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关系的分析

2012-01-13 03:47韦树理邹尤宝饶官华
微创医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皮化生胃窦组织学

韦树理 邹尤宝 饶官华

(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钦州市 535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关系的分析

韦树理 邹尤宝 饶官华

(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钦州市 535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表现;病理学

胃癌的癌前疾病之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chor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因其胃黏膜腺体受到反复损害,故以胃黏膜腺体已发生萎缩性改变为其特征,尤其伴有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者更易癌变。对CAG的正确认识,必须认真观察其内镜下表现,特别是对病理诊断有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者,要及早治疗,以减少发生胃癌的可能。现将我院胃镜诊断为CAG的45例患者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均为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经我院胃镜诊断为 CAG的患者,其中男 28例,女17例,年龄35~78岁,平均61.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嗳气,其中上腹痛34例、腹胀22例、嗳气19例,所有病例均排除消化性溃疡和胃、十二指肠肿瘤及其他胃十二指肠疾病。

1.2 镜下表现和方法 内镜下表现根据黏膜特性改变分为[1]:①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②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变平甚至消失;③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操作胃镜行病理活检时,少注气,多吸气;病理活检钳取粒数和部位由同一医师根据胃镜情况和需要决定,一般钳2~5粒,有钳2粒者(胃窦2粒)、钳5粒者(胃体2粒、胃角1粒、胃窦2粒),胃窦2粒钳自胃窦大弯和小弯距幽门约3 cm处,胃体2粒钳自约胃体大弯中部和距胃角近侧约4 cm处的小弯,胃角1粒;病理活检宜在多部位取材且标本要够大,达到黏膜肌层,标明取材部位,不同部位的标本分开装,病理申请单写清病史、镜下所见及钳取部位,由同一病理医师下病理诊断,诊断标准按我国2006年9月达成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

2 结果

2.1 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 45例患者的胃镜诊断是:CAG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窦炎(choronic superficiaal gastritis,CSG)16例,CAG 29例;45例的病理诊断:CAG合并CSG 10例,病理诊断为CAG 13例,病理诊断为CSG 22例。将CAG合并CSG归入CAG,则CAG的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51.11%。CAG内镜下表现与病理组织学改变有一定相关性。

2.2 内镜表现与病理 CAG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关系,见表1。

表1 CAG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

3 讨论

目前较为认可的胃癌发生模式是1988年Correa提出的,即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小肠型肠上皮化生-大肠型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中重度)-胃癌(肠型)。萎缩性胃炎作为癌前疾病已引起消化专家的关注,特别是消化内镜专家的关注。大部分CAG在胃镜下的特征性表现被糜烂、溃疡等病变所掩盖,故对糜烂、溃疡等病变的边缘及周边黏膜(尤其对伴Hp感染者)仔细观察并多点活检,有助于提高胃镜CAG的诊断率[3]。

本结果表明,CAG的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51.11%,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常有的胃镜下表现是:①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②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变平甚至消失;③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对正确诊断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意义;④如胃镜下发现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等3种胃镜下表现并存时,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CAG的符合率更高[4]。

诊断CAG的最好方法是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一起分析,以病理诊断为准,但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CAG的符合率仅为20% ~60%[5],两者符合率低的原因是:①对正确认识萎缩性胃炎不够;②对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的判断差异;③钳取病理标本的差异;④操作过程中向胃腔充气过多。所以,正确认识萎缩性胃炎,必须认真观察其内镜下所见,规范内镜操作技术,多做内镜下所见与组织学改变的对比分析。随着内镜操作医师对胃镜诊断CAG的经验积累,慢慢地就会不断地提高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CAG的符合率。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2-385.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1):58 -63.

[3] 贾万奇,吴成甫,尹 泊.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1):62-64.

[4] 高 建,沈鼎明,沈 薇.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和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探讨[J].重庆医学,2005,34(12):1843 -1846.

[5] 夏玉亭主编.胃炎临床研究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

R 573.3

B

1673-6575(2012)06-0664-02

2012-07-20

2012-09-30)

猜你喜欢
皮化生胃窦组织学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胃镜下LCI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关系研究
X线分析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窦变形临床体会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