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和-17的影响

2012-01-06 09:08王颖翠牟春霞刘红梅即墨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即墨2662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2期
关键词:瑞舒伐平滑肌外周血

王颖翠 宋 军 牟春霞 刘红梅 (即墨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 即墨 266200)

冠心病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近年有研究认为炎症在AS发生发展中起作用〔1〕,白细胞介素(IL)-10和IL-17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瑞舒伐他汀具有调脂作用,其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及抗炎作用已得到证实〔2〕。本文观察瑞舒伐他汀(可定)对冠心病老年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0及IL-17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纳入标准:①均符合WHO诊断标准。②有典型心绞痛发作史,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③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以R波为主波的导联上可有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如心电图无上述表现,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符合运动中或运动后ST段水平或下垂型压低>1 mm,持续2 min;④未用过调脂药物和雌激素。排除标准:①慢性感染患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风湿病变患者;④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近期手术的患者。共118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58例,年龄60~79(平均68.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8例,年龄60~78(平均68.3)岁。对照组59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0例,年龄60~79(平均67.9)岁。二组基础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二组患者均依据患者情况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药物、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或盐酸地尔硫艹卓片(恬尔心)及低分子肝素钙等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起始剂量为5 mg,每日1次,在1 w内逐渐增大剂量至10 mg,并维持用药共8 w。

1.3 IL-10及IL-17的检测 入组的患者在确诊后(治疗前)、治疗12 w后的早晨抽取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放在-20℃的冰箱待检,样本均于15 d内集中检测。IL-10和IL-17的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均由同一检验师操作,以避免人为操作的误差,严格质控。

1.4 统计学处理措施 采用SAS6.12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χ2检验或t检验。

2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8例(13.56%)〕明显低于对照组

〔17 例(28.81%)〕(χ2=4.111 0,P=0.042 6)。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0及IL-17比较治疗前观察组外周血中IL-10及IL-17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二组血清中 IL-10及 IL-17的表达均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0及IL-17的比较(pg/ml,n=59,x±s)

3讨论

冠心病老年患者由于病程时间长,因此AS的继发改变相对多,治疗有时较为棘手。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本病的发生发展过与IL家族有关。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重要价值。IL是一组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小分子活性多肽,调控着机体免疫反应的正常进行〔3〕。IL-10是一种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即能抑制单核细胞的活性,又能下调催化因子和炎症因子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4〕。而且IL-10能直接抑制黏附因子的表达〔5〕。IL-17作为前炎症因子,具有促炎作用,可以通过诱导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分泌而促进AS的发展〔6〕。IL-17的高表达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甚至破裂的重要因子〔7〕。有研究认为AS机制中,免疫机制是始动因素之一。而活化的T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均能产生IL-10和IL-17,而二者可以启动炎性的级联反应,参与到AS的发生过程中,甚至血栓的形成。瑞舒伐他汀具有改善内皮功能和舒张血管降血压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松弛平滑肌,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减少胶原纤维与弹力纤维的产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有效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8〕。

瑞舒伐他汀具有治疗高脂血症的双重功效,与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比较,具有更强的降脂作用,是目前他汀类药物中疗效最理想的〔9〕,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IL-10和IL-17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增高,其原因可能与缺血、缺氧引起心脑血管不同程度损伤有关。同时病变可以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代谢障碍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从而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瑞舒伐他汀治疗机制可能为:①减少斑块内脂质,尤其是胆固醇;②降低炎细胞的活性,尤其是以IL-10和IL-17介导的炎性级联反应,以减少巨噬细胞来源的泡沫细胞,改善内皮细胞的活性。总之,冠心病老年患者积极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满意,且能对血清中IL-10及IL-17有重要调节作用。

1 邹 勇,吉庆伟,刘 波,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IL-10、IL-19和IL-20水平的变化〔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3):71-4.

2 苏曼侠,赵不田,刘 军,等.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6):905-6.

3 吴兆增,骆美瑛,李 梅,等.冠心病患者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6;19(4):293-5.

4 刘 虹,徐庆科,夏 伟,等.冠心病与炎症因子IL-6、IL-8、IL-10、hs-CRP及TNF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9(9):1446-7.

5 王荣凯,刘树琴.冠心病患者血白细胞介素10、18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4):388-90.

6 杜 娟,姜少燕,李 健,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IL-17、hs-CRP及PWV的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0;50(33):49-50.

7 石胜伟,李清贤,付卿卿,等.冠心病患者血浆IL-10,IL-17,IL-18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检测〔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10):755-7.

8 钟幼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4):1593-5.

9 张培东,刘映峰,郭 阳,等.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单核巨噬细胞ABCA1及SREBP-2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0):1234-6.

猜你喜欢
瑞舒伐平滑肌外周血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和MRI诊断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CCL17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组织中α-SMA、 TGF-β1表达的影响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