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2-01-11 14:26姚晓芳田绪东
关键词:规上合肥市增加值

姚晓芳, 田绪东, 代 宇

(合肥工业大学a.管理学院;b.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合肥 230009)

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姚晓芳a,b, 田绪东a,b, 代 宇a,b

(合肥工业大学a.管理学院;b.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合肥 230009)

合肥市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发展装备制造业有利于带动合肥及其周边的经济发展,是合肥崛起于中部的必要条件。文章对第二次经济普查的数据进行开发和应用,试就合肥市第一次和第二次经济普查有关装备制造业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与杭州市装备制造业进行对比分析,试图表明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合肥;杭州;装备制造业;经济普查

一、序 言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其发展水平关系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决定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合肥地处中部,是我国装备制造业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有利于带动合肥地方经济。因此,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对合肥市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本文是基于合肥市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开发和利用,试图构建模型来分析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合肥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装备制造业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为了能够定量地反映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现状,我们建立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

1.装备制造业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简洁性等原则。本文拟从产业规模、产业经济效益、自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来评价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现状。

由于评价装备制造业现状的因素很多,不能一一穷尽,根据简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我们选取其中最关键几项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装备制造业现状评价指标体系

上述指标中的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资产总额可以直接从经济普查数据中获取,其它指标可根据经济普查数据加工计算得出。其中: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折旧)+劳动者报酬(本年应付工资总额)+生产税净额(增值税)+营业利润;

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经济外向度=产业出口交货值/工业总产值;

销售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

总资产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资产总额;

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总额/主营业务收入;

R&D人员强度=R&D人员总数/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2.评价方法

到目前为止,我国分别在2004年与2008年进行了两次经济普查。时隔四年,合肥市装备制造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发展现状如何,都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为此,我们采用对比法来分析两次经济普查数据。

另外,与其他城市相比,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究竟如何,也可采用对比法,数据解读其中的变化。

三、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现状分析

1.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统计范围界定

根据合肥市统计局2004年对装备制造业的统计界定,合肥市装备制造业包括四个行业大类: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包含22个行业种类,见表2。

表2 合肥市装备制造业各行业分类

2.合肥市装备制造业两次经济普查数据比较分析

(1)产业规模 产业规模是产业现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个产业的发展水平。产业规模是产业在市场上得以生存的基础[1]。企业生产与再生产,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尤其装备制造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比如大型的设备、机床等,没有雄厚的资金作基础,企业运作将举步维艰。

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看,产业内部的企业单位数可以反映一个产业成熟程度、产业链是否完善,是产业规模的重要表现。

在分析合肥市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情况时,我们使用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资产总额几个指标来衡量。

表3 合肥市装备制造业规模情况对比表

从表3可知,2008年合肥市装备制造业共有企业单位数1 318个,而2004年企业单位数是696个,同比增长89.37%。规模以上(简称规上)装备制造企业单位数在2008年和2004年分别为361个和159个,同比增长127.04%。由此可以看出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单位数增加较快。

从工业总产值来看,合肥市整个装备制造企业2008年工业总产值是40 516 387千元(405.16亿元),2004年工业总产值是10 072 800千元(100.73亿元),同比增长302.23%。规上装备制造企业在2008年与2004年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8 118 580千元(381.18亿元)和9 295 510千元(92.92亿元),同比增长310.07%。从工业增加值来看,规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增加值2008年为10 305 956千元(103.06亿元),2004年为2 776 050千元(27.76亿元),同比增长271.24%。在资产总额方面,2008年和2004年合肥市规上装备制造企业资产总额分别为30 729 903千元(307.29亿元)和9 280 490千元(92.80亿元),同比增长231.12%。

从表3可以看出,相比2004年,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大幅扩大,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规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10.07%,其次是所有装备制造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和规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02.23%、271.24%。总体来看,合肥市装备制造业在产业规模上大幅扩大,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资产总额增长迅速,规模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表4 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情况对比表

工业增加值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是从总体上度量一个经济体投入产出效益的综合指标,也是一个经济体的增长质量指标[4]。从表4可知,2008年和2004年合肥市规上装备制造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率分别为27.04%和29.86%,增长率为-2.82%,也就是相比2004年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率有所下降。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工业增加值与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之比,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从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合肥市规上装备制造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在2008年和2004年分别为194.70千元/人和98.15千元/人,增长率为98.37%。这说明合肥装备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单位从业人员创造的价值增大。

经济外向度是产业出口交货值与工业总产值之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反映一个经济实体的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高低[4]。2008年和2004年合肥市规上装备制造企业的经济外向度分别为7.62%和7.98%,增长率为-4.51%,其经济外向度有所下降。

