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严重程度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5例肺功能损害与右心功能的关系

2012-01-06 09:08郑辉才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海南三亚4602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2期
关键词:明显降低内径气流

郑辉才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海南 三亚 460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可导致呼吸衰竭。COPD是目前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发病率为8.2%〔1〕。COPD长期发展不但会对患者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也会引起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缺血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这些变化与COPD引起的肺功能和右心功能损害密不可分。本文拟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损害对右心结构和肺动脉压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并诊断为COPD的患者13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96例,女39例,年龄55~82〔平均(71.5±8.4)〕岁,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7年修订的COPD诊断标准〔2〕,根据疾病分级分为Ⅰ级25例,Ⅱ级40例,Ⅲ级42例,Ⅳ级28例。并排除冠心病、甲状腺疾病、其他肺部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30例,为我院门诊体检健康人,男22例,女8例,年龄55~80〔平均(71.3±7.5)〕岁。

1.2 方法 测定各组受检者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 s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肺总量(TLC)、残气量(RV);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收缩压、右室流出道、右室内径、肺动脉内径、右房内径。采用Master screen肺功能仪(德国JEAGER公司生产)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2.1 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肺功能比较 研究组Pa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aCO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研究组COPD患者病情加重,PaO2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FEV1%、FVC、FEV1/FVC、明显降低,RV/TLC 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2.2 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超声检查结果 随着COPD患者病情加重,肺动脉收缩压升高,右室流出道、右室内径、肺动脉内径、右房内径增大,但Ⅳ级患者上述改变反而减轻(P<0.05)。见表2。

表1 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肺功能比较(x±s)

表2 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超声检查结果(x±s)

3讨论

COPD是老年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其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随COPD病程的进展可出现以肺部异常为主的多器官功能变化,给患者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肺功能恶化,使得呼吸肌负荷增加,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而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下降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肌疲劳,进一步加重肺功能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3〕。本研究结果发现随着COPD病情加重,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发生变化,但并非所有的COPD患者均存在血气分析异常,而是当COPD病情到达一定程度时,PaO2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Ⅲ级和Ⅳ级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学组曾指出,肺功能是判断气流受限和诊断COPD的客观指标〔4〕。故笔者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进行了对比,结果COPD患者随病情加重FEV1%、FVC、FEV1/FVC、明显降低,RV/TLC明显升高。与血气分析结果一样,COPD患者的肺功能在疾病到达一定程度后出现较大改变。FEV1/FVC是诊断COPD的一项敏感指标,它可以反映轻度气流受限,且结果稳定,重复性好。由于COPD患者肺组织发生损伤,这种损伤是以小气道炎症和肺实质损伤为特征的病变〔5〕,而FEV1/FVC的变化刚好可以解释患者病变特征。TLC增加是由于肺组织弹性减退和呼气气流受限加重导致的,特别是在Ⅳ级患者,存在肺过度充气的情况,因此TLC明显增加,而RV的增加反映出患者残气量增加,肺过度充气。

随着疾病进展,COPD患者可出现以右心室改变为基础的病变。有研究显示,COPD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非COPD患者增加2~3倍〔6〕。本研究表明,Ⅲ级和Ⅳ级COPD患者出现肺动脉干、右室流出道、右室内径、右房内径增宽,这与患者肺部通气功能下降、气道阻塞、肺容积增加、肺动脉高压有密切关系。笔者认为,这种变化并非是患者心室改变得到缓解,恰恰相反,随着COPD病情的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右心室舒张功能减退,而使上述指标发生改变。另一方面,长期的肺功能改变可能造成右心结构发生适应性改变,患者右心收缩功能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容量负荷降低。

1 刘玉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测定28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35:62-3.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 黄俊伟,陈正贤,方年新.COPD弥散功能与运动耐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43-3.

4 熊曙光,王 慧,吴 亮,等.COPD及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气道阻力变化的对比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4):369-73.

5 周 巍,李燕芹,陈尉华,等.COPD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试验和静态肺功能的对比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5):776-8.

6 Celli BR,Cote CG,Marin JM,et al.The body-mass index,airflow obstruction,dyspnea,and exercise capacity index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N Engl J Med ,2004;350(10):1005-12.

猜你喜欢
明显降低内径气流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垂直气流电除尘深度提效技术研究
气流的威力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小水滴在风洞气流中的跟随性
沙利度胺对IL-1β介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李克强:中国政府正在研究“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
比翼双飞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