.So,four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reduce affect filtering and promote the effect of text recitation.

text recitation;affect block;affective filtering;cognitive aspect;affect aspect;output and integration

D929

A

1005-6378(2012)04-0137-05

2011-05-16

安翠丽(1973-),女,河北赵县人,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和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 王雅坤]

猜你喜欢
屏障语篇学习者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屏障修护TOP10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一道屏障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