销售收入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这项指标越高,说明企业销售收入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合肥市规上装备制造企业2008年和2004年的销售收入利润率分别为10.78%和7.91%,增长率为36.28%,表明合肥市装备制造业获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总资产增加值率是工业增加值与资产总额之比,全面反映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和总体效益,可用于重点考查企业全部资产的运用效益[5]。资产增加值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越高,总体效益越好。合肥市规上装备制造企业2008年和2004年的总资产增加值率分别为33.54%和29.91%,增长率为12.13%。

总体来看,2008年合肥市规上装备制造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销售收入利润率相比2004年,分别增长98.37%、36.28%,明显提高。总资产增加值率增长12.13%,增幅较小。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外向度较2004年有所下降,另外工业增加值率也有所下降。

(3)科技创新能力 本文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选取了R&D经费投入强度和R&D人员强度两个指标。

表5 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对比表

R&D经费投入强度是R&D经费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6]。从表5可知,合肥市规上装备制造企业2008年和2004年的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68%和1.62%,增长率为3.70%。

(三)群文音乐创作要关注现实生活,突出生活化和时效性。现实生活是所有音乐创作的源泉,脱离现实生活的音乐作品是没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群文音乐面向大众,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为群文音乐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创作素材,因此群文音乐创作要关注现实生活,突出生活化和时效性。在创作过程中,要深入人民群众中,充分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和关注点,要真正反映时代特征,把握时代脉搏,让时代精神成为群文音乐创作的主旋律,让人民群众对群文音乐作品产生更加强烈的认同感。

R&D人员强度是R&D人员总数与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之比。合肥市规上装备制造企业2008年和2004年的R&D人员强度分别为5.10%和2.12%,增长率为140.57%,这表明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R&D投入强度明显增大。

科技投入强度是企业具有的发展潜力所在。2008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较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时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强度加大,这为后期市场竞争打下基础。因此,从整体来看合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3.合肥市与杭州市装备制造业现状比较分析

本文选择合肥市与杭州市装备制造业进行比较,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第一,装备制造业同为合肥市与杭州市的支柱产业。第二,杭州市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列第6位,仅次于上海、广州、北京、天津、沈阳几个城市,比合肥发展得好。第三,杭州市整体经济实力强于合肥。第四,我们把杭州市作为标杆城市,合肥市与杭州市装备制造业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合肥市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我们通过分析合肥市和杭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数据,了解两城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为了满足两个城市数据的可比性,再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这里我们把两城市的装备制造业统一界定为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四个大类中的全部中类。另外,指标数据只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

(1)产业规模比较

表6 两市产业规模对比表

从表6可以看出,2008年合肥与杭州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分别为438、2 293个,杭州是合肥的五倍多;工业总产值分别为72 302 161千元(723.02亿元)和174 367 150千元(1 743.67亿元);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6 511 933千元(165.12亿元)和38 069 070千元(380.69亿元);资产总额分别为48 068 339千元(480.68亿元)和146 346 480千元(1 463.46亿元)。

总体来看,在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资产总额方面,杭州装备制造业均是合肥的两倍多。由此说明,合肥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相对于杭州偏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比杭州,合肥装备制造业的规模竞争力有待提升。

(2)产业经济效益比较

表7 两市产业经济效益对比表

由表7可见,2008年合肥市规上装备制造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杭州,分别为203.41千元/人、136.69千元/人,这表明合肥市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经济效益很好。2008年合肥市装备制造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率为22.84%,销售收入利润率为9.15%,总资产增加值率为34.35%;杭州市装备制造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率为21.83%,销售收入利润率为6.71%,总资产增加值率为26.01%,说明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效益较高,具有一定的产业经济效益竞争优势。而合肥与杭州装备制造企业的经济外向度分别为8.55%、18.58%,合肥明显低于杭州,这表明合肥装备制造企业有待于更多地参与国际经济,加强对外开放程度,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提供的资源和机会。

(3)科技创新能力比较

表8 两市科技创新能力对比表

2008年,合肥与杭州装备制造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68%、1.33%。合肥市R&D经费投入强度相对于杭州来说还算比较高一点,这给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较高的资金和科技创新支持,虽然表明了合肥市装备制造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需要继续加大投入才能有一个质的跨越。

四、合肥市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面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合肥市装备制造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装备制造业整体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工业增加值率和经济外向度偏低

在衡量产业经济效益的几个指标中,工业增加值率和经济外向度都表现出负增长。从2004年到2008年,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率和经济外向度的增长率分别为-2.82%和-4.51%,其他几个指标的增长也不明显。另外,杭州市装备制造业的经济外向度明显高于合肥,分别是18.58%和8.55%。这表明,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发展状况与整个社会经济大发展状况不相匹配,整体经济效益表现不理想。

2.装备制造业科技研发重视程度提高,但研发经费投入较少,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

2008年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68%,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2009)指出,研发经费投入只有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到2%的企业只能勉强生存,而占到1%的企业则极难生存。合肥装备制造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处在1%与2%之间,只能勉强维持生存,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大幅扩大,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亟待提高

合肥市装备制造业虽然相对2004年规模大幅扩大,但是与杭州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08年,杭州市装备制造业的规上企业单位数是合肥的五倍多,而在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资产总额方面,杭州装备制造业也均是合肥的两倍多。虽然杭州的面积与人口比合肥多,但这些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合肥装备制造业在做强的同时还需要继续扩大规模,以提升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五、促进合肥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面分析得出的合肥市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继续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相关部门应深入调查各行业信息化程度,强化政府引导,将促进合肥市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纳入发展规划。鼓励装备制造业采用信息化、自动化生产,逐渐向现代工业生产体系转变。实行硬设备“软”提升。具体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实施:一是管理信息化。对企业内、外部实现网络数字化,针对采购、仓储、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等办公使用信息自动化,从而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积极开展网络销售,降低销售费用,从而为企业开源节流。二是生产数字化,通过升级制造装备,提高产品精度和生产效率;实现车间自动化、智能化,减少劳动力的投入,从而降低成本。三是在产品的设计中实现数字化,减少设计成本,缩短产品开发,提高新产品研发速度。

2.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合肥市装备制造业对科技研发投入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相对偏低,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装备制造业企业应从提高自主创新的意识,加大对产品开发及管理创新的投入。

积极鼓励企业从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各种创新活动,要努力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做好服务。积极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联姻。建立科技信息咨询、技术评估等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政府应做好企业保姆,从国家战略、我省战略角度出发,积极推进合肥市装备制造业与国家、我省重大项目的结合,争取国家级、省级项目资金。

合肥市地处我国中部,经济相比沿海地区较落后,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并制定相关政策,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海外留学等高技术型人才,对其进行住房补贴、根据其对企业所做贡献进行奖励等;同时装备制造业企业也要努力提高装备制造业人才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待遇和发展机遇,努力提供一个积极的上升通道。

最后,装备制造业企业应积极立足于市场竞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从企业战略角度加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视并不断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促进产业集群,优化行业结构,有质量地扩大产业规模

产业集群是在特定的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构成的产业空间组织,是提升现代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与国内外相比,合肥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还比较滞后。首先政府要在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做出引导,改变企业追求“大而全”的思想认识,发展配套产品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其次,培育龙头企业,一个好的项目可以带动一个产业、行业发展,形成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要充分利用现有大企业、大集团的资源条件,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作用,打造合肥市装备制造业龙头型企业,以行业龙头带动行业的整体发展。

同时,进一步深化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改革、优化资本结构。要在政策的指导下,改变所有制结构,适当提高非公有制资本在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中的比例,增强企业运营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4.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经济外向度

21世纪是合肥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与振兴的好机遇。应把握机遇,积极推动合肥市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首先,对合肥市装备制造业中弱势但有市场潜力的行业,以扶持政策为主。鼓励企业升级,包括企业管理、产品生产等,从而使这些企业“上档次”;并在税收和信贷方面制定政策,给予方便。其次,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变化,政府应努力创造适合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环境,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市场,为企业间公平竞争提供平台,实现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待遇相同,同时鼓励合肥市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国门。最后,积极开展合肥市装备制造业与外省市、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装备制造业对接会,为提升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创造平台;鼓励企业走出家门,与国内外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合作,吸收其先进技术及优良资本;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区,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

[1]张振刚,陈志明.广州市装备制造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8):39-43.

[2]朱森第.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提升[J].装备制造业研究,2009,(1):6-11.

[3]翟东升.装备制造业:动态、政策与构想[J].装备制造业研究,2009,(1):20-25.

[4]刘 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08,(10):9-11.

[5]孔金生,王晓颜.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装备制造技术,2008,(3):67-69.

[6]唐德才,李廉水,徐斌.制造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述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4-48.

Developing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City of Hefei

YAO Xiao-fanga,b, TIAN Xu-donga,b, DAI Yua,b
(a.School of Management;b.Research Center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vation,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Hefei is an important production base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d around Hefei,and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which can make Hefei to be an important one in the central Chinese cit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fei and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by making use of the data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Hefei economic census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paper also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Hangzhou and that of Hefei.Some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are pointed out.

Hefei;Hangzhou;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economic census

TB4

A

1008-3634(2012)01-0001-08

2011-08-24

合肥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办公室招标课题(ZD04)

姚晓芳(1956-),女,安徽桐城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刘 翠)

猜你喜欢
规上合肥市增加值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贵州规上白酒企业上半年增加值达569亿元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
近8年工业规模及工业收入的辩证分析
合肥市朝霞小学
淮北市“四基一高一大”新兴产